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置转动式自动充电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922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3:14
一种顶置转动式自动充电部件,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上固定设置有驱动装置和旋转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和旋转装置通过限位装置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装置远离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充电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顶部升降的方式给新能源车供电,可实行车内控制充电,全过程不需要人去接触充电部件,避免发生触电意外;稳定可靠的自锁功能,保证充电过程安全;使用铜排接触充电方式可方便更换,不易脱落和磨损。

A top mounted rotating automatic charging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置转动式自动充电部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充电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置转动式自动充电部件。
技术介绍
发展电动汽车是国家新能源战略的重要方向,而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技术发展、建设是发展电动汽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目前,大部分的充电桩在充电时,都需要通过人工将充电枪与汽车连接后再进行充电,由于充电枪电缆一般有3-5米的预留长度,拖动时会与地面产生摩擦,长期使用会使电缆外表皮磨损,电缆固定接头等元件松动,同时充电完毕后,如果操作人忘记将充电枪复位,遗忘在电车上,车辆启动后导致电缆从充电设备中的电气元件上拉脱,存在设备短路、断电、漏电的安全隐患。现有的顶充采用电机推杆及弹簧来控制上下升降,在下降过程,由于在弹簧作用下,电机推力越来越大,电机内的电流也不稳定。同时充电过程通过电机内的刹车装置保持不动,由于弹簧不断拉伸的过程弹力越来越大,长时间刹车保持过程,电机内的刹车片随着温度升高,容易被磨损甚至损坏,电机使用寿命短,在充电过程中,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会出现充电弓突然回收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置转动式自动充电部件,以降低人工操作风险,提高设备智能化操作,有效避免充电枪被拉脱、电缆磨损等情况,降低机器设备短路、漏电的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顶置转动式自动充电部件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顶置转动式自动充电部件,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上固定设置有驱动装置和旋转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和旋转装置通过限位装置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装置远离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充电部件。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充电桩本体转动连接的滑动丝杆,贯穿所述滑动丝杆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所述滑动丝杆螺纹连接;所述滑动丝杆的一端连接有电机。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导柱,所述导柱固定设置在所述充电桩本体上,所述滑动块贯穿所述导柱滑动设置。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所述导柱有两根,分别设置在所述滑动丝杆的两侧。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所述旋转装置包括U型杆,所述U型杆两侧通过轴承分别与所述充电桩本体进行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推杆,所述推杆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和旋转装置。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所述推杆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动块和U型杆转动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所述U型杆进行0-90°的旋转运动。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所述充电部件为充电铜排。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使用车载触摸屏作为人机交互界面。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顶置转动式自动充电部件具有以下优点:采用电机、滑动丝杆、滑动块、推杆来控制机构上下转动,电机、滑动丝杆具备自锁功能,在充电过程,由于自身的重力及电机、滑动丝杆都能自锁的条件下,可以降低对电机刹车的损坏,延长电机使用寿命,同时通过丝杆还可以较准确控制充电的高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顶置转动式自动充电部件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顶置转动式自动充电部件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顶置转动式自动充电部件的充电过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顶置转动式自动充电部件的充电复位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0、驱动装置;101、导柱;102、滑动丝杆;103、滑动块;104、电机;20、旋转装置;201、U型杆;30、限位装置;301、推杆;40、轴承;50、充电铜排;60、充电桩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顶置转动式自动充电部件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通过顶部升降的方式给新能源车供电,可实行车内控制充电,全过程不需要人去接触充电部件,避免发生触电意外;稳定可靠的自锁功能,保证充电过程安全;使用铜排接触充电方式可方便更换,不易脱落和磨损。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顶置转动式自动充电部件,包括充电桩本体60,所述充电桩本体60上固定设置有驱动装置10和旋转装置20,所述驱动装置10和旋转装置20通过限位装置30转动连接,启动驱动装置10做上下运动,进一步带动所述限位装置30进行移动,从而拉动所述旋转装置20进行转动,以远离或靠近待充电物体;所述旋转装置20远离所述充电桩本体60的一端设置有充电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10包括与所述充电桩本体60转动连接的滑动丝杆102,贯穿所述滑动丝杆102设置有滑动块103,所述滑动块103与所述滑动丝杆102螺纹连接;所述滑动丝杆102的一端连接有电机104。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10还包括至少一个导柱101,所述导柱101固定设置在所述充电桩本体60上,所述滑动块103贯穿所述导柱101滑动设置,启动电机104,带动滑动丝杆102转动,滑动块103内部的螺母随着滑动丝杠旋转,导柱101作为定位,滑动块103根据电机104正反转上下滑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柱101有两根,分别设置在所述滑动丝杆102的两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装置20包括U型杆201,所述U型杆201两侧通过轴承40分别与所述充电桩本体60进行连接,在滑动块103的推动下,U型杆201可0-90°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装置30包括推杆301,所述推杆301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驱动装置10和旋转装置2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杆301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动块103和U型杆201转动连接,所述滑动块103在竖直方向上做上下运动,并通过所述推杆301拉动所述U型杆201做0-90°的旋转运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U型杆201进行0-90°的旋转运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部件为充电铜排5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104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使用车载触摸屏作为人机交互界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充电部件,车载触摸屏作为人机交互界面,电车充电通过车载触摸屏控制,即可实现自动充电功能,可以很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整个操作步骤如下:启动电机104,带动滑动丝杆102转动,滑动块103内部的螺母随着滑动丝杠旋转,导柱101作为定位,滑动块103根据电机104正反转上下滑动;U型杆201两边安装有轴承40,推杆301两端连接滑动块(103)与U型杆201,在滑动块(103)的推动下,U型杆201可0-90°旋转;充电时,U型杆201与滑动丝杆102成垂直,使充电铜排50与电车顶部铜排接触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U型杆201自动回收复位。本技术充电不需要人工连接充电枪,从顶部直接降落充电;本技术充电完毕后,自动复位,全充电过程可直接在车上控制;解决现有顶充自锁能力差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顶部升降的方式给新能源车供电,可实行车内控制充电,全过程不需要人去接触充电部件,避免发生触电意外;稳定可靠的自锁功能,保证充电过程安全;使用铜排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置转动式自动充电部件,包括充电桩本体(60),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60)上固定设置有驱动装置(10)和旋转装置(20),所述驱动装置(10)和旋转装置(20)通过限位装置(30)转动连接;/n所述旋转装置(20)远离所述充电桩本体(60)的一端设置有充电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置转动式自动充电部件,包括充电桩本体(60),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60)上固定设置有驱动装置(10)和旋转装置(20),所述驱动装置(10)和旋转装置(20)通过限位装置(30)转动连接;
所述旋转装置(20)远离所述充电桩本体(60)的一端设置有充电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置转动式自动充电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0)包括与所述充电桩本体(60)转动连接的滑动丝杆(102),贯穿所述滑动丝杆(102)设置有滑动块(103),所述滑动块(103)与所述滑动丝杆(102)螺纹连接;
所述滑动丝杆(102)的一端连接有电机(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置转动式自动充电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0)还包括至少一个导柱(101),所述导柱(101)固定设置在所述充电桩本体(60)上,所述滑动块(103)贯穿所述导柱(101)滑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顶置转动式自动充电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101)有两根,分别设置在所述滑动丝杆(102)的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文乐于勤录邓文聪梁武松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银隆电器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