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5,5’-二氨基-3,3’-1,2,4-三唑钴盐的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44795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5,5’‑二氨基‑3,3’‑1,2,4‑三唑钴盐的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石墨烯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5,5’‑二氨基‑3,3’‑1,2,4‑三唑钴盐的水溶液,在50~100℃下加热30~60min,降温至0~4℃,干燥,得到石墨烯包覆的5,5’‑二氨基‑3,3’‑1,2,4‑三唑钴盐共晶物,将其研磨成粉末,至于管式炉在500~800℃下加热3~5h,得到氮钴共掺杂石墨烯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的材料中石墨烯均匀包覆在5,5’‑二氨基‑3,3’‑1,2,4‑三唑钴盐晶体的表面,不需要使用胶黏剂等助剂,完整的保持了5,5’‑二氨基‑3,3’‑1,2,4‑三唑钴盐晶体的表面性能。

Preparation of graphene based on 5,5 '- diamino-3,3' - 1,2,4-triazole cobalt sa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5,5’-二氨基-3,3’-1,2,4-三唑钴盐的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5,5’-二氨基-3,3’-1,2,4-三唑钴盐的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石墨烯(G)是平面单层碳原子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二维蜂窝晶格材料,厚度为0.35nm左右,是世界上最薄的二维材料。石墨烯的电子穿过没有任何阻力,产生的热量少、导电效率高,是已知导电性能最优异的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能,例如,拉伸强度可达130GPa;载流子迁移率可达15000-25000cm2/Vs(平方厘米每伏秒),可超过硅片的10倍;热导率可达5000W/mK(瓦每毫导热系数),是金刚石的3倍;它还具有室温量子霍尔效应及室温铁磁性等特殊性质。但是,石墨烯没有能带隙,其电导性不能像传统的半导体一样被控制,而且它表面光滑呈惰性,不利于与其它材料复合。以上缺点限制了石墨烯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5,5’-二氨基-3,3’-1,2,4-三唑钴盐的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5,5’-二氨基-3,3’-1,2,4-三唑钴盐的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石墨烯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5,5’-二氨基-3,3’-1,2,4-三唑钴盐的水溶液,在50~100℃下加热30~60min,降温至0~4℃,干燥,得到石墨烯包覆的5,5’-二氨基-3,3’-1,2,4-三唑钴盐共晶物,将其研磨成粉末,置于管式炉在500~800℃下加热3~5h,得到氮钴共掺杂石墨烯材料;其中,石墨烯与5,5’-二氨基-3,3’-1,2,4-三唑钴盐的水溶液中5,5’-二氨基-3,3’-1,2,4-三唑钴盐的质量比为1:1~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5,5’-二氨基-3,3’-1,2,4-三唑钴盐的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石墨烯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5,5’-二氨基-3,3’-1,2,4-三唑钴盐的水溶液,在50~100℃下加热30~60min,降温至0~4℃,干燥,得到石墨烯包覆的5,5’-二氨基-3,3’-1,2,4-三唑钴盐共晶物,将其研磨成粉末,置于管式炉在500~800℃下加热3~5h,得到氮钴共掺杂石墨烯材料;其中,石墨烯与5,5’-二氨基-3,3’-1,2,4-三唑钴盐的水溶液中5,5’-二氨基-3,3’-1,2,4-三唑钴盐的质量比为1: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5’-二氨基-3,3’-1,2,4-三唑钴盐的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石墨烯的层数在1~2层,且片径为0.2~1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5’-二氨基-3,3’-1,2,4-三唑钴盐的石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佳平吴铛杨晓琳林若鹏方佳怡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