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芯极耳、采样及动力线束、连接片相连接的集成板,在基板上设置有两个一端开口的动力线束安置槽、若干个连接片安装槽、若干个电压采样线束固定槽和一个电压采样线束汇集安置通槽,每个动力线束安置槽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电池包的总正端子或总负端子相配套,每个连接片安装槽内均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相对应电池包的电芯极端相配套且与连接片的电芯极端穿孔相正对,若干个电压采样线束固定槽的一端与若干个连接片安装槽、两个动力线束安置槽一一对应连通,若干个电压采样线束固定槽的另一端均与电压采样线束汇集安置通槽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安全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芯极耳、采样及动力线束、连接片相连接的集成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芯极耳、采样及动力线束、连接片相连接的集成板。
技术介绍
对于被用来作为纯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包系统,必须具有高电压的特点,这就需要做到安全、高效生产模式。组装过程中,需要将电芯极耳与连接片(如铜排)进行连接实现电芯的串并联,需要将电压采样线束连接到连接片上实现电芯电压采集,同时还需要将总正、总负动力线束与总正、总负端子相对应连接。传统的安装连接片如铜排的方式为用手抓住铜排,将连接片上的电芯极耳穿孔与电芯极耳对齐再用螺丝等固定,在与电芯模块接触就必然涉及到高电压,这样就给操作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安全隐患,且生产效率不高;传统的固定电压采样线束的方式为用手将电压采样线束端子与连接片上的电压采样线束端子固定孔对齐,电压采样线束端子下表面与连接片贴紧,然后用螺丝拧紧,这样同样给操作者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且可能出现错装漏装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安全性较高的用于电芯极耳、采样及动力线束、连接片相连接的集成板。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用于电芯极耳、采样及动力线束、连接片相连接的集成板,在基板上设置有两个一端开口的动力线束安置槽、若干个连接片安装槽、若干个电压采样线束固定槽和一个电压采样线束汇集安置通槽,所述每个动力线束安置槽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电池包的总正端子或总负端子相配套,每个连接片安装槽内均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相对应电池包的电芯极端相配套且与连接片的电芯极端穿孔相正对,若干个电压采样线束固定槽的一端与若干个连接片安装槽、两个动力线束安置槽一一对应连通,若干个电压采样线束固定槽的另一端均与电压采样线束汇集安置通槽相连通。连接片安装槽的设置位置和数量可根据相对应电池包上的电芯排布方式和数量进行调整设计,连接片安装槽的形状可根据连接片的形状进行设计。两个动力线束安置槽的位置,可根据相对应电池包上的总正端子、总负端子所在位置进行调整设计。基板一般采用绝缘材料制作。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线束安置槽、连接片安装槽、电压采样线束固定槽、电压采样线束汇集安置通槽中的一种或多种顶部覆盖有盖板。盖板一般采用绝缘材料制作,盖板的设置,可防止带电操作,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与动力线束安置槽、连接片安装槽、电压采样线束固定槽、电压采样线束汇集安置通槽之间通过卡扣方式相固定在一起。一般情况下,若动力线束安置槽、连接片安装槽、电压采样线束固定槽、电压采样线束汇集安置通槽的顶部周边设置卡扣,则盖板周边相对应位置上设置卡槽,若动力线束安置槽、连接片安装槽、电压采样线束固定槽、电压采样线束汇集安置通槽的顶部周边设置卡槽,则盖板周边相对应位置上设置卡扣,卡扣和卡槽相互配套嵌合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为独立单体结构;或所述盖板固定在基板上且为可翻转结构。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连接片安装槽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连接片固定挡扣。连接片固定挡扣的设置,可方便固定挡住连接片,避免连接片脱落。为方便将动力线束更好地固定,保证整体更为美观,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动力线束固定槽。动力线束固定槽的设置位置、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设计。本技术的用于电芯极耳、采样及动力线束、连接片相连接的集成板,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可方便电芯之间连接,并将电压采样线束有序地固定在电压采样线束固定槽内并安置在电压采样线束汇集安置通槽内,避免线束杂乱,使得电池包外观更为整洁美观。本技术的用于电芯极耳、采样及动力线束、连接片相连接的集成板,装配工艺简单,可节省装配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在整个安装、拆卸过程中都不带电操作,提高安全生产系数。