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端板及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609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端板及电池模组,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电池模组端板包括端板本体和热压绝缘膜,端板本体上设置有弧形槽,弧形槽的内壁面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弧形面,相邻两个弧形面的连接处均平滑过渡,内壁面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弧形槽两侧的抵压面平滑过渡,热压绝缘膜热压贴附在弧形槽的内壁面上。该电池模组端板通过使弧形槽的各处以及弧形槽与抵压面的连接处均无明显拐角,从而使弧形槽在为电芯膨胀提供足够空间的同时不易损伤电芯,提高了电芯的绝缘耐压性以及整个电池模组的安全性。且贴附在弧形槽内壁面上的热压绝缘膜热提高了热压绝缘膜与端板本体的连接强度,使热压绝缘膜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褶皱、波纹、错位和脱落。

A battery module end plate and battery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组端板及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端板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某些电动汽车上的动力电池模组包括软包电芯、防护框架和端板,防护框架和端板夹持软包电芯,以起到保护软包电芯、避免其损害的作用。端板是防护电芯的重要部件,其强度直接影响了对软包电芯的防护效果,因此端板一般采用不易变形的材料制成。软包电芯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膨胀,由于端板不易变形,为了给软包电芯的膨胀提供足够的释放空间,避免软包电芯被过度挤压,现有技术一般会在端板与软包电芯接触的端面上铣一个U型槽。此外,为了给软包电芯制造绝缘环境,一般会在端板与软包电芯接触的端面上增加具有一定强度且不易变形的绝缘片,为了使绝缘片与U型槽贴合,因此绝缘片上也需设置相适配的槽状结构。如此设置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且贴合稳定性无法保证,绝缘片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褶皱和波纹。并且,由于U型槽和槽状结构的存在,在软包电芯膨胀挤压端板和绝缘片时,软包电芯自身包覆的绝缘膜很容易被U型槽和槽状结构的边角处损坏,从而在极大程度上影响软包电芯的绝缘耐压性能以及整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端板本体(1),所述端板本体(1)的抵压面(11)上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壁面(12)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弧形面,相邻两个所述弧形面的连接处均平滑过渡,所述内壁面(12)的两端分别与位于所述弧形槽两侧的所述抵压面(11)平滑过渡;/n热压绝缘膜,所述热压绝缘膜热压贴附在所述弧形槽的内壁面(1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端板本体(1),所述端板本体(1)的抵压面(11)上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壁面(12)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弧形面,相邻两个所述弧形面的连接处均平滑过渡,所述内壁面(12)的两端分别与位于所述弧形槽两侧的所述抵压面(11)平滑过渡;
热压绝缘膜,所述热压绝缘膜热压贴附在所述弧形槽的内壁面(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板本体(1)上设置有减重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重孔(13)沿所述端板本体(1)的宽度方向贯穿所述端板本体(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重孔(13)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梯形、圆形、矩形、腰形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重孔(1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减重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安杨秋立马姜浩张鹏王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