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纤维精除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9367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再生纤维精除杂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传送带、入料口和过滤箱,所述装置主体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入料口,且入料口内部的两侧皆安装有挡板,装置主体内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一端安装有传送带,传送带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出料横板且传送带顶部皆等间距设置有抽风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出料横板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凹槽,第一出料横板一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旋转筒,且旋转筒顶部和底端皆连接有第二出料横板,装置一侧的第一出料横板在不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一旋转轴和旋转筒相互配合进行折叠,可以节省使用空间,增强装置的收纳性能。

Fine impurity removal device of regenerated fi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再生纤维精除杂装置
本技术涉及除杂装置
,具体为再生纤维精除杂装置。
技术介绍
再生纤维一般是利用不能或不宜直接纺织的天然高聚物作原料,经过化学加工、提纯、去除杂质后制成的纺织纤维,再生纤维是利用含有天然纤维素高分子的物质如棉短绒、木材、芦苇等制成的纤维,也可使用含有蛋白质的原料制造再生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主要包括粘胶纤维、铜氨纤维和醋酯纤维。再生蛋白质纤维,主要包括酪朊纤维、丝朊纤维和大豆蛋白质纤维,其产量非常少,但是传统的再生纤维除杂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具体如下所述:1、传统的除杂装置,再生纤维进入到装置内部太快而造成除杂不彻底,降低了装置内部的除杂效果,削弱了装置的功能强度;2、传统的除杂装置,第一出料横板不可以进行折叠,浪费了使用空间,降低了装置的收纳性能;3、传统的除杂装置,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再生纤维自身的性质,会吸附在装置主体内部的内侧壁上,导致装置内部的除杂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再生纤维精除杂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再生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再生纤维精除杂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传送带(4)、入料口(6)和过滤箱(1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入料口(6),且入料口(6)内部的两侧皆安装有挡板(5),装置主体(1)内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传送带(4),所述传送带(4)的一端安装有传送带(4),传送带(4)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出料横板(3)且传送带(4)顶部皆等间距设置有抽风风机(9),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101),装置主体(1)的顶端安装有过滤箱(10),过滤箱(10)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1002)。/n

【技术特征摘要】
1.再生纤维精除杂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传送带(4)、入料口(6)和过滤箱(1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入料口(6),且入料口(6)内部的两侧皆安装有挡板(5),装置主体(1)内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传送带(4),所述传送带(4)的一端安装有传送带(4),传送带(4)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出料横板(3)且传送带(4)顶部皆等间距设置有抽风风机(9),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101),装置主体(1)的顶端安装有过滤箱(10),过滤箱(10)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1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纤维精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横板(3)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凹槽(301),第一出料横板(3)一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旋转轴(303),第一旋转轴(303)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旋转筒(302),且旋转筒(302)顶部和底端皆连接有第二出料横板(3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纤维精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4)内部的两端皆安装有转动齿轮(401),转动齿轮(401)一侧的装置主体(1)外部安装有电机(2),且电机(2)设置有两个,电机(2)呈中心线对称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纤维精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4)内部的顶端皆等间距设置有减压弹簧(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福挺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