一种差速器轴承盖胀量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5290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商用车驱动桥装配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差速器轴承盖胀量控制装置;包括旋转表盘,滑动支架,滑道,定位销和滑块,其中旋转表盘螺纹连接在滑动支架上方,滑动支架底部设置有滑块,滑块与滑道配合连接,使得滑块能够在滑道内滑动,滑道的底部设有定位销;采用控制相对胀量值的办法,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预设胀量值,不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只需一次性通过调整环将胀量调整至预设位置即可,操作方便快捷,劳动强度小,效率高,对改善此工序的工作强度及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A control device of differential bearing cover expan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差速器轴承盖胀量控制装置
本技术属于商用车驱动桥装配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差速器轴承盖胀量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差速器轴承启动力矩的控制对于驱动桥总成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差速器总成与主动锥齿轮总成通过锥齿轮啮合实现动力传递,同时差速器总成通过差速器左右轴承安装在减速器壳上,多数差速器轴承盖与减速器壳是分体式结构,差速器左、右轴承通过分体式轴承盖和螺栓实现径向定位,通过左、右调整环拧紧和松开实现径向定位。因此,轴承盖螺栓的拧紧力矩决定了差速器轴承径向夹紧力,左、右调整环拧紧和松开决定了差速器总成轴向位置和启动力矩。目前差速器轴承启动力矩的控制方式是在调整环螺纹拧入之后,使用量程合适的螺旋测微器,测量差速器轴承盖对角的胀量值来实现的。若测量值大于设计值,则将某一侧调整环拧紧,若测量值小于设计值,则将某一侧调整环松开。对于商用车驱动桥主减速器来说,轴承盖对角测点的距离多数为400mm左右,对应的螺旋测微器重量较大,在调整胀量过程中,操作者需要手持螺旋测微器进行多次测量,直到胀量值符合设计值为止,因此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由于轴承盖被测支脚位置面积小,每次测量都需要找到支脚中心,出现测量结果人为误差的概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差速器轴承盖胀量控制装置,该装置能够预设差速器轴承盖胀量的技术要求,使得胀量调整方便快捷,解决轴承盖胀量控制问题,采用控制相对胀量值的办法,通过本技术预设胀量值,不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只需一次性通过调整环将胀量调整至预设位置即可,操作方便快捷,劳动强度小,效率高,对改善此工序的工作强度及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差速器轴承盖胀量控制装置,包括旋转表盘1,滑动支架2,滑道3,定位销和滑块,其中旋转表盘1螺纹连接在滑动支架2上方,滑动支架2底部设置有滑块,滑块与滑道3配合连接,使得滑块能够在滑道3内滑动,滑道3的底部设有定位销。旋转表盘1包括表盘11、测头连接柱13和测头12,其中测头连接柱13设置在表盘11右端,测头12设置在测头连接柱13右端端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主要应用于商用车驱动桥装配过程中差速器轴承盖胀量控制,根据设计规范或胀量试验结果确定轴承盖胀量值之后,按要求调整本装置,控制胀量的相对值,不再需要测量胀量的具体数值,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同时有利于保持批量主减速器总成产品差速器轴承盖胀量一致性,进而有利于保持差速器轴承启动力矩的一致性,对提高主减速器总成寿命具有重要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安装示意图。