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液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495694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9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沼液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调节池、斜管竖流沉淀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人工湿地和清水池,所述斜管竖流沉淀池、水解酸化池和接触氧化池的污泥出口分别与污泥干化池的污泥入口管道连通,所述污泥干化池的滤液出口与所述调节池的进水口管道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沼液废水处理系统能实现沼液废水高效脱氮除磷,降低沼液中的各项指标,净化水体水质,使沼液各项指标达到可排放标准,保护环境,系统稳定性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成本低,可实现规模化沼液废水达标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的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沼液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畜禽粪污厌氧发酵会产生大量沼液,属高污染物,无法直接排放至环境中,通过建设后期处理设施进行达标处理又导致建设运行费用大大增加,因此存在严重的消纳问题,事实上,沼液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氨基酸,丰富的微量元素,B族维生素,各种水解酶,有机酸和腐植酸等生物活性物质,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刺激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逆性及改善产品品质,沼液可以作为有机肥使用可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现有技术的缺陷:目前沼液废水处理采用的处理系统普遍存在投资成本高或占地面积大的问题;处理系统运行不稳定,影响出水质量,一般无法达到直排标准;而传统的沼液回田往往存在附近农田消纳能力不足、冬季利用量小、远距离运输成本过高等利用时空分布不均和经济性问题,同时与化肥或商品有机肥相比,沼液中各项营养元素浓度偏低,农民利用的积极性不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消纳的可行性,也直接限制了沼气工程的推广及长期高效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沼液废水处理系统,以解决沼液废水高效脱氮除磷达标处理,提高系统稳定性及优质出水,降低运行成本,实现规模化沼液废水达标排放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沼液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调节池、斜管竖流沉淀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人工湿地和清水池,所述斜管竖流沉淀池、水解酸化池和接触氧化池的污泥出口分别与污泥干化池的污泥入口管道连通,所述污泥干化池的滤液出口与所述调节池的进水口管道连通。以上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调节池能调节废水水质、水量,斜管沉淀池突破了传统竖流沉淀池与斜管沉淀池的限制,可以保证淤泥沉淀效果好,没有短路和死区,且沉淀效果稳定,水解酸化池对水污染物进行酸化处理为SBR反应提供必要的挥发性脂肪酸,接触氧化池能增加了溶氧量,处理后的污水品质得到提高,有效提升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和速率,节省了污水的处理时间,人工湿地,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协同作用,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固体、有机物、氮、磷、重金属和病源微生物,污泥干化池的滤液回流到调节池中进行二次处理,如此系统对沼液废水被逐级处理,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出水水质的优异。优选的,所述调节池内设有格栅,所述格栅靠近所述调节池的进水口设置,所述调节池底部设有提升泵,所述提升泵的出水口与盘式过滤器进水口管路连接,所述调节池的进水口与所述污泥干化池的出水口管道连接。该方案的效果是格栅拦截部分粮食颗粒等大粒径悬浮物和漂浮物及调节废水水质、水量。优选的,所述斜管竖流沉淀池包括第二池体,所述第二池体的上部侧壁设有进水管和第二出水口,围绕所述第二池体的内壁设有一圈第二集水槽,该第二集水槽的槽底位于所述第二出水口下方,所述第二池体内铺设有斜管沉淀装置,所述斜管沉淀装置包括上下正对设置的两个水平斜管支撑架,两个所述斜管支撑架之间夹设多个同向倾斜的斜管,所述斜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5°,该斜管沉淀装置上竖直穿设有中心配水管,所述中心配水管通过配水管支撑架固定在所述第二池体的内壁上,该中心配水管的两端分别穿出所述斜管沉淀装置,所述中心配水管设置在所述第二池体的中心,所述中心配水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池体的顶部抵紧,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中心配水管连通,在所述中心配水管下方设有布水圆锥,该布水圆锥的顶点朝向所述中心配水管,所述布水圆锥的轴心线与所述中心配水管的轴心线重合,所述中心配水管和布水圆锥之间通过至少两个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呈“L”型,所述连接杆的任一端与所述中心配水管的外壁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布水圆锥的斜壁连接,在所述第二池体底部设有污泥斗,所述第二池体底壁设有污泥出口,该污泥出口与所述污泥斗连通,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调节池的出水口管道连接。该方案的效果是中心配水管内流出的水经下方的布水圆锥拦截和缓冲,可以降低其流速,同时可以将多数的悬浮颗粒等拦截于布水圆锥下方,有利于悬浮物的沉淀分离,布水圆锥通过“L”型连接杆与中心配水管连接能更灵活的拆卸及安装,斜管沉淀装置中与水平面保持统一夹角的斜管能形成一系列浅层沉淀层,被处理的和沉降的沉泥在各沉淀浅层中相互运动并分离,可以将悬浮颗粒更全面的被阻拦在污泥斗中,进而沉淀效果更好;进水管能将待处理的废水引入池体,处理后的清水经过集水槽内缓冲过渡后从第二出水口流出,出水均匀和流速较小,保证出水速度稳定,减小对沉淀产生的影响,污泥斗中沉淀下来的污泥通过污泥出口排出池外。