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用于电芯极耳、采样及动力线束、连接片相连接的集成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用于电芯极耳、采样及动力线束、连接片相连接的集成板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不作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性说明。实施例1一种用于电芯极耳、采样及动力线束、连接片相连接的集成板,在基板1上设置有两个一端开口的动力线束安置槽2(本实施例的两个动力线束安置槽位于基板的两端)、若干个连接片安装槽3、若干个电压采样线束固定槽4、一个电压采样线束汇集安置通槽5和动力线束固定槽6,每个动力线束安置槽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7,第一通孔7与电池包的总正端子或总负端子相配套,每个连接片安装槽3内均开设有第二通孔8,第二通孔8与相对应电池包的电芯极端相配套且与连接片的电芯极端穿孔相正对,每个连接片安装槽3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连接片固定挡扣9,若干个电压采样线束固定槽4的一端与若干个连接片安装槽3、两个动力线束安置槽2一一对应连通,若干个电压采样线束固定槽4的另一端均与电压采样线束汇集安置通槽5相连通,动力线束安置槽2、连接片安装槽3、电压采样线束汇集安置通槽5的顶部通过卡扣方式覆盖有盖板10,盖板10固定在基板1上且为可翻转结构,动力线束安置槽2、连接片安装槽3的顶部周边均设置有卡槽11,盖板10周边相对应位置上设置有卡扣12,卡扣12和卡槽11相互配套嵌合在一起。使用时,如图2所示(图中未将盖板翻转盖住各对应槽)先将连接片13固定在基板的连接片安装槽内,使得连接片安装槽内的第二通孔与连接片的电芯极端穿孔相正对重叠在一起,之后将电压采样线束14安置在电压采样线束固定槽内并将电压采样线束的端头连接到相对应的连接片上,并将电压采样线束卡固在基板上,将电压采样线束的尾端汇集置于电压采样线束汇集安置通槽内,接着将相对应电池包上的电芯极端一一置于连接片安装槽内的第二通孔内,并通过固定部件如螺栓把相对应电池包上的电芯极端与连接片安装槽内的连接片固定在一起,完成电芯之间的连接,再然后翻转盖板通过卡扣方式覆盖住连接片安装槽,最后将总正动力线束15的连接端子、总负动力线束16的连接端子分别通过相对应的动力线束安置槽的第一通孔与相对应电池包的总正端子、总负端子使用固定部件如螺栓相固定在一起,并将总正动力线束15、总负动力线束16安置在动力线束安置槽内,并根据需要将总正动力线束15或总负动力线束16(本实施例中为总负动力线束)卡固在动力线束固定槽内,即完成集成板的安装。实施例2一种用于电芯极耳、采样及动力线束、连接片相连接的集成板,其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用于电芯极耳、采样及动力线束、连接片相连接的集成板的结构相类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动力线束安置槽、连接片安装槽、电压采样线束固定槽、电压采样线束汇集安置通槽的顶部通过卡扣方式覆盖有盖板,盖板为独立单体结构,动力线束安置槽、连接片安装槽、电压采样线束固定槽、电压采样线束汇集安置通槽的顶部周边均设置有卡扣,盖板周边相对应位置上设置有卡槽,卡扣和卡槽相互配套嵌合在一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芯极耳、采样及动力线束、连接片相连接的集成板,其特征在于:在基板上设置有两个一端开口的动力线束安置槽、若干个连接片安装槽、若干个电压采样线束固定槽和一个电压采样线束汇集安置通槽,所述每个动力线束安置槽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电池包的总正端子或总负端子相配套,每个连接片安装槽内均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相对应电池包的电芯极端相配套且与连接片的电芯极端穿孔相正对,若干个电压采样线束固定槽的一端与若干个连接片安装槽、两个动力线束安置槽一一对应连通,若干个电压采样线束固定槽的另一端均与电压采样线束汇集安置通槽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芯极耳、采样及动力线束、连接片相连接的集成板,其特征在于:在基板上设置有两个一端开口的动力线束安置槽、若干个连接片安装槽、若干个电压采样线束固定槽和一个电压采样线束汇集安置通槽,所述每个动力线束安置槽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电池包的总正端子或总负端子相配套,每个连接片安装槽内均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相对应电池包的电芯极端相配套且与连接片的电芯极端穿孔相正对,若干个电压采样线束固定槽的一端与若干个连接片安装槽、两个动力线束安置槽一一对应连通,若干个电压采样线束固定槽的另一端均与电压采样线束汇集安置通槽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芯极耳、采样及动力线束、连接片相连接的集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线束安置槽、连接片安装槽、电压采样线束固定槽、电压采样线束汇集安置通槽中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纯华,钟发平,陈馨,刘丹,陈小丹,王崧浩,庞雷保,孙哲浩,
申请(专利权)人: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