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仪表板本体总成配合结构,属于汽车装配件的技术领域。包括位于前侧的除霜饰板和位于后侧的仪表板本体,除霜饰板的后侧一体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槽,位于安装槽底部的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安装板上设有限位件,限位件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仪表板本体上设有连接件和定位件,连接件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连接件利用螺栓贯穿第一连接孔与第一螺纹孔配合和组成第一可与安装板连接为整体,定位件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定位件利用螺栓贯穿第二连接孔与第二螺纹孔配合进而与限位件连接为整体。结构合理,安装便捷且牢靠,同时有效保证其整体的连接强度可以实现连接间隙0~0.5mm的设计要求。
A matching structure of instrument panel body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仪表板本体总成配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装配件的
,尤其涉及一种仪表板本体总成配合结构。
技术介绍
仪表板本体总成是驾驶室中安装各种指示仪表和点火开关等的一个总成。它装在仪表嵌板上,或者作为附件装在转向管柱上。由于仪表板本体总成上结构复杂需采用大型注塑机,各大厂家采用分体连接结构降低仪表板本体总成投入的生产成本。目前,国内汽车日趋大型化,同时科技感、时尚感及信息化的要求不断增加,使得仪表板的尺寸及负重也相应增加,但国内大型车辆普遍存在仪表板模态频率不足及间隙面差难以保证等问题,现有的仪表板本体总成中仪表板本体与除霜饰板配合连接后有2~3mm间隙,达不到图纸要求配合间隙为0~0.5mm。因此,一款结构合理、安装方便及强度较高的仪表板本体总成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基于此结构,变更部分连接结构及断面结构便是解决间隙面差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故此提出一种仪表板本体总成配合结构,结构合理、安装便捷且牢靠,有效保证其整体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同时将除霜饰板和仪表板本体之间的连接间隙控制在0~0.5mm的设计要求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仪表板本体总成配合结构,包括位于前侧的除霜饰板和位于后侧的仪表板本体,所述除霜饰板的后侧一体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槽,位于所述安装槽底部的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安装板上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仪表板本体上设有连接件和定位件,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一连接孔匹配组成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所述连接件的前端延伸至安装槽内并通过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与安装板连接为整体,所述定位件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和第二连接孔匹配组成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所述定位件通过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与限位件连接为整体。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为L形结构或阶梯形结构,所述安装板正对仪表板本体的一侧壁上增设有筋板。进一步的,位于所述安装槽底部的安装板上设有凸起部,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于凸起部的中部。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为向前凸起的U形结构,所述限位件与安装板的夹角设置为30°~60°。进一步的,所述仪表板本体的外壁上一体连接有本体表皮,所述本体表皮与除霜饰板之间过盈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件上增设有定位销,所述限位件上增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销与定位孔匹配。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的底部设有加强肋,所述加强肋的延伸至安装槽内的一端为锥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除霜饰板的后侧顶端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开设有多个安装槽和多个限位件,仪表板本体上设有连接件和定位件,定位件利用螺栓贯穿第二连接孔与第二螺纹孔配合,进而控制仪表板本体与除霜饰板之间的间隙量。后通过连接件延伸至对应的安装槽内,并利用螺栓贯穿第一连接孔与第一螺纹孔配合进而加固安装板与仪表板本体的连接强度,同时连接件和安装槽配合后便于安装板与仪表板本体之间的快速安装。2、本技术中限位件为向前凸起的U形结构,进一步增强安装板的连接强度。限位件与安装板的夹角设置为30°~60°,利用设置的夹角可以有效地避开除霜饰板内侧的筋板或其他安装结构进而便于与仪表板本体的连接。3、本技术中仪表板本体的外壁上一体连接有本体表皮,同时结合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将本体表皮与除霜饰板过盈配合进而消除或进一步减小二者之间的间隙。4、本技术中定位件上增设有定位销,限位件上增设有定位孔,利用定位销与定位孔匹配更加便于除霜饰板与仪表板本体之间的连接。本技术的结构合理、安装便捷且牢靠,有效保证其整体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同时将除霜饰板和仪表板本体之间的连接间隙控制在0~0.5mm的设计要求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除霜饰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仪表板本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仪表板本体与除霜饰板间隙面剖面图。