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双色模的顶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018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双色模的顶出结构,包括转动轴座、杠杆、转动轴和顶针板垫板,所述转动轴座设置在底板上,所述杠杆的一端通过所述转动轴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子轴座上,所述顶针板垫板设置在顶针板中心位置处,所述杠杆延伸至所述顶针板垫板上,顶出杆位于所述杠杆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巧妙的通过杠杆将顶出力转移,进而保证双色模顶出平衡。并且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只需要改变杠杆的顶出点位置即可轻松保证顶出位置位于顶针板中心位置。

A ejecting structure for bicolor modu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双色模的顶出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双色模的顶出结构。
技术介绍
针对双色模注塑机,根据不同的产品会设计不同的模具,并且根据模具的结构设计顶针板的结构,注塑机的底板内设置顶出杆,当开模时,通过顶出杆推动顶针板向上移动,进而通过顶着将模具内的产品顶出。而注塑机顶出杆的位置是固定的,由于产品结构的限制,有些模具会偏离顶出杆位置;为了节约成本,顶出板的尺寸与模具相匹配,因此,顶出板的位置也偏离顶出杆,这样造成顶出力偏心,顶出及其不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公开了一种用于双色模的顶出结构,包括转动轴座、杠杆、转动轴和顶针板垫板,所述转动轴座设置在底板上,所述杠杆的一端通过所述转动轴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子轴座上,所述顶针板垫板设置在顶针板中心位置处,所述杠杆延伸至所述顶针板垫板上,顶出杆位于所述杠杆下方。进一步地,所述杠杆与所述顶出杆和所述顶针板垫板接触位置设置凸起。进一步地,所述杠杆的端部位于所述顶针板垫板的中心。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巧妙的通过杠杆将顶出力转移,进而保证双色模顶出平衡。并且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只需要改变杠杆的顶出点位置即可轻松保证顶出位置位于顶针板中心位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双色模的顶出结构的初始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双色模的顶出结构的顶出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r>1、转动轴座,2、杠杆,3、转动轴,4、顶针板垫板,5、底板,6、顶针板,7、顶出杆,21、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双色模的顶出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转动轴座1、杠杆2、转动轴3和顶针板垫板4,转动轴座1设置在底板5上,杠杆2的一端通过转动轴3转动设置在转子轴座1上,顶针板垫板4设置在顶针板6中心位置处,杠杆2延伸至顶针板垫板4上,顶出杆7位于杠杆2下方。当开模时,注塑机驱动顶出杆7向上移动,推动杠杆2绕转动轴3转动,进而将顶出力传递到顶针板垫板4上,进而保证顶出板驱动顶针平衡的将产品顶出。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杠杆2与顶出杆7和顶针板垫板4接触位置设置凸起21。进而使得顶出杆7始终作用在凸起21上,避免顶出杆7边缘顶出杠杆2,造成杠杆2顶出不稳定。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杠杆2的端部位于顶针板垫板4的中心。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如果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双色模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轴座、杠杆、转动轴和顶针板垫板,所述转动轴座设置在底板上,所述杠杆的一端通过所述转动轴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子轴座上,所述顶针板垫板设置在顶针板中心位置处,所述杠杆延伸至所述顶针板垫板上,顶出杆位于所述杠杆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双色模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轴座、杠杆、转动轴和顶针板垫板,所述转动轴座设置在底板上,所述杠杆的一端通过所述转动轴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子轴座上,所述顶针板垫板设置在顶针板中心位置处,所述杠杆延伸至所述顶针板垫板上,顶出杆位于所述杠杆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高科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科益精密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