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车载充电装置的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4143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车载充电装置的车辆,包括车体,车体顶部设有车载充电装置,车载充电装置包括安装于车体顶部的转动支承结构,转动支承结构上设有极板安装架,车载充电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极板安装架通过转动支承结构相对车体转动调整的转动驱动机构,所述极板安装架上设有用于与地面充电桩上的地面受电弓对应导电连通以进行充电操作的车载极板。车载充电装置在使用时,可通过车载极板的转动调整,协调车载极板与相应车辆的倾斜角度,进而适应不同类型的受电弓,有效提高车载充电装置对应不同受电弓的适应性,方便电动车辆进行充电操作。

A vehicle with on-board charg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车载充电装置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车载充电装置的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车辆的普及推广,以及市场对车辆充电快速化的要求,大电流快速充电接口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充电自动化、智能化及多样性,已经成为产品亮点。但是,充电接口多样化发展,也造成不同车企充电接口的差异,彼此之间兼容性较差。现有电动车辆的充电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充电桩,充电桩包括立柱101和通过伸缩架102对应悬吊装配有的受电弓103,充电系统还包括固设在车辆105顶部的车载充电装置104,车载充电装置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通过绝缘子109固定安装在车辆上的底座支架110,底座支架110上通过支撑立柱108固定安装有极板安装架107,极板安装架107上固设有相应的车载极板106,车载极板用于与受电弓上的受电极板对应连通,实现充电操作。这种充电系统较为常见,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311147U的技术专利中所公开的充电系统。实际上,从目前市场调研来看,不同车企生产的车辆上的车载充电装置并不相同,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车载极板长度以及车载极板相对于车辆的摆放角度,使得不同车辆的极板长度及摆放角度存在较大差异,对应地面充电桩上的地面受电弓也各有特色,单个车辆上的车载充电装置不容易与其他车企配套的地面受电弓对接充电,电动车辆充电较为不便,限制相关电动车辆在市场上的普及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性较好的带车载充电装置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于车辆上的车载充电装置不容易与不同角度的受电弓配合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带车载充电装置的车辆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车载充电装置的车辆,包括车体,车体顶部设有车载充电装置,车载充电装置包括安装于车体顶部的转动支承结构,转动支承结构上设有极板安装架,车载充电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极板安装架通过转动支承结构相对车体转动调整的转动驱动机构,所述极板安装架上设有用于与地面充电桩上的地面受电弓对应导电连通以进行充电操作的车载极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带车载充电装置的车辆中,可通过车载极板的转动调整,协调车载极板在相应车体上的摆放角度,进而适应不同类型的受电弓,有效改善车载充电装置对应不同受电弓的适应性,提高通用性,方便对电动车辆进行充电。所述转动支承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车体上的固定底座及通过轴承结构转动装配在所述固定底座上的转台,所述极板安装架固设在所述转台上。转动支承结构包括固定底座及转台,整体结构简单,生产制作成本低。所述极板安装架为框架结构。在轻量化设计理念下,采用框架结构可减轻车载充电装置的整体重量。车载充电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车体上的底座支架,所述转动支承结构设置在所述底座支架上。利用底座支架方便实现车载充电装置的预装,也方便将其固定安装在车体上。所述车载极板可直线往复移动地装配于极板安装架上,车载充电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车载极板移动调整至与地面受电弓上的受电弓极板对应位置处的移动驱动机构。车载极板可直线往复移动地进行调整,这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利用移动驱动机构驱动调整车载极板的位置,以使其与相应受电弓极板位置对应,进一步地改善车载充电装置的通用性。所述移动驱动机构包括固设于车载极板上的齿条,以及与齿条啮合传动的输出齿轮,移动驱动机构还包括设于极板安装架上且与输出齿轮传动相连的移动驱动电机。利用齿轮齿条啮合具有较高传动精度的特点,在驱动机构整体上结构简单的情况下,保证调整精度。所述极板安装架上设有车载极板组,车载极板组包括沿所述车载极板的移动调整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所述车载极板,同一车载极板组内的两个车载极板所对应的移动驱动机构共用一个所述的移动驱动电机及输出齿轮,同一车载极板组内的两个车载极板上固设的所述齿条分设于同一输出齿轮的两侧,以实现两车载极板的相对移动调整。共用移动驱动电机及输出齿轮的结构,可进一步简化传动机构,降低成本。所述极板安装架上设有引导车载极板直线往复移动的滑轨。利用滑轨实现对车载极板的直线移动导向,可提高车载极板的直线移动精度。