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动态高速称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08552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测量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车辆动态高速称重系统,包括称重模块,称重模块发送采集到的车辆信息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接收到的车辆信息进行处理,并输出车辆重量信息、车型信息以及单双胎信息给显示模块,显示模块输出端与报警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传感器,具有精度高、重复性好、灵敏度高、零点漂移小以及抗干扰能力高等优势,通过设置控制板和压电膜,可以保证传感器和压电膜协调工作,既可以保证系统的称重精度,又可以保证系统的长期可靠性,通过将激光轮轴识别器安装于路侧立杆上,避免了因为车辆碾压而导致的损坏,大大延长使用寿命,同时提高车辆轮轴类型的准确识别率。

A vehicle dynamic high speed weigh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动态高速称重系统
本技术涉及测量系统
,具体是一种车辆动态高速称重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公路车辆称重手段主要为两种:车辆静态称重和车辆动态称重。静态称重即路政管理人员让车辆进入专门的称重站进行称重,车辆轮胎作用在静态称重承载器上的力正好与静态车辆向下的地心引力相等,车辆的整车重量可以通过检测元件测量并显示在仪表上。虽然车辆静态称重系统的性能指标满意、技术简单和测量准确,但是,由于体积大、路面损害严重、测量效率低、人员消耗大等因素,容易造成实现困难和交通不畅的影响,难以发挥高速公路的优越性和提高使用效率。而车辆动态称重能实现对轴重超限、车重超载的治理和不停车称重,因此,车辆动态称重是现代公路上,进行超限超载运输测量的主要手段和发展方向。长期以来,称重领域一直采用压电材料、电阻应变片、电容等基于电学量测量的敏感元件,而这种电学测量方法普遍存在精度低、重复性差、灵敏度低、零点漂移大以及抗干扰能力差等缺陷,导致超限超载检测及计重收费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广泛的公信度,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车辆动态高速称重系统,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动态高速称重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动态高速称重系统,包括称重模块,所述称重模块发送采集到的车辆信息给控制模块,实现称重模块与控制模块的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将接收到的车辆信息进行处理,并输出车辆重量信息、车型信息以及单双胎信息给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输出端与报警模块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称重模块包括红外车辆分离器、称重平台、传感器、激光轮轴识别器、压电膜、基座和立杆,所述基座设置在路面两侧,所述基座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基座之间设置有称重平台,所述称重平台上设置有传感器和压电膜,所述传感器和压电膜输出端均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基座顶部设置有红外车辆分离器,所述红外车辆分离器用于区分连续行驶的不同车辆,并将车辆触发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所述红外车辆分离器右侧设置有与基座固定连接的立杆,所述立杆顶部设置有激光轮轴识别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感器为光纤光栅传感器,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与控制模块之间无线通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显示模块为称重仪表,所述称重仪表设置在监控中心平台,所述称重仪表与控制板之间通过远程通信模块通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报警模块为声光报警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传感器,具有精度高、重复性好、灵敏度高、零点漂移小以及抗干扰能力高等优势;2.通过设置控制板和压电膜,可以保证传感器和压电膜协调工作,既可以保证系统的称重精度,又可以保证系统的长期可靠性;3.通过将激光轮轴识别器安装于路侧立杆上,避免了因为车辆碾压而导致的损坏,大大延长使用寿命,同时提高车辆轮轴类型的准确识别率,不受异常行驶车辆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车辆动态高速称重系统的系统框图。图2为车辆动态高速称重系统的工作流程图。图3为车辆动态高速称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称重模块,2-控制模块,3-显示模块,4-报警模块,5-红外车辆分离器,6-称重平台,7-传感器,8-激光轮轴识别器,9-压电膜,10-控制板,11-称重仪表,12-声光报警装置,13-基座,14-立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车辆动态高速称重系统,包括称重模块1,所述称重模块1发送采集到的车辆信息给控制模块2,实现称重模块1与控制模块2的连接,所述控制模块2将接收到的车辆信息进行处理,并输出车辆重量信息、车型信息以及单双胎信息给显示模块3,所述显示模块3输出端与报警模块4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称重模块1包括红外车辆分离器5、称重平台6、传感器7、激光轮轴识别器8、压电膜9、基座13和立杆14,所述基座13设置在路面两侧,所述基座13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基座13之间设置有称重平台6,所述称重平台6上设置有传感器7和压电膜9,所述传感器7和压电膜9输出端均与控制模块2连接,所述基座13顶部设置有红外车辆分离器5,所述红外车辆分离器5用于区分连续行驶的不同车辆,并将车辆触发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2,所述红外车辆分离器5右侧设置有与基座13固定连接的立杆14,所述立杆14顶部设置有激光轮轴识别器8,所述激光轮轴识别器8主要用于根据激光扫描光幕来扫描过车数据,识别出车辆轮轴触发时刻,并识别出轮胎的胎型发送给控制模块2。本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7为光纤光栅传感器,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与控制模块2之间无线通信,通过设置传感器7,具有精度高、重复性好、灵敏度高、零点漂移小以及抗干扰能力高等优势。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2为控制板10,所述控制板10用于接收并处理分析称重平台6、红外车辆分离器5、激光轮轴识别器8、传感器7等传输信号,并输出相关信息给显示模块3,当控制板10检测到传感器7故障时,通过发送信息给称重平台6,称重平台6接收信号,并启动压电膜9对车辆进行称重,通过设置控制板10和压电膜9,可以保证传感器7和压电膜9协调工作,既可以保证系统的称重精度,又可以保证系统的长期可靠性。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块3为称重仪表11,所述称重仪表11设置在监控中心平台,所述称重仪表11与控制板10之间通过远程通信模块通信。本实施例中,所述报警模块4为声光报警装置12,当称重数据大于设定值时,由报警模块4产生报警信号,并通过声光报警装置12发出警报。实施例2一种测量系统,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车辆动态高速称重系统。该车辆动态高速称重系统,通过设置传感器7,具有精度高、重复性好、灵敏度高、零点漂移小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动态高速