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用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4432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用通风系统,涉及电梯换气技术领域,针对现有轿厢式电梯运行是无法对换气的质量进行保证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轿厢,所述轿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内部设有与轿厢的顶部固定连接的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左端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双轴电机的右端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固定套设有双带轮,所述安装箱的右侧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圈固定套设有过滤筒,所述转轴靠近双轴电机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方便带动过滤筒转动,从而方便对流通的空气进行过滤,而且还方便对过滤筒进行清洁,保证过滤的效率,一机多用,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A ventilation system for elev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用通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换气
,尤其涉及一种电梯用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4米/秒以下)、快速电梯4~12米/秒)和高速电梯(1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对于轿厢式电梯来说,由于在运行时是处于封闭的空间内,为了保证电梯内的用户能够正常呼吸,避免带来不适,需要保证轿厢内的空气流通,现有的轿厢式电梯在进行通风时,采用的换气机进行换气,然而换气机在工作时会将灰尘吸入,无法对灰尘进行过滤,从而不利于换气的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梯用通风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梯用通风系统,解决了现有轿厢式电梯运行是无法对换气的质量进行保证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用通风系统,包括轿厢,所述轿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内部设有与轿厢的顶部固定连接的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左端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双轴电机的右端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固定套设有双带轮,所述安装箱的右侧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圈固定套设有过滤筒,所述转轴靠近双轴电机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和双带轮的外部套设有第一皮带,所述过滤筒的下方设有与安装箱的右侧内壁转动连接的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的外部螺纹套设有第一刷板,所述第一刷板的内部活动套设有位于往复丝杆上方的导向杆,且导向杆与安装箱的右侧内壁焊接,所述往复丝杆靠近双轴电机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和双带轮的外部套设有第二皮带,所述安装箱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刷板。优选的,所述双轴电机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减速器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底端与轿厢的顶部焊接。优选的,所述双轴电机的外部套设有与安装箱的内部固定连接的进气斗,所述轿厢的顶部左侧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轿厢的顶部右侧开设有出气孔。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顶部箱壁开设有通孔,且过滤筒贯穿通孔,所述第二刷板的底部焊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底部与安装箱焊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刷板上开设有导向孔,且导向杆贯穿导向孔,所述转轴和往复丝杆的右端均固定套设有轴承,且轴承与安装箱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双轴电机的右端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固定轴,且固定轴远离双轴电机的一端与减速器的输入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刷板的竖截面为圆弧形结构,所述减速器的型号为PLX060,所述往复丝杆的下方设有与安装箱焊接的挡板。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安装双轴电机、扇叶、减速器、双带轮、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转轴和过滤筒等结构,其中双轴电机带动扇叶转动吹风,这样方便风通过进气孔进入轿厢内,而双轴电机还通过减速器和双带轮带动第一皮带转动,第一皮带再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再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则带动过滤筒转动,从而方便对空气进行过滤,保证换气的质量;2、本专利技术通过安装第一刷板、第二刷板、往复丝杆、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导向杆和挡板等结构,其中双轴电机还通过减速器和双带轮带动第二皮带转动,第二皮带再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则带动往复丝杆转动,往复丝杆转动则带动第一刷板往复移动,这样方便对过滤筒进行清洁,而挡板则方便承接灰尘,而第二刷板也可以对转动的过滤筒进行清洁,从而保证过滤筒的畅通,提高过滤防尘的效果;综上所述,该装置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不仅方便带动过滤筒转动,从而方便对流通的空气进行过滤,而且还可以带动第一刷板移动,这样方便对过滤筒进行清洁,保证过滤的效率,一机多用,提高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梯用通风系统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