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93675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的控制装置根据车辆状态适当地保护成为过热保护控制的对象的通电中的部件,能将来自外部电源的电力向蓄电池充电,在充电模式时为行驶中的情况下(步骤S2:是),将过热保护控制的对象设定为仅在充电模式时被通电的第一部件组、仅在行驶中被通电的第二部件组以及在充电模式时及行驶中被通电的第三部件组(步骤S3),在充电模式时为停车中的情况下(步骤S2:否),将过热保护控制的对象设定为第一、第三部件组(步骤S4),在不为充电模式时为行驶中的情况下(步骤S5:是),将过热保护控制的对象设定为第二、第三部件组(步骤S6),在不为充电模式时为停车中的情况下(步骤S5:否),不进行过热保护控制(步骤S8)。

Vehicle contro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关于搭载有电动机和蓄电池的混合动力车辆,公开了如下技术:在将由电动机产生的电力向蓄电池充电时,为了针对伴随通电的发热来保护电动机、变换器、蓄电池等构成部件而实施过热保护控制,根据电动机的冷却水的温度来切换向蓄电池的充电电力的大小。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03066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专利文献1记载的结构未考虑将来自外部电源的供给电力向车载的蓄电池充电的情况。在通过作为外部电源的供给直流电力的充电站对车载的蓄电池进行快速充电的情况下,充电电流的电流值成为大的值,因此需要对在充电中被通电的部件实施过热保护控制。另外,在上述那样的搭载有电动机和蓄电池的车辆中,可认为对于在充电中未通电的部件不需要实施过热保护控制。在将来自外部电源的电力向车载的蓄电池充电时,车辆未必局限于停车中,可想到即使车辆为行驶中也能够接收来自外部电源的电力而对蓄电池充电的情况。因此,在针对使用外部电源的充电而实施过热保护控制的情况下,希望根据车辆状态而将在充电中未通电的部件适当地区分。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根据车辆状态而适当地保护成为过热保护控制的对象的通电中的部件的车辆的控制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具备:蓄电池,蓄积用于向行驶用的电动机供给的电力;及控制部,对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流流过的部件实施过热保护控制,车辆的控制装置能够将来自外部电源的电力向蓄电池充电,其特征在于,在将来自外部电源的电力向蓄电池充电的充电模式时车辆为行驶中的情况下,控制部将过热保护控制的对象设定为仅在充电模式时被通电的第一部件组、仅在车辆为行驶中被通电的第二部件组以及在充电模式时及行驶中被通电的第三部件组,在充电模式时车辆为停车中的情况下,控制部将过热保护控制的对象设定为第一部件组和第三部件组,在不为充电模式时车辆为行驶中的情况下,控制部将过热保护控制的对象设定为第二部件组和第三部件组,在不为充电模式时车辆为停车中的情况下,不进行过热保护控制。另外,可以是,车辆的控制装置还具备:充电口,与外部电源连接;变换器,设置在蓄电池与电动机之间;第一继电器部,设置在变换器与蓄电池之间;及第二继电器部,设置在充电口与蓄电池之间,第一部件组包括充电口和第二继电器部,第二部件组包括电动机和变换器,第三部件组包括第一继电器部。根据该结构,除了充电模式之外还能够判断车辆是行驶中还是停车中而适当地设定成为过热保护的对象的部件组。另外,可以是,第三部件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继电器部与蓄电池之间的电流传感器,过热保护控制是在使用由电流传感器检测到的电流值算出的评价值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限制电力向蓄电池的输入及从蓄电池的输出的控制,电流值为越大的值,则评价值成为越大的值。根据该结构,能够实施基于使用电流值而算出的评价值来限制蓄电池的输入及输出的过热保护控制。由此,在充电时和放电时能够以适当设定的部件组为对象来实施过热保护控制。另外,可以是,在处于充电模式中或车辆为行驶中时,第一继电器部将蓄电池与电动机之间连接成能够导通,充电口经由第二继电器部连接于在第一继电器部与变换器之间设置的连接点,在处于充电模式中时,第二继电器部将充电口与蓄电池之间连接成能够导通,在不为充电模式时,第二继电器部将充电口与蓄电池之间切断成不能导通。根据该结构,各继电器部在连接成能够导通的状态下成为保护对象,因此能够根据充电模式时和车辆状态而适当地设定电流流过的部件即需要过热保护的部件组。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判断是否为进行来自外部电源的充电的充电模式时和车辆是否为行驶中而切换成为过热保护的对象的部件组。由此,能够根据车辆状态而适当地设定成为过热保护控制的对象的部件组。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图。图2是表示保护对象部件组的设定控制流程的流程图。标号说明1车辆2电池包(batterypack)3变换器4电动机5ECU6充电口21电池组22电流传感器23第一继电器部24第二继电器部25第一连接点26第二连接点A第一部件组B第二部件组C第三部件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控制装置。