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车厢防撞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007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卸车厢防撞结构,设置于侧车厢板与车厢底板的连接处,包括贴覆于所述侧车厢板与车厢底板外侧的第一防撞区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撞区外侧的第二防撞区,所述第一防撞区与第二防撞区均为空心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防撞区由多个截面为多边形的空腔构成,所述第二防撞区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撞区的中部,且凸出于所述第一防撞区设置。其显著效果是:通过上述的侧向类蜂窝结构,从而车厢可以在受到撞击时,通过第二防撞区与第一防撞区逐级向内发生形变而均匀分布所受撞击力,有效避免了传统结构中直接对车厢的冲击,提高了车厢的抗撞击能力,有助于实现车厢的轻量化。

Anti collision structure of dump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卸车厢防撞结构
本技术涉及到自卸车厢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自卸车厢防撞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自卸车厢体有两种主流结构:矩形车厢和U型车厢,其结构大致相同,都是由前后车厢板、一对对称的侧车厢板以及车厢底板焊接或铰接而成。目前,轻量化是自卸车厢发展的主流,但在充分实现车厢轻量化的同时,如何保证车厢的强度以及抗撞击性能,成为了制约车厢轻量化发展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卸车厢防撞结构,通过在车厢容易受撞击的下侧部加装类蜂窝结构,从而能够有效分散所受撞击力,提高车厢的防撞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卸车厢防撞结构,其关键在于:设置于侧车厢板与车厢底板的连接处,包括贴覆于所述侧车厢板与车厢底板外侧的第一防撞区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撞区外侧的第二防撞区,所述第一防撞区与第二防撞区均为空心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防撞区由多个截面为多边形的空腔构成,所述第二防撞区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撞区的中部,且凸出于所述第一防撞区设置。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防撞区与第二防撞区的连接处采用弧面过渡,所述第二防撞区的突出部分截面为弧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撞区从上到下设置有依次连接的第一防撞腔、第二防撞腔、第三防撞腔、第四防撞腔与第五防撞腔,其中所述第一防撞腔与所述侧车厢板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第五防撞腔与所述车厢底板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撞腔、第二防撞腔、第三防撞腔、第四防撞腔与第五防撞腔连接后呈C字形。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防撞区连接于所述第三防撞腔与第四防撞腔之间,且该第二防撞区的两侧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三防撞腔的中部与第四防撞腔的中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防撞腔与第四防撞腔均向外侧形成有突出部,该突出部与第二防撞腔、第五防撞腔之间形成过渡弧面,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第二防撞区相连接。本技术的显著效果是:通过上述的侧向类蜂窝结构,从而车厢可以在受到撞击时,通过第二防撞区与第一防撞区逐级向内发生形变而均匀分布所受撞击力,有效避免了传统结构中直接对车厢的冲击,提高了车厢的抗撞击能力,有助于实现车厢的轻量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自卸车厢防撞结构,设置于侧车厢板1与车厢底板2的连接处,包括贴覆于所述侧车厢板1与车厢底板2外侧的第一防撞区3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撞区3外侧的第二防撞区4,在所述第一防撞区3与第二防撞区4的连接处采用弧面过渡,所述第一防撞区3与第二防撞区4均为空心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防撞区3由多个截面为多边形的空腔构成,所述第二防撞区4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撞区3的中部,且凸出于所述第一防撞区3设置,所述第二防撞区4的突出部分截面为弧形。可以理解的,可以将第一防撞区3直接一体成型为现有第一防撞区3与第二防撞区4的结构样式,也即是第二防撞区为非必要部件。从图2中还可以看出,所述第一防撞区3从上到下设置有依次连接的第一防撞腔31、第二防撞腔32、第三防撞腔33、第四防撞腔34与第五防撞腔35,且所述第一防撞腔31、第二防撞腔32、第三防撞腔33、第四防撞腔34与第五防撞腔35的外表面均呈弧形,其中所述第一防撞腔31与所述侧车厢板1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第五防撞腔35与所述车厢底板2相连接,所述第一防撞腔31、第二防撞腔32、第三防撞腔33、第四防撞腔34与第五防撞腔35连接后呈C字形。可以理解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防撞区3还可以设置为其他数量的防撞腔组成。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防撞区4连接于所述第三防撞腔33与第四防撞腔34之间,且该第二防撞区4的两侧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三防撞腔33的中部与第四防撞腔34的中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防撞腔33与第四防撞腔34均向外侧形成有突出部a,该突出部a与第二防撞腔32、第五防撞腔35之间形成过渡弧面,所述突出部a与所述第二防撞区4相连接。本例中,通过上述的侧向类蜂窝结构,从而可以在受到撞击时,通过第二防撞区4与第一防撞区3逐级向内发生形变,从而均匀分布所受撞击力,有效避免了传统结构中直接对车厢的冲击,提高了车厢的抗撞击能力。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卸车厢防撞结构,设置于侧车厢板与车厢底板的连接处,其特征在于:包括贴覆于所述侧车厢板与车厢底板外侧的第一防撞区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撞区外侧的第二防撞区,所述第一防撞区与第二防撞区均为空心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防撞区由多个截面为多边形的空腔构成,所述第二防撞区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撞区的中部,且凸出于所述第一防撞区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卸车厢防撞结构,设置于侧车厢板与车厢底板的连接处,其特征在于:包括贴覆于所述侧车厢板与车厢底板外侧的第一防撞区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撞区外侧的第二防撞区,所述第一防撞区与第二防撞区均为空心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防撞区由多个截面为多边形的空腔构成,所述第二防撞区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撞区的中部,且凸出于所述第一防撞区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厢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防撞区与第二防撞区的连接处采用弧面过渡,所述第二防撞区的突出部分截面为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厢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区从上到下设置有依次连接的第一防撞腔、第二防撞腔、第三防撞腔、第四防撞腔与第五防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峰陈世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铝器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