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莹莹专利>正文

凝胶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21231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凝胶制备装置,属于凝胶制作领域,包括竖直设置在第四固定架上的4号注射器,4号注射器相对第四固定架上下移动,第四固定架相对底座左右横向移动,板槽,凝胶成型模具,与4号注射器的其中一个横向位置对应设置,收集器,设在板槽纵向方向的一侧,与4号注射器的其中一个横向位置对应设置,吸注水针,相对底座上下左右移动,吸注水针通过8号泵与第二水瓶连通设置,吸注水针设置在板槽远离收集器一端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自动上液、注水、自动凝胶及取料,自动化程度高,提升工作效率。

Gel prepa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凝胶制备装置
本技术属于凝胶制作领域,涉及蛋白电泳SDS-PAGE凝胶制备,尤其涉及凝胶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英语:polyacrylamidegelelectrophoresis,简称PAGE),是以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支持介质。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单体的丙烯酰胺(CH2=CHCONH2Acrylamide)和甲叉双丙烯酰胺(CH2(NHCOHC=CH2)2N,N’-methylenebisacrylamide)聚合而成,这一聚合过程需要有催化剂过硫酸铵(AP)以及加速剂四甲基乙二胺(TEMED)自由基催化完成。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根据其有无浓缩效应,分为连续系统和不连续系统两大类,连续系统电泳体系中缓冲液pH值及凝胶浓度相同,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主要靠电荷和分子筛效应。不连续系统中由于缓冲液离子成分,pH,凝胶浓度及电位梯度的不连续性,带电颗粒在电场中泳动不仅有电荷效应,分子筛效应,还具有浓缩效应,因而其分离条带清晰度及分辨率均较前者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可用于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分子的分离、定性、定量和少量制备,还可测定蛋白的分子量和等电点等,是分子生物学、生物制药、细胞生物学等研究领域常用的实验技术。聚丙烯酰胺凝胶制备过程是丙烯酰胺、过硫酸铵、四甲基乙二胺、SDS、Tris-Hcl、水等多种试剂的混合过程,根据分离物质的种类和分子量,又会需要不同的凝胶浓度,同时对于不连续凝胶,浓缩胶和分离胶所需的试剂剂量有很大的不同,人工操作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试剂的配比,试剂意外加错的现象时有发生,除此之外,凝胶制备的过程,丙烯酰胺、四甲基乙二胺都具有很强神经毒性,对实验人员具有很大的危害。因此整个聚丙烯酰胺凝胶制备过程简单繁琐、费时、耗力,对研究人员存在潜在危害,而且人为的失误往往还会影响实验的整体进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凝胶制备装置,实现自动上液、注水、自动凝胶及取料,自动化程度高,提升工作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凝胶制备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第四固定架上的4号注射器,所述4号注射器相对所述第四固定架上下移动,所述第四固定架相对底座左右横向移动;板槽,凝胶成型模具,与所述4号注射器的其中一个横向位置对应设置;收集器,设在所述板槽纵向方向的一侧,与所述4号注射器的其中一个横向位置对应设置;吸注水针,相对所述底座上下左右移动,所述吸注水针通过8号泵与第二水瓶连通设置,所述吸注水针设置在板槽远离所述收集器一端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收集器通过固定环设在第一导轨靠近导液槽的一侧,所述收集器相对所述第一导轨沿第一导轨纵向的中心线移动设置,所述收集器相对所述第一导轨沿水平轴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轨远离所述4号注射器的一端设有废液池,所述废液池与所述收集器对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废液池的下端设有与废水排出泵连通的水管,所述废水排出泵的出口与外部的收集装置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轨与板槽之间还设有洗针槽,所述洗针槽与所述4号注射器的其中一个横向位置对应设置,所述8号泵通过分流泵同时对所述洗针槽和吸注水针供应水,所述洗针槽的下端和废液池的下端均设有与废水排出泵连通的水管,所述废水排出泵的出口与外部的收集装置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轨与板槽之间还设有洗针槽,所述洗针槽与所述4号注射器的其中一个横向位置对应设置,所述8号泵通过分流泵同时对所述洗针槽和吸注水针供应水。进一步的,所述洗针槽的下端设有与废水排出泵连通的水管,所述废水排出泵的出口与外部的收集装置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齿梳板,所述齿梳板相对所述底座上下移动,所述齿梳板设在所述板槽出料口的正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1、本技术设置的第四固定架相对底座左右横向移动,实现了4号注射器在收集器、洗针槽和板槽之间的位置切换,满足不同动作的执行需求,实现自动化控制,结构更加紧凑合理,收集器实现液体的供应,吸注水针实现水的供应,最终液体和水在板槽内反应形成凝胶,实现了凝胶制备的自动化,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避免了操作者直接接触试剂,提升了安全性;2、设置洗针槽后,4号注射器反复吸取和排出4号注射器内的水,完成4号注射器的清洗动作,有助于再次使用时候保证吸取液体的精度;3、设置分流泵,8号泵通过分流泵同时对洗针槽和吸注水针供应水,进一步简化了结构,降低成本的同时,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吸注水针可采用大容量注射器替代,替代泵结构;4、设置齿梳板,齿梳板向下移动深入到凝胶中,然后再向上移动将制备完成的凝胶拿出,实现了自动出料,然后操作人员将凝胶拿走,进行下一步的工序,进一步提升了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凝胶制备装置左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凝胶制备装置俯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3、收集器;131、固定环;132、第一导轨;133、废液池;21、4号注射器;22、第四固定架;23、吸注水针;231、8号水泵;232、第二水瓶;24、洗针槽;25、齿梳板;26、板槽;27、废水排出泵;28、分流泵;30、底座。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为凝胶制备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第四固定架22上的4号注射器21,4号注射器21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凝胶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板槽,所述板槽作为凝胶成型模具;/n收集器,设在所述板槽的一侧,/n所述收集器与所述板槽之间设有转运液体的转运件;/n齿梳板,所述齿梳板相对所述底座上下移动且向下可伸入到板槽设置;/n所述转运件为4号注射器,对板槽注入液体,所述4号注射器竖直设置在第四固定架上,所述第四固定架相对底座左右横向移动,所述4号注射器的其中一个横向位置与板槽对应设置,所述4号注射器的其中一个横向位置与所述收集器对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凝胶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板槽,所述板槽作为凝胶成型模具;
收集器,设在所述板槽的一侧,
所述收集器与所述板槽之间设有转运液体的转运件;
齿梳板,所述齿梳板相对所述底座上下移动且向下可伸入到板槽设置;
所述转运件为4号注射器,对板槽注入液体,所述4号注射器竖直设置在第四固定架上,所述第四固定架相对底座左右横向移动,所述4号注射器的其中一个横向位置与板槽对应设置,所述4号注射器的其中一个横向位置与所述收集器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胶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器通过固定环设在第一导轨靠近导液槽的一侧,所述收集器相对所述第一导轨沿第一导轨纵向的中心线移动设置,所述收集器相对所述第一导轨沿水平轴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凝胶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远离所述4号注射器的一端设有废液池,所述废液池与所述收集器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凝胶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池的下端设有与废水排出泵连通的水管,所述废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莹莹
申请(专利权)人:刘莹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