优选的,所述接触氧化池包括第一池体,第一池体内从下往上依次设有曝气层、填料层和稳水层;所述曝气层内设有曝气系统,所述曝气系统包括至少一根空气管,每根所述空气管上设有至少一个曝气器,所述空气管连接有环形供气管,所述空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环形供气管连通,所述环形供气管与风机连接;所述填料层内设有填料装置和两根曝气管,两根所述曝气管均为环管且上下平行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池体的池壁上,两根所述曝气管分别与风机连接,所述填料装置包括弹性组合填料,该弹性组合填料通过填料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池体上;所述稳水层对应的第一池体的池壁上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该第一进水口下方的所述第一池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集水槽,所述第一集水槽下方均匀设有三根布水管,三根所述布水管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水槽槽底连通,所述布水管的下端穿出所述填料层后与所述曝气层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水解酸化池的出水口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人工湿地的进水口管道连接。该方案的效果是曝气层的曝气系统首先对污水先进行曝气处理,增加污水的溶氧量,除去污水中有机物,填料层的曝气管使池体上端曝气更均匀,且进一步增加了溶氧量,提高了生物处理效率,提高了曝气处理的速率,节省了污水的处理时间;曝气系统可以不间断地给池底的污水曝气,增加污水的氧含量,提高生物处理效率,空气管两端均与供气管连通,风机给空气管供氧更充足;弹性填料既能挂膜,又能有效切割气泡,提高氧的转移速率和利用率,使水气生物膜得到充分交换,使水中的有机物得到高效处理,填料层的四周被曝气管环绕,可均匀全面地给填料层供氧,没有短路和死区;污水经集水槽后由配水管流入池体底部,进水方便,进水流速小,水流状态稳定,经充分曝气处理后的污水可通过出水口排出进入下一道处理工序,均匀分布的三根补水管能布水均匀,布水快,可提升曝气处理效率。优选的,所述人工湿地包括填料床,所述填料床上布设有湿地填料,所述湿地填料内插设有湿地植物,所述人工湿地入水口与接触氧化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人工湿地出水口与清水池的入水口连通。该方案的效果是通过过滤、吸附、植物吸收和微生物代谢的协同作用,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固体、有机物、氮、磷、重金属和病源微生物,充分利用基质、植物和微生物的综合作用,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悬浮物有显著的去除效率。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沼液废水处理系统能实现沼液废水高效脱氮除磷,降低沼液中的各项指标,净化水体水质,使沼液各项指标达到可排放标准,保护环境,系统稳定性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成本低,可实现规模化沼液废水达标排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框图;图2为图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斜管竖流沉淀池3的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沼液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沼液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调节池(2)、斜管竖流沉淀池(3)、水解酸化池(4)、接触氧化池(5)、人工湿地(6)和清水池(7),所述斜管竖流沉淀池(3)、水解酸化池(4)和接触氧化池(5)的污泥出口分别与污泥干化池(8)的污泥入口管道连通,所述污泥干化池(8)的滤液出口与所述调节池(2)的进水口管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沼液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调节池(2)、斜管竖流沉淀池(3)、水解酸化池(4)、接触氧化池(5)、人工湿地(6)和清水池(7),所述斜管竖流沉淀池(3)、水解酸化池(4)和接触氧化池(5)的污泥出口分别与污泥干化池(8)的污泥入口管道连通,所述污泥干化池(8)的滤液出口与所述调节池(2)的进水口管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沼液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2)内设有格栅(1),所述格栅(1)靠近所述调节池(2)的进水口设置,所述调节池(2)底部设有提升泵(2a),所述提升泵(2a)的出水口与盘式过滤器(3)进水口管路连接,所述调节池(2)的进水口与所述污泥干化池(8)的出水口管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沼液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竖流沉淀池(3)包括第二池体(31),所述第二池体(31)的上部侧壁设有进水管(37)和第二出水口(38),围绕所述第二池体(31)的内壁设有一圈第二集水槽(39),该第二集水槽(39)的槽底位于所述第二出水口(38)下方,所述第二池体(31)内铺设有斜管沉淀装置(34),所述斜管沉淀装置(34)包括上下正对设置的两个水平斜管支撑架(342),两个所述斜管支撑架(342)之间夹设多个同向倾斜的斜管(341),所述斜管(34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5°,该斜管沉淀装置(34)上竖直穿设有中心配水管(32),所述中心配水管(32)通过配水管支撑架(36)固定在所述第二池体(31)的内壁上,该中心配水管(32)的两端分别穿出所述斜管沉淀装置(34),所述中心配水管(32)设置在所述第二池体(31)的中心,所述中心配水管(32)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池体(31)的顶部抵紧,所述进水管(37)的出水端与所述中心配水管(32)连通,在所述中心配水管(32)下方设有布水圆锥(33),该布水圆锥(33)的顶点朝向所述中心配水管(32),所述布水圆锥(33)的轴心线与所述中心配水管(32)的轴心线重合,所述中心配水管(32)和布水圆锥(33)之间通过至少两个连接杆(311)连接,所述连接杆(311)呈“L”型,所述连接杆(3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泰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