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贴合型动力电池极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627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贴合型动力电池极耳,包括导电本体和设置在导电本体上的极耳胶块,所述导电本体一侧设有可弯折的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上设有第一上连接区和第二上连接区;所述第二连接片上设有第一下连接区和第二下连接区,所述第一上连接区的位置与第一下连接区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上连接区的位置与第二下连接区的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进行设计,在极耳上的导电本体侧面设置两个可弯折的连接片,通过在连接片上构建了第一连接区A、第二连接区B和第三连接区C,利用三个物理连接的区域实现对两个极耳的连接,实用性强。

A fast fit type power battery 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贴合型动力电池极耳
本技术涉及电池部件设备
,具体是一种快速贴合型动力电池极耳。
技术介绍
目前,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电压高,能量密度高,循环次数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巴士,电动自行车等电动设备方面,动力电池一般情况下都是以动力电池组的形式存在,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用焊接的方式将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用串联或者并联在一起,在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控制不好,容易对电池内部产生破坏,焊接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虚焊的现象,给电池带来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205790218U的专利公布了一种电池极耳,该电池极耳与极耳之间可以用端子导线进行连接,操作方便,提高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的组合效率,提高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的安全性。但是上述装置在实际使用仍然不够方便,容易造成导线连接松动的问题,极耳之间的连接不够方便,基于此,现在提供一种快速贴合型动力电池极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贴合型动力电池极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贴合型动力电池极耳,包括导电本体和设置在导电本体上的极耳胶块,所述导电本体一侧设有可弯折的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上设有第一上连接区和第二上连接区;所述第二连接片上设有第一下连接区和第二下连接区,所述第一上连接区的位置与第一下连接区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上连接区的位置与第二下连接区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上连接区、第二上连接区、第一下连接区和第二下连接区都是由若干个贯穿连接片的穿孔以及配合设置在穿孔中的胶体柱构成;所述第二连接片靠近第一连接片一侧的表面设有若干个与之垂直的连接柱,多个连接柱构建了卡接紧压区;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相邻连接柱之间的间距小于连接柱直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柱端部为锥形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柱表面设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防滑层。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胶体柱的截面和穿孔都为圆形。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厚度相当。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之间的间隙为导电本体厚度的三分之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进行设计,在极耳上的导电本体侧面设置两个可弯折的连接片,通过在连接片上构建了第一连接区A、第二连接区B和第三连接区C,利用三个物理连接的区域实现对两个极耳的连接,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两个极耳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导电本体100、极耳胶块200、第一上连接区301、第一连接片300、第二连接片400、第二上连接区302、第一下连接区401、第二下连接区402、连接柱403、穿孔500、胶体柱501、第一连接区A、第二连接区B、第三连接区C。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快速贴合型动力电池极耳,包括导电本体100和设置在导电本体100上的极耳胶块200,所述导电本体100一侧设有可弯折的第一连接片300和第二连接片400,第一连接片300和第二连接片400的厚度相当,所述第一连接片300和第二连接片400之间的间隙为导电本体100厚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第一连接片300上设有第一上连接区301和第二上连接区302;所述第二连接片400上设有第一下连接区401和第二下连接区402,所述第一上连接区301的位置与第一下连接区401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上连接区302的位置与第二下连接区40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上连接区301、第二上连接区302、第一下连接区401和第二下连接区402都是由若干个贯穿连接片的穿孔500以及配合设置在穿孔500中的胶体柱501构成,所述胶体柱501的截面和穿孔500都为圆形;所述第二连接片400靠近第一连接片300一侧的表面设有若干个与之垂直的连接柱403,多个连接柱403构建了卡接紧压区,相邻连接柱403之间的间距小于连接柱403直径,所述连接柱403端部为锥形端,所述连接柱403表面设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防滑层;图3所示,在两个极耳进行连接时,两个极耳的第一连接片300和第二连接盘400交叉嵌入配合,此时,其中一个极耳的第一上、下连接区与另一个极耳的第二上、下连接区相对应,然后通过对连接区进行加热,使得连接区的胶柱体相互融合,从而构建了第一连接区A和第二连接区B;在两个极耳相互贴合时,两个极耳上的卡接紧压区会相对设置,此时卡接区上的连接柱403会相互刺入对方的间隙中,从而对极耳进行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类似于魔术贴连接,所述连接柱403表面设置的防滑层用于提高连接效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申请通过将极耳上的导电本体侧面设置两个可弯折的连接片,在两个连接片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区以及卡接紧压区,利用卡接紧压区相互卡接实现极耳之间的初步连接,构建了第三连接区域,利用相互配合的两组连接区构建了第一连接区A和第二连接区B。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贴合型动力电池极耳,包括导电本体(100)和设置在导电本体(100)上的极耳胶块(200);/n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本体(100)一侧设有可弯折的第一连接片(300)和第二连接片(400);/n所述第一连接片(300)上设有第一上连接区(301)和第二上连接区(302);/n所述第二连接片(400)上设有第一下连接区(401)和第二下连接区(402),所述第一上连接区(301)的位置与第一下连接区(401)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上连接区(302)的位置与第二下连接区(402)的位置相对应;/n所述第一上连接区(301)、第二上连接区(302)、第一下连接区(401)和第二下连接区(402)都是由若干个贯穿连接片的穿孔(500)以及配合设置在穿孔(500)中的胶体柱(501)构成;/n所述第二连接片(400)靠近第一连接片(300)一侧的表面设有若干个与之垂直的连接柱(403),多个连接柱(403)构建了卡接紧压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贴合型动力电池极耳,包括导电本体(100)和设置在导电本体(100)上的极耳胶块(200);
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本体(100)一侧设有可弯折的第一连接片(300)和第二连接片(400);
所述第一连接片(300)上设有第一上连接区(301)和第二上连接区(302);
所述第二连接片(400)上设有第一下连接区(401)和第二下连接区(402),所述第一上连接区(301)的位置与第一下连接区(401)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上连接区(302)的位置与第二下连接区(402)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第一上连接区(301)、第二上连接区(302)、第一下连接区(401)和第二下连接区(402)都是由若干个贯穿连接片的穿孔(500)以及配合设置在穿孔(500)中的胶体柱(501)构成;
所述第二连接片(400)靠近第一连接片(300)一侧的表面设有若干个与之垂直的连接柱(403),多个连接柱(403)构建了卡接紧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林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市中金高能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