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缩口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22910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缩口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用于内翻边挤压的缩口部,模具本体上设有安装部,其特征在于:缩口部包括横向部、纵向部和圆弧部,纵向部位于横向部的上端面,圆弧部位于纵向部与横向部之间,模具本体右端设有通孔刀,通孔刀前端呈圆锥形。当对管材或工件进行加工时,缩口部的设置有效的实现了管材的内翻边,有效的解决了观察内翻边这一技术难题,同时对缩口端起到增厚的效果,有效的提高了缩口端的结构强度。通孔刀的设置,当加工完成后对管材进行通孔和通孔定型,同时受通孔刀的挤压作用有利于缩口端的增厚和受热后管材材质的紧凑性便于缩口质量的提高。

An inner neck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缩口模具
本技术涉及缩口加工
,特别是一种内缩口模具。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诸如用于汽车、空调的管路中的管件,其管端都要经过涨管或缩管工序进行成形。在缩管工序中,通过上缩口模、下缩口模的相互挤压配合,实现管径的收缩,现有的缩口模具使用过程中,需要经过产品压入模具、翻转模具、垫块压出产品,存在生产时间长、生产效率低、制造成本高、操作复杂等不足之处;且在挤压的过程中,由于金属易于向相对作用力较小的地方流动,因此被缩口的管子容易在上缩口模、下缩口模的交界处出现凸起(形成翅膀),影响产品质量,甚至造成产品报废。缩管模具在变形过程中承受相应的反作用力,由于缩管模具为整体式设计,造成缩管模具的表面应力集中无法释放,缩管模具表面容易出现褶皱或破碎,大大降低缩管模具的使用寿命,增加生产成本,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然而对管材、钢瓶、罐体的缩口,特别是进行内翻边的缩口未有相关技术,因上述加工方式形成的产品容易使缩口处断裂,或者因挤压加工后材料性质发生改变从而降低产品的使用寿命,为此急需解决,因而内翻边模具是关键。<br>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缩口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用于内翻边挤压的缩口部,模具本体上设有安装部,其特征在于:缩口部包括横向部、纵向部和圆弧部,纵向部位于横向部的上端面,圆弧部位于纵向部与横向部之间,模具本体上设有通孔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缩口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用于内翻边挤压的缩口部,模具本体上设有安装部,其特征在于:缩口部包括横向部、纵向部和圆弧部,纵向部位于横向部的上端面,圆弧部位于纵向部与横向部之间,模具本体上设有通孔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缩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刀前端呈圆锥形,位于模具本体的右侧,通孔刀与模具本体之间设有加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缩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部的角度为r,r角为1-100°,圆弧部内设有阶梯或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远军郭玉君
申请(专利权)人:远军热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