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没有限定为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图。车辆1具备电池包2、变换器3、电动机4、ECU5、充电口6、车轮7。该车辆1是以电动机4为行驶用的动力源的电动车辆,搭载有蓄积用于向电动机4供给的电力的电池包2。通过将电池包2的电力经由变换器3向电动机4供给而电动机4进行驱动。另外,图1所示的车辆1是前轮驱动车,从电动机4输出的动力仅向四个车轮7中的前轮传递。此外,车辆1能够将经由充电口6从外部电源(未图示)供给的电力向电池包2充电。电池包2包括电池组21、电流传感器22、第一继电器部23、第二继电器部24、第一连接点25、第二连接点26而构成。该电池包2是由多个构成部件构成的单元。在车辆1搭载有作为一个单元的电池包2。电池组21是具有多个电池单体21a的蓄电池。该电池组21由能够蓄积用于向电动机4供给的电力的二次电池构成。在对电动机4进行驱动时,从电池组21输出的电力经由变换器3向电动机4供给。另外,对于电池组21,可以蓄积经由充电口6从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力,也可以蓄积通过再生制动器而由电动机4产生的电力。电流传感器22是对在电池组21进出的电流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如图1所示,电流传感器22设置在电池组21与第一继电器部23之间。通过电流传感器22,能够在充电时检测向电池组21的正极流入的电流(充电电流)的电流值,在放电时检测从电池组21的正极输出的电流(放电电流)的电流值。另外,由电流传感器22检测到的电流值从电流传感器22向ECU5输出。第一继电器部23由设置在电池组21与变换器3之间的两个开关元件构成,包括设置在电池组21的正极侧的正极侧开关元件和设置在电池组21的负极侧的负极侧开关元件。并且,在从外部电源的充电时(充电模式时),第一继电器部23将充电口6与电池组21之间连接成能够导通。另外,在将电池组21的电力向电动机4供给的放电时(行驶中),第一继电器部23将电池组21与电动机4之间也连接成能够导通。第二继电器部24由设置在充电口6与电池组21之间的两个开关元件构成,包括设置在充电口6的正极端子侧的正极端子侧开关元件和设置在充电口6的负极端子侧的负极端子侧开关元件。并且,在从外部电源的充电时(充电模式时),第二继电器部24将充电口6与电池组21之间连接成能够导通。在不为充电模式时,第二继电器部24将充电口6与电池组21之间切断成不能导通。另外,在第二继电器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具备:/n蓄电池,蓄积用于向行驶用的电动机供给的电力;及/n控制部,对在对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流流过的部件实施过热保护控制,/n所述车辆的控制装置能够将来自外部电源的电力向所述蓄电池充电,其特征在于,/n在将来自所述外部电源的电力向所述蓄电池充电的充电模式时所述车辆为行驶中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将所述过热保护控制的对象设定为仅在所述充电模式时被通电的第一部件组、仅在所述车辆为行驶中被通电的第二部件组以及在所述充电模式时及所述行驶中被通电的第三部件组,/n在所述充电模式时所述车辆为停车中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将所述过热保护控制的对象设定为所述第一部件组和所述第三部件组,/n在不为所述充电模式时所述车辆为行驶中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将所述过热保护控制的对象设定为所述第二部件组和所述第三部件组,/n在不为所述充电模式时所述车辆为停车中的情况下,不进行所述过热保护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27 JP 2018-1825101.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具备:
蓄电池,蓄积用于向行驶用的电动机供给的电力;及
控制部,对在对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流流过的部件实施过热保护控制,
所述车辆的控制装置能够将来自外部电源的电力向所述蓄电池充电,其特征在于,
在将来自所述外部电源的电力向所述蓄电池充电的充电模式时所述车辆为行驶中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将所述过热保护控制的对象设定为仅在所述充电模式时被通电的第一部件组、仅在所述车辆为行驶中被通电的第二部件组以及在所述充电模式时及所述行驶中被通电的第三部件组,
在所述充电模式时所述车辆为停车中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将所述过热保护控制的对象设定为所述第一部件组和所述第三部件组,
在不为所述充电模式时所述车辆为行驶中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将所述过热保护控制的对象设定为所述第二部件组和所述第三部件组,
在不为所述充电模式时所述车辆为停车中的情况下,不进行所述过热保护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的控制装置还具备:
充电口,与所述外部电源连接;
变换器,设置在所述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守谷勇树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