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转台旋转电机,所述转台上设有与所述转台旋转电机控制连接的电机控制器,所述车体上设有与电机控制器信号连接以控制转台旋转电机工作的控制装置。利用设置在车体上的控制装置来控制转台旋转电机工作,方便车内人员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车辆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车载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带车载充电装置的车辆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车载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充电装置的侧视图;图6为图4所示充电装置中的车载极板收缩状态图;图7为图3中转动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1-立柱,102-伸缩架,103-受电弓,104-车载充电装置,105-车辆,106-车载极板,107-极板安装架,108-支撑立柱,109-绝缘子,110-底座支架;1-车载极板,2-绝缘支架,3-滑轨,4-极板安装架,5-转台,6-移动驱动电机,7-壳体,70-固定板,71-清扫刷旋转电机,72-转台旋转电机,720-输出轴,8-控制盒,9-清扫刷,90-回转盘,91-支撑杆,10-连接器,11-固定底座,12-底座支架,13-支撑绝缘子,15-车载充电装置,16-车辆,17-控制装置,18-地面充电桩,19-地面受电弓,20-滑块,100-齿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本专利技术的所提供的带车载充电装置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如图3至图6所示,该实施例中的车辆包括车体16,车体16的顶部设置车载充电装置15,车载充电装置15具体包括底座支架12,底座支架12通过支撑绝缘子13固定安装在相应车体16上,底座支架12上通过转动支承结构可转动的装配有极板安装架4,此处的可转动指的是可相对于底座支架进行转动调整,进而可相对于车体16进行转动调整。在极板安装架4上设有四个车载极板1,极板安装架4转动时,可调整车载极板1相对于车体16的摆动角度。转动支承结构具体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支架12上的固定底座11,以及通过轴承结构转动装配在固定底座11上的转台5,极板安装架4固定安装在转台5上。并且,本实施例中,车载充电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极板安装架通过转动支承结构相对于车辆进行转动调整的转动驱动机构,该转动驱动机构具体包括固定设置在转台5上的壳体7,壳体7中固设有固定板70,固定板70上设有清扫刷旋转电机71和转台旋转电机72,此处的清扫刷旋转电机71用于驱动清扫刷9转动,以以对车载极板进行清扫。清扫刷为两个,其设置在回转盘90上,回转盘90由双输出轴旋转驱动电机的相应输出轴驱动旋转,清扫刷具体包括固定安装在回转盘上的支撑杆91和沿支撑杆延伸方向布置的刷头。转台旋转电机72较为特殊,采用外转子电机,转台旋转电机72的电机壳与固定板70固定装配,进而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车载充电装置的车辆,包括车体,车体顶部设有车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车载充电装置包括安装于车体顶部的转动支承结构,转动支承结构上设有极板安装架,车载充电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极板安装架通过转动支承结构相对车体转动调整的转动驱动机构,所述极板安装架上设有用于与地面充电桩上的地面受电弓对应导电连通以进行充电操作的车载极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车载充电装置的车辆,包括车体,车体顶部设有车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车载充电装置包括安装于车体顶部的转动支承结构,转动支承结构上设有极板安装架,车载充电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极板安装架通过转动支承结构相对车体转动调整的转动驱动机构,所述极板安装架上设有用于与地面充电桩上的地面受电弓对应导电连通以进行充电操作的车载极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车载充电装置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承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车体上的固定底座及通过轴承结构转动装配在所述固定底座上的转台,所述极板安装架固设在所述转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车载充电装置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安装架为框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带车载充电装置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车载充电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车体上的底座支架,所述转动支承结构设置在所述底座支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带车载充电装置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极板可直线往复移动地装配于极板安装架上,车载充电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车载极板移动调整至与地面受电弓上的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志航黄建方朋威窦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