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俞北伟专利>正文

基于miRNA的纳米荧光传感器在心肌梗死早期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4920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miRNA的纳米荧光传感器在心肌梗死早期的检测方法,其采用一种新的纳米材料FeP纳米线用于miRNA的灵敏检测,利用FeP纳米线能够高效猝灭多种染料的荧光,并且具有很高的电荷传输速率、更快的析氢反应动力学以及更高的催化活性等优点构建基于FeP纳米线与染料之间的能量共振转移体系,不同染料标记的ssDNA吸附在FeP纳米线表面后,染料的荧光处于猝灭状态,当靶标miRNA存在时,与相应的ssDNA杂交形成DNA‑RNA复合物,并从FeP纳米线表面脱落下来,使得荧光恢复;该方法可以在均质溶液中同时检测多个高度相似的miRNAs序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混合‑检测的均相核酸荧光传感新方法,既避免了异相检测法的洗脱过程,又具有快速结合动力学及易于自动化等优点。

Detection method of nano fluorescence sensor based on miRNA in the early stag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miRNA的纳米荧光传感器在心肌梗死早期的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于miRNA的纳米荧光传感器在心肌梗死早期的检测方法,特别涉及基于miRNA的纳米荧光传感器在心肌梗死早期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心肌梗死(Myocardialinfarction,MI)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急性心肌梗死(AMI)可引起心脏重构,导致慢性心力衰竭的发展,给全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1]。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的发展,心肌梗死(MI)的治疗康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这些治疗也只能降低严重程度,而不能恢复梗死心脏的收缩性[2-4]。心肌梗死仍然是导致死亡和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中国大约有2.9亿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其死亡人数逐年攀升,占城乡居民总死亡人数的首位,心血管疾病负担日渐加重,已经成为了重大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急性心肌梗死(AMI)由于其发病突然、进展迅速、死亡率高,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早期发现、诊断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miRNA的纳米荧光传感器在心肌梗死早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FeP纳米线的制备:α-Fe2O3纳米线采用低温磷化策略生成FeP纳米线;/n(2)在10mM的Tris-HCl缓冲液中进行室温荧光DNA检测,FeP纳米线添加到缓冲溶液280毫升含有荧光探针P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miRNA的纳米荧光传感器在心肌梗死早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FeP纳米线的制备:α-Fe2O3纳米线采用低温磷化策略生成FeP纳米线;
(2)在10mM的Tris-HCl缓冲液中进行室温荧光DNA检测,FeP纳米线添加到缓冲溶液280毫升含有荧光探针PHIV孵化几秒,然后将目标分子加入溶液中,与PHIV杂交3分钟,得到最终的目标浓度为20pM至100nM;
(3)荧光检测:荧光猝灭、荧光动力学研究分别在加入FeP纳米线或目标分子后立即记录光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iRNA的纳米荧光传感器在心肌梗死早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在时间扫描模式下进行,激发波长为480nm,发射波长为519nm,带宽为2n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北伟章丽琴吴晓明郭辉金锡兰盛晓生
申请(专利权)人:俞北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