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2893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沉淀池,一种沉淀池,其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上方内设置有进水管以及出水管,池体底面下方间隔设置有泥斗,泥斗为倒置的四棱台状,泥斗相邻的侧壁之间为斜角,泥斗连接有排泥管组,排泥管组另一端连接有总泵,所述排泥管组包括位于池体底面上的若干横管以及设置在池壁上的竖管,所述横管和竖管连通,所述横管上间隔设置有伸入到泥斗中的伸入管,伸入管和横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排泥管组可拆卸,便于维修排泥管组的效果。

A sedimentation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淀池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沉淀池。
技术介绍
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净化水质的设备。由进水管、出水管、水流部分和污泥斗三个部分组成。但现有排泥装置一般都采用在排泥斗的下方设置排泥管。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8854174A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泥沉淀池,其包括池体、以及设置池体两端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池体的底部沿进水管至出水管的方向阵列设置有多个泥斗,泥斗下设置有排泥管。在利用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排泥管抽出污泥时,在排泥管在沉淀池的池体开始建造的时候,就已经预埋在池体内的泥斗的下方,因而当排泥管发生堵塞或者损毁时,很难更换维修排泥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沉淀池,其优势在于本沉淀池的排泥管组便于维修。一种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上方内设置有进水管以及出水管,池体底面下方间隔设置有泥斗,泥斗为倒置的四棱台状,泥斗相邻的侧壁之间为斜角,泥斗连接有排泥管组,排泥管组另一端连接有总泵,所述排泥管组包括位于池体底面上的若干横管以及设置在池壁上的竖管,所述横管和竖管连通,所述横管上间隔设置有伸入到泥斗中的伸入管,伸入管和横管连通。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给沉淀池排泥时,打开总泵,泥斗中的污泥被吸到伸入管中,随后依次进入到横管以及竖管之中,最后污泥被排放到池体外;当沉淀池使用的时间较长后,排泥管组由于堵塞或者损坏需要维修更换,此时将池内的污水抽走,随后工作人员进入到沉淀池中,从而维修更换池体内的排泥管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入管一端设有弧形板,弧形板和横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弧形板上设有与伸入管连通的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伸入管工作人员可以将其单独更换,从而方便维修更换排泥管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入管底端的周面设置有排泥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排泥管组排泥时,污泥从伸入管的管口进入,但当伸入管的管口被较大的异物堵塞住时,导致污泥无法从管口进入,此时污泥可以通过排泥孔进入到横管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横管一端法兰连接有分泵,分泵连接有设置在池体侧壁上的容纳室,容纳室顶端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中插设有穿过容纳室顶端的竖管,竖管的周面上设有环状安装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泵工作将每个横管下方的泥斗中的污泥排到容纳室中,然后总泵工作将容纳室中的污泥抽到地面上排出。因此可以定期将污泥排到容纳室中,然后总泵统一进行排泥;竖管和容纳室之间插入连接,当竖管损坏时,取出竖管,方便进行维修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管位于同列的泥斗之间的池体底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管位于同列的泥斗之间,没有位于泥斗上方,因此当污水中的污泥落到泥斗中时,不会被横管阻挡,从而泥斗可以更多的收集污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四个相邻所述泥斗之间的池体底面为固定面,每个固定面上的横管设有一个伸入组件,伸入组件包括伸入相邻四个泥斗内的四根伸入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个泥斗会伸入四根伸入管,当分泵工作排泥时,更多的伸入管将污泥更快地收集到容纳室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入管插入到泥斗的底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排泥管组排泥时,泥斗底端的污泥被排走后,泥斗上端的污泥会受重力落到泥斗的下端,而伸入管的管口位于泥斗的底端,从而排泥管组更彻底的排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入管抵接在泥斗的斜角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入管抵在泥斗上,可以将横管稳固的抵接在池体底面上,从而排泥管组稳定的排泥。