梯用通风系统的过滤筒和第二刷板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梯用通风系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轿厢、2双轴电机、3扇叶、4进气斗、5减速器、6双带轮、7转轴、8过滤筒、9第一皮带轮、10第一皮带、11往复丝杆、12第一刷板、13导向杆、14第二皮带轮、15第二皮带、16第二刷板、17安装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电梯用通风系统,包括轿厢1,轿厢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箱17,安装箱17的内部设有与轿厢1的顶部固定连接的双轴电机2,双轴电机2的左端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扇叶3,双轴电机2的右端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减速器5,减速器5的输出端固定套设有双带轮6,安装箱17的右侧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7,转轴7的外圈固定套设有过滤筒8,转轴7靠近双轴电机2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9,第一皮带轮9和双带轮6的外部套设有第一皮带10,过滤筒8的下方设有与安装箱17的右侧内壁转动连接的往复丝杆11,往复丝杆11的外部螺纹套设有第一刷板12,第一刷板12的内部活动套设有位于往复丝杆11上方的导向杆13,且导向杆13与安装箱17的右侧内壁焊接,往复丝杆11靠近双轴电机2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二皮带轮14,第二皮带轮14和双带轮6的外部套设有第二皮带15,安装箱17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刷板16。本实施例中,双轴电机2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支撑杆,减速器5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底端与轿厢1的顶部焊接。本实施例中,双轴电机2的外部套设有与安装箱17的内部固定连接的进气斗4,轿厢1的顶部左侧开设有进气孔,轿厢1的顶部右侧开设有出气孔。本实施例中,安装箱17的顶部箱壁开设有通孔,且过滤筒8贯穿通孔,第二刷板16的底部焊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底部与安装箱17焊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刷板12上开设有导向孔,且导向杆13贯穿导向孔,转轴7和往复丝杆11的右端均固定套设有轴承,且轴承与安装箱17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本实施例中,双轴电机2的右端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固定轴,且固定轴远离双轴电机2的一端与减速器5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刷板16的竖截面为圆弧形结构,减速器5的型号为PLX0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用通风系统,包括轿厢(1),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箱(17),所述安装箱(17)的内部设有与轿厢(1)的顶部固定连接的双轴电机(2),所述双轴电机(2)的左端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扇叶(3),所述双轴电机(2)的右端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减速器(5),所述减速器(5)的输出端固定套设有双带轮(6),所述安装箱(17)的右侧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外圈固定套设有过滤筒(8),所述转轴(7)靠近双轴电机(2)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9),所述第一皮带轮(9)和双带轮(6)的外部套设有第一皮带(10),所述过滤筒(8)的下方设有与安装箱(17)的右侧内壁转动连接的往复丝杆(11),所述往复丝杆(11)的外部螺纹套设有第一刷板(12),所述第一刷板(12)的内部活动套设有位于往复丝杆(11)上方的导向杆(13),且导向杆(13)与安装箱(17)的右侧内壁焊接,所述往复丝杆(11)靠近双轴电机(2)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二皮带轮(14),所述第二皮带轮(14)和双带轮(6)的外部套设有第二皮带(15),所述安装箱(17)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刷板(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用通风系统,包括轿厢(1),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箱(17),所述安装箱(17)的内部设有与轿厢(1)的顶部固定连接的双轴电机(2),所述双轴电机(2)的左端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扇叶(3),所述双轴电机(2)的右端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减速器(5),所述减速器(5)的输出端固定套设有双带轮(6),所述安装箱(17)的右侧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外圈固定套设有过滤筒(8),所述转轴(7)靠近双轴电机(2)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9),所述第一皮带轮(9)和双带轮(6)的外部套设有第一皮带(10),所述过滤筒(8)的下方设有与安装箱(17)的右侧内壁转动连接的往复丝杆(11),所述往复丝杆(11)的外部螺纹套设有第一刷板(12),所述第一刷板(12)的内部活动套设有位于往复丝杆(11)上方的导向杆(13),且导向杆(13)与安装箱(17)的右侧内壁焊接,所述往复丝杆(11)靠近双轴电机(2)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二皮带轮(14),所述第二皮带轮(14)和双带轮(6)的外部套设有第二皮带(15),所述安装箱(17)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刷板(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用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电机(2)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减速器(5)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友林进展缪伦悦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高明区安承升降装备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