图中:1旋转表盘,11表盘、12测头,13测头连接柱,2滑动支架,3滑道,4第一定位销,5第二定位销,6第一滑块,7第二滑块,8减速器总成,A第一测点,B第二测点,C第三测点,D第四测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差速器轴承盖胀量控制装置,包括旋转表盘1,滑动支架2,滑道3,第一定位销4,第二定位销5,第一滑块6和第二滑块7;其中旋转表盘1通过其右端的测头连接柱13螺纹连接在滑动支架2上方的螺纹孔内,第一滑块6和第二滑块7螺纹连接在滑动支架2底部,并且第一滑块6和第二滑块7均与滑道3配合连接,使得第一滑块6和第二滑块7均能够在滑道3内滑动,第一定位销4和第二定位销5过盈配合连接在滑道3的底部。滑道3为弧形滑道。旋转表盘1包括表盘11、测头连接柱13和测头12,其中测头连接柱13固定在表盘11右端,测头12固定在测头连接柱13右端端部。测头12为半球体。测头连接柱13上设有刻度。可在第一滑块6和第二滑块7的滑动面上涂抺润滑脂使得滑动顺畅。第一滑块6和第二滑块7均为T型滑块,且二者结构相同,都包括滑块端与连杆端,其中连杆端上设有螺纹,用于与滑动支架2螺纹连接。使用时,如图5所示,将两套本装置通过其上设置的第一定位销4和第二定位销5安装在减速器总成8中减速器壳的法兰面上,其中一套本装置对应第一测点A和第四测点D,另一套本装置对应第二测点B和第三测点C。首先根据设计值或胀量试验结果对差速器轴承盖胀量控制装置进行标定:设计值或胀量试验结果会指明差速器轴承盖上的第一测点A和第三测点C规定的位置所在,调整两套本装置中滑动支架2和旋转表盘1的测头12的位置,使得两套装置中旋转表盘1的测头12处在设计值规定的第一测点A和第三测点C的位置,即一套本装置中的测头12要与第一测点A所在位置接触,并使测头12的球心与第一测点A对齐,另一套本装置中的测头12要与第三测点C所在位置接触,并使该测头12的球心与第三测点C对齐,并记录此时本装置的状态,即表盘11右侧面与滑动支架2左侧面之间的测头连接柱13的长度。然后将差速器上的调整环松开,分别将两套本装置的旋转表盘1滑动至第一测点A和第三测点C位置,然后拧紧调整环,待某一测点与对应旋转表盘1的测头12接触时,将两个旋转表盘1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相同角度,再次拧紧调整环,然后再次调整两个旋转表盘1一定角度,直到两个测点都分别与其对应的旋转表盘1的测头12接触为止。最后将两个旋转表盘1随与其对应的滑动支架2分别滑动到第二测点B和第四测点D,分别检验第一测点A和第二测点B以及第三测点C和第四测点D的胀量一致性。首件主减速器总成胀量控制按上述步骤进行,然后更换不同的差速器,但维持本装置不动,后续更换不同的差速器进行轴承盖胀量控制时,无需再次调整本装置,步骤会简化很多。旋转表盘1的作用是显示差速器轴承盖胀量的相对变化量;滑动支架2的作用是支撑旋转表盘1,并带动旋转表盘1在滑道3内运动;滑道3为滑动支架2提供滑动的轨道,同时与被测减速器总成8中减速器壳的法兰面相连;定位销用于与被测减速器总成8的减速器壳连接;滑块用于连接滑动支架2与滑道3,并能够在滑道3内滑动。滑道3通过其底部的定位销与被测减速器总成8上减速器壳的法兰面螺纹孔连接。使用时,首先根据设计值或胀量试验结果标定相对胀量值,两套控制装置分别安装在对角的两个测点位置,两个旋转表盘1的测头12之间的距离即反映胀量值,然后改变两侧调整环的旋入深度,直至两个对角测点与两个旋转表盘1的测头12都接触。两个对角处的测头12之间的距离应该是测点所在圆弧的直径。减速器总成在装配过程中,差速器轴承盖胀量需要控制4个点,因此需要两套本装置分别安放在对角的两个测点位置配合使用。根据设计值或胀量试验结果标定相对胀量值之后,无需重复测量胀量值,只需将测点调整到与旋转表盘1的测头12接触即可。同时,滑动支架2移动到相邻测点,可以检验相邻两测点的胀量是否一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差速器轴承盖胀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表盘(1),滑动支架(2),滑道(3),定位销和滑块,其中旋转表盘(1)螺纹连接在滑动支架(2)上方,滑动支架(2)底部设置有滑块,滑块与滑道(3)配合连接,滑道(3)的底部设有定位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速器轴承盖胀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表盘(1),滑动支架(2),滑道(3),定位销和滑块,其中旋转表盘(1)螺纹连接在滑动支架(2)上方,滑动支架(2)底部设置有滑块,滑块与滑道(3)配合连接,滑道(3)的底部设有定位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赵文华黄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