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壳压接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4042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壳压接控制装置,将带感温探头的支撑管与外壳压接在一起,包括机架、冲压机构和定距机构,所述冲压机构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机架起到固定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的作用,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上模头,第一驱动装置带动上模头纵向移动,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和母模,母模中部开设有导向槽,支撑管滑动设置于导向槽内,外壳套接于导向槽外,上模头与导向槽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定距机构设置于下模座上,定距机构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和垫片,第二驱动装置带动垫片横向移动,垫片在支撑管和外壳压接时控制两者之间的间隙。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外壳压接后歪斜,与感温面间隙不可控等外观及性能不良的问题。

A control device for shell crim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壳压接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度传感器外壳压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外壳压接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外壳的安装固定是传感器结构装配技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常规的压接装置在压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外壳压接后歪斜,与感温面间隙不可控等问题,此类问题属于严重外观不良,同时此类问题对传感器感温影响较大,造成传感器感温失常,影响正常的用户体验。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外壳压接控制装置,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外壳压接控制装置,能解决外壳压接后歪斜,与感温面间隙不可控等外观及性能不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壳压接控制装置,将带感温探头的支撑管与外壳压接在一起,包括机架、冲压机构和定距机构,所述冲压机构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机架起到固定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的作用,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上模头,第一驱动装置带动上模头纵向移动,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和母模,母模中部开设有导向槽,支撑管滑动设置于导向槽内,外壳套接于导向槽外,上模头与导向槽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定距机构设置于下模座上,定距机构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和垫片,第二驱动装置带动垫片横向移动,垫片在支撑管和外壳压接时控制两者之间的间隙。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包括底板和顶板,底板和顶板之间通过立柱连接,所述顶板上端面固定第一驱动装置,顶板下端面相对设置有导向柱。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上模头之间设有第一导向组件,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包括导向轴和活动板,所述导向轴连接第一驱动装置和活动板,所述上模头固定设于活动板下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和垫片之间设有第二导向组件,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包括导向块,导向块内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一端连接第二驱动装置,滑块另一端设有压片,所述垫片固定于压片和滑块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轴与活动板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连接上模头,所述连接杆通过压块固定于活动板上。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两端相对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柱配合设置于导向孔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通过支撑座固定于下模座上,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轴通过浮动头连接滑块。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相对设有垫块,所述下模座固定于两垫块之间,所述导向柱的下端与下模座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为气缸。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冲压机构和定距机构配合动作并将外壳和支撑管压接。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装置通过冲压机构对支撑管和外壳的压接过程进行定位控制,使得支撑管稳定居于外壳中心处,同时利用定距机构的垫片在压接过程中控制两者之间的间隙,保证间隙恒定。2、利用该装置可完成不同间隙要求的产品,不同间隙要求的产品仅需调整垫片厚度来定制即可。3、本装置操作简单,效率高,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外壳压接后歪斜,与感温面间隙不可控等外观及性能不良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壳压接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壳压接控制装置中上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壳压接控制装置中下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壳压接控制装置中定距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壳压接控制装置中机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壳压接控制装置压接过程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外壳与支撑管压接后的产品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机架;200-上模组件;300-下模组件;400-定距机构;101-顶板;102-底板;103-立柱;104-导向柱;105-垫块;201-第一驱动装置;202-上模头;203-活动板;204-导向轴;205-连接杆;206-压块;207-导向孔;301-下模座;302-母模;303-导向槽;401-第二驱动装置;402-垫片;403-导向块;404-滑块;405-压片;406-支撑座;407-浮动头;501-支撑管;502-外壳;503-定距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外壳压接控制装置,包括机架100、冲压机构和定距机构400,冲压机构包括上模组件200和下模组件300,机架100起到固定上模组件200和下模组件300的作用,上模组件200包括第一驱动装置201和上模头202,第一驱动装置201带动上模头202纵向移动,下模组件300包括下模座301和母模302,母模302中部开设有导向槽303,支撑管501滑动设置于导向槽303内,外壳502套接于导向槽303外,上模头202与导向槽303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定距机构400设置于下模座上,定距机构400包括第二驱动装置401和垫片402,第二驱动装置401带动垫片402横向移动,垫片402在支撑管501和外壳502压接时控制两者之间的间隙,即完成定距间隙503的控制。本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冲压机构和定距机构400配合动作并将外壳502和支撑管501压接,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201和第二驱动装置401均为气缸,控制系统采取与第一驱动装置201和第二驱动装置401电连接的方式来控制冲压机构和定距机构。如图1、7所示,外壳502靠火比较近,表面温度高,需要将外壳502与带感温探头的支撑管501撑开,避免高温传递过去影响实际测温,外壳502头部有内翻边,与支撑管501过盈配合安装。本专利技术利用冲压机构中母模302中设置的导向槽303将外壳502和支撑管501定位,起到压接时支撑管501可完全位于外壳502中心,压接后产品不偏心,不歪斜;在冲压机构的上模头202在下压过程中带动滑动设于导向槽303的支撑管501向下运动的同时,定距机构400通过第二驱动装置401带动垫片402前伸和抽出,在外壳502和支撑管501压接时,垫片402前伸以控制支撑管501与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壳压接控制装置,将带感温探头的支撑管与外壳压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冲压机构和定距机构,所述冲压机构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机架起到固定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的作用,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上模头,第一驱动装置带动上模头纵向移动,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和母模,母模中部开设有导向槽,支撑管滑动设置于导向槽内,外壳套接于导向槽外,上模头与导向槽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定距机构设置于下模座上,定距机构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和垫片,第二驱动装置带动垫片横向移动,垫片在支撑管和外壳压接时控制两者之间的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壳压接控制装置,将带感温探头的支撑管与外壳压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冲压机构和定距机构,所述冲压机构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机架起到固定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的作用,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上模头,第一驱动装置带动上模头纵向移动,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和母模,母模中部开设有导向槽,支撑管滑动设置于导向槽内,外壳套接于导向槽外,上模头与导向槽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定距机构设置于下模座上,定距机构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和垫片,第二驱动装置带动垫片横向移动,垫片在支撑管和外壳压接时控制两者之间的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压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底板和顶板,底板和顶板之间通过立柱连接,所述顶板上端面固定第一驱动装置,顶板下端面相对设置有导向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压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上模头之间设有第一导向组件,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包括导向轴和活动板,所述导向轴连接第一驱动装置和活动板,所述上模头固定设于活动板下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压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和垫片之间设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漫马维维丁逍方艺谈太兵熊新平吴浩贾曼朱本勇
申请(专利权)人:孝感华工高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