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给沉淀池排泥时,打开总泵,泥斗中的污泥被吸到伸入管中,随后依次进入到横管以及竖管之中,最后污泥被排放到池体外;当沉淀池使用的时间较长后,排泥管组由于堵塞或者损坏需要维修更换,此时将池内的污水抽走,随后工作人员进入到沉淀池中,从而维修更换池体内的排泥管组;2、当伸入管、横管以及竖管损坏时,工作人员可以将其单独更换,从而方便维修更换排泥管组;3、伸入管抵在泥斗的斜角上,可以将横管稳固的抵接在池体底面上,从而排泥管组稳定的排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容纳室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池体;2、地面;3、进水管;4、出水管;5、泥斗;6、排泥管组;7、容纳室;8、横管;9、分泵;10、导泥管;11、定位孔;12、竖管;13、安装板;14、总泵;15、固定面;16、弧形板;17、伸入管;18、斜角;19、排泥孔;20、伸入组件;21、水平管;22、泥斗区;23、安装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沉淀池,包括池体1,池体1的上端的相对的两侧面分别设有进水管3和出水管4,进水管3和出水管4和池体1连通。池体1底面分为泥斗区22与其相对一端的安装区23,泥斗区22底面设有多个阵列形式的、混凝土浇筑形成的泥斗5,安装区23内设置有容纳室7。池体1内还设置有排泥管组6,排泥管组6一端伸出池体1并且连接有总泵14,排泥管组6中段连接有位于池体1侧壁上的容纳室7,排泥管组6另一端伸入到泥斗5中。如图2所示,池体1为长方体状,池体1底面靠近出水管4方向间隔分布有多个倒置的四棱台状的泥斗5,四棱台状的泥斗5的相邻两侧壁的连接处为斜角18,泥斗5之间的池体1底面呈网状分布。池体1底端靠近出水管4一端设有长方体状的容纳室7。在阵列的泥斗5之间的池体1底面上固定有相互相平行的横管8,横管8一端靠近容纳室7,另一端靠近远离容纳室7一端的池体1侧壁。横管8远离容纳室7一端为闭口,横管8靠近容纳室7一端法兰连接有分泵9,分泵9上端固定连接有导泥管10,导泥管10和容纳室7连通。分泵9用于将泥斗5中的污泥抽入到容纳室7中。如图3所示,容纳室7顶端开设有定位孔11,定位孔11中插设有穿过容纳室7顶端的竖管12,竖管12的周面上固定连接有环状安装板13。当竖管12插设到定位孔11中并且安装板13抵接在容纳室7顶面上时,竖管12的下端面略高于容纳室7的底面,竖管12的上端探出池体1,竖管12上端连接有水平管21,水平管21固定连接有位于地面2上的总泵14,水平管21和总泵14螺栓连接。竖管12的下端面略高于容纳室7,当总泵14工作时,可以将容纳室7内的污泥排净。如图2所示,四个相邻泥斗5之间的池体1底面为固定面15,每个固定面15上的横管8上固定有一个伸入组件20,伸入组件20包括横管8的径向两端螺栓连接的四个弧形板16。弧形板16的中部焊接有伸入管17,伸入管17下端抵接在固定面15四周的泥斗5的斜角18上。伸入管17和横管8连通。伸入管17将横管8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沉淀池,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上方内设置有进水管(3)以及出水管(4),池体(1)底面下方间隔设置有泥斗(5),泥斗(5)为倒置的四棱台状,泥斗(5)相邻的侧壁之间为斜角(18),泥斗(5)连接有排泥管组(6),排泥管组(6)另一端连接有总泵(14),其特征是:所述排泥管组(6)包括位于池体(1)底面上的若干横管(8)以及设置在池壁上的竖管(12),所述横管(8)和竖管(12)连通,所述横管(8)上间隔设置有伸入到泥斗(5)中的伸入管(17),伸入管(17)和横管(8)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淀池,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上方内设置有进水管(3)以及出水管(4),池体(1)底面下方间隔设置有泥斗(5),泥斗(5)为倒置的四棱台状,泥斗(5)相邻的侧壁之间为斜角(18),泥斗(5)连接有排泥管组(6),排泥管组(6)另一端连接有总泵(14),其特征是:所述排泥管组(6)包括位于池体(1)底面上的若干横管(8)以及设置在池壁上的竖管(12),所述横管(8)和竖管(12)连通,所述横管(8)上间隔设置有伸入到泥斗(5)中的伸入管(17),伸入管(17)和横管(8)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淀池,其特征是:所述伸入管(17)一端设有弧形板(16),弧形板(16)和横管(8)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弧形板(16)上设有与伸入管(17)连通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沉淀池,其特征是:所述伸入管(17)底端的周面设置有排泥孔(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影飞金英强刘土发陶泽琦周航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山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