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监测用自动关闭、密封式炉门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2547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用于对锅炉及工业窑炉炉内燃烧状况或反应状况进行监测的炉门体,包括炉门箱及设于箱内的活动炉门板,密封空气进气环及密封空气入口。炉门孔设于箱体前部且内侧与炉门板配合的端面为斜面,利用重力自锁原理,使炉门板与炉门孔自动关闭时呈压力密封状态,从而具有炉门控制机构简单,可靠,密封性好,探头伸入炉膛和使用灵活方便,安全等特点,克服了背景技术中炉门控制机构复杂,可靠性、安全性及密封性差等弊病。(*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对锅炉及工业窑炉炉内燃烧状况或反应状况进行监测的炉门体;特别是一种可随高温监测器探头伸入及退出而开启及自动关闭、密封的炉门体。绝大多数的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及工业窑炉等均采用高温监测器以观察和监视炉内燃烧状况或反应情况。为了便于监测器探头经炉体的观察孔伸入炉膛工作及退出炉体后又能将炉膛与外界密封性隔离,因此在观察孔的外侧均设有一活动式炉门。目前,国内、外均普遍采用连杆结构或牵引方式来控制炉门开启、关闭。前者,在探头伸入炉体前需首先通过执行器带动连杆机构向外开启炉门;探头退出后亦需通过执行器将其关闭;此类炉门,一是结构及控制机构复杂;二是连杆机构长期处在高温、高粉层的恶劣环境下工作,连杆之间易发生转动不灵活及咬死等故障而影响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要达到炉门关闭时对密封性的要求,则对炉门及控制机构的加工精度的要求亦较高。而后者采用垂直牵引的方式控制炉门的开关,虽然结构相对较前者简单,但仍需设置牵引机构,且由于活动炉门与炉门孔的配合面均垂直于水平面设置,故两配合面之间为无压力接触,其稳定性及密封性极差,特别是在炉膛呈正压的情况下,炉内火焰易喷出烧坏监测设备。加之两者在探头工作时均未设置空气密封装置,在炉膛呈正压时因高温烟气外串而影响监测及烧伤设备。因此,上述技术均存在炉门控制机构复杂,可靠性及密封性差等弊病。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活动炉门控制机构简单,并可自动关闭,在关闭状态时密封性好,工作安全可靠且探头伸入炉膛工作时能随探头的动作而调整其开度的自动关闭、密封式炉门。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将炉门设计成一独立的部件并通过法兰类连接件固定于炉体监测孔上使用,该炉门包括炉门箱,炉门孔,炉门孔上的活动炉门板设于籍体内并向内开,其密封方式是根据重力自锁原理,在探头退出炉膛时,利用活动炉门板的自重,使其与炉门孔工作面呈压力接触以提高其密封性。其具体方法是将炉门孔的内侧与活动门板配合的工作面设计成斜面,使活动门板与该斜面接触时,利用活动炉门板自重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而形成压力接触,从而有效地提高其密封性;同时在活动炉门板的下端设一滚轮,以使探头推开门板进入炉膛过程中与门板之间呈滚动摩擦接触。因此,本技术包括炉门孔及设于其上的活动炉门板;关键在于它还包括一炉门箱,炉门孔设于该箱体的前部,活动炉门板设于炉门孔后部的箱体内,且炉门孔与活动炉门板配合的内侧端面为斜面;在活动炉门板的下端还设有一滚轮;活动炉门板通过转动轴或轴铰及支座与炉门箱体连接,而整个炉门体则通过连接件紧固于炉体观察孔上使用。上述炉门孔与活动炉门板配合的内侧端面的倾斜度以与轴截面的夹角在12°~25°范围内为宜。为了防止探头伸入炉膛时,因炉门开启可能发生的高温烟气外串而影响监测或烧伤设备。在炉门箱体后部还可设置一密封空气进气环及密封空气入口。本技术由于将整个炉门体设计成一独立的部件,并利用重力自锁原理将活动炉门板与炉门孔的接触面设计成斜面,通过炉门板自身重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使炉门板在探头退出后自动关闭且与炉门孔之间呈压力接触,从而大大提高了密封性;炉门板通过转轴或轴铰及支座与炉门箱体连接,其结构简单、可靠,工作中不易发生咬死等故障;在炉门板下端设置一滚轮,当探头推开炉门板进入炉膛的过程中使探头与活动炉门之间呈滚动摩擦接触,既便于探头自由移动,又不易损伤探头外壳,且炉门的开度亦可随探头工作状态灵活变动。在炉门箱后部环形设置密封空气进气孔,又可避免探头工作时高温烟气外串影响监测或烧伤设备。因此,本技术具有炉门控制机构简单、可靠,密封性好,探头伸入炉膛和使用灵活方便、安全等特点。从而克服了