图中:1、除霜饰板;11、安装板;111、安装槽;112、第一连接孔;113、限位件;114、第二连接孔;115、凸起部;116、定位孔;2、仪表板本体;21、连接件;211、第一螺纹孔;212、加强肋;22、定位件;221、第二螺纹孔;222、定位销;23、本体表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仪表板本体2总成配合结构,包括位于前侧的除霜饰板1和位于后侧的仪表板本体2。除霜饰板1的后侧顶部一体连接有安装板11,安装板11为L形结构,安装板11与除霜饰板1的内壁形成安装区,安装板11正对仪表板本体2的一侧壁上增设有筋板用于增强安装板11的连接强度。安装板11上开设有15个安装槽111,位于安装槽111底部的安装板11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12,安装板11上设有8个限位件113,限位件113为向前凸起的U形结构,限位件113与安装板11的夹角设置为45°,可以完美地避开除霜饰板1内侧的筋板进而便于与仪表板本体2的连接。限位件113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14。仪表板本体2的外壁上一体连接有本体表皮23,仪表板本体2上设有15个连接件21和定位件22,连接件21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11,第一螺纹孔211和第一连接孔112匹配组成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件21的前端延伸至安装槽111内并与之配合,连接件21和安装槽111配合后便于安装板11与仪表板本体2之间的快速安装。后利用螺栓通过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与安装板11连接为整体,增强安装板11与连接件21之间的连接强度。定位件22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221,第二螺纹孔221和第二连接孔114匹配组成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定位件22利用螺栓通过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与限位件113连接为整体,仪表板本体2的和除霜饰板1连接后,本体表皮23与除霜饰板1之间过盈配合,过盈厚度为1mm可以保证其安装精度使其控制在0~0.5mm之间。利用多个连接件21和对应的安装槽111配合并利用螺栓将安装板11和仪表板本体2连接为整体,通过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将安装板11和仪表板本体2外侧的本体表皮23过盈配合,使其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仪表板本体总成配合结构,包括位于前侧的除霜饰板(1)和位于后侧的仪表板本体(2),其特征在于,/n所述除霜饰板(1)的后侧一体连接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上开设有安装槽(111),位于所述安装槽(111)底部的安装板(11)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12),所述安装板(11)上设有限位件(113),所述限位件(113)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14),/n所述仪表板本体(2)上设有连接件(21)和定位件(22),所述连接件(21)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11),所述第一螺纹孔(211)和第一连接孔(112)匹配组成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所述连接件(21)的前端延伸至安装槽(111)内并通过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与安装板(11)连接为整体,所述定位件(22)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221),所述第二螺纹孔(221)和第二连接孔(114)匹配组成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所述定位件(22)通过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与限位件(113)连接为整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仪表板本体总成配合结构,包括位于前侧的除霜饰板(1)和位于后侧的仪表板本体(2),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霜饰板(1)的后侧一体连接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上开设有安装槽(111),位于所述安装槽(111)底部的安装板(11)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12),所述安装板(11)上设有限位件(113),所述限位件(113)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14),
所述仪表板本体(2)上设有连接件(21)和定位件(22),所述连接件(21)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11),所述第一螺纹孔(211)和第一连接孔(112)匹配组成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所述连接件(21)的前端延伸至安装槽(111)内并通过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与安装板(11)连接为整体,所述定位件(22)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221),所述第二螺纹孔(221)和第二连接孔(114)匹配组成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所述定位件(22)通过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与限位件(113)连接为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仪表板本体总成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为L形结构或阶梯形结构,所述安装板(11)正对仪表板本体(2)的一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健宇,夏金林,王少军,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福亨汽车内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