技术介绍
中炉门控制机构复杂,可靠性。安全性及密封性差等弊病。 附图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及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A-A视图。图中1、炉门箱,2、炉门孔,3、滚轮,4、活动炉门板,5、转动臂,6、支座,7、密封空气入口,8、探头,9、密封空气进气环,10、炉体,11、法兰盘,12、转动轴实施例本实施例以DZHJ/II型全炉膛火焰电视监视系统用炉门体为例炉门箱1采用正方形箱体,长、宽、厚均为210mm,钢板焊接而成;炉门孔2及密封空气进气环内径均为230mm,其中炉门孔内侧端面与轴截面的夹角为18°,密封空气环上本实施例每隔15°设一进气孔,共24个;而密封空气入口7只设一个,并通过一环形凹槽与各进气孔相通;炉门板4厚10mm,与炉门孔的配合面经磨削加工处理;两支转动臂与活动门板4的背部焊接成一体,两臂距离64mm,两支座距离80mm,转动臂与支座通过转轴12活动连接;滚轮轴与炉门板亦通过焊接固定,其上的滚轮3其直径与长均为20mm,与滚轮轴滑动连接;整个炉门体则通过法兰盘11密封固定于炉体10上的观察孔上使用。使用中炉门板4与炉门孔2呈常闭状态;当高温监测器工作时,利用探头8本身的推力推开炉门板4而进入炉膛工作,此时带压力的密封空气经空气入口7及密封空气进气环9上的各孔进入探头与进气环之间的空隙将其密封,以避免高温烟气外串。当探头8退出后,炉门板4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关闭、密封。权利要求1.一种高温监测用自动关闭、密封式炉门体,包括炉门孔及设于其上的活动炉门板;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炉门箱;炉门孔设于该箱体的前部,活动炉门板设于炉门孔后部的箱体内,且炉门孔与活动炉门板配合的内侧端面为斜面;在活动炉门板的下端还设有一滚轮;活动炉门板通过转动轴或轴铰及支座与炉门箱体连接,而整个炉门体则通过连接件紧固于炉体观察孔上使用。2.按权利要求1所述高温监测用自动关闭、密封式炉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门孔与活动炉门板配合的内侧端面的倾斜度以与轴截面的夹角在12°~25°范围内为宜。3.按权利要求1所述高温监测用自动关闭、密封式炉门体,其特征在于在炉门箱体后部还设置有一密封空气进气环及密封空气入口。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一种用于对锅炉及工业窑炉炉内燃烧状况或反应状况进行监测的炉门体,包括炉门箱及设于箱内的活动炉门板,密封空气进气环及密封空气入口。炉门孔设于箱体前部且内侧与炉门板配合的端面为斜面,利用重力自锁原理,使炉门板与炉门孔自动关闭时呈压力密封状态,从而具有炉门控制机构简单,可靠,密封性好,探头伸入炉膛和使用灵活方便,安全等特点,克服了
技术介绍
中炉门控制机构复杂,可靠性、安全性及密封性差等弊病。文档编号F23M7/00GK2263277SQ9623320公开日1997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30日专利技术者刘建文, 王卫东, 欧阳米奇, 张宪国, 杜云华, 黄清明 申请人: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温监测用自动关闭,密封式炉门体,包括炉门孔及设于其上的活动炉门板;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炉门箱;炉门孔设于该箱体的前部,活动炉门板设于炉门孔后部的箱体内,且炉门孔与活动炉门板配合的内侧端面为斜面;在活动炉门板的下端还设有一滚轮;活动炉门通过转动轴或轴铰及支座与炉门箱体连接,而整个炉门体则通过连接件紧固于炉体观察孔上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文王卫东欧阳米奇张宪国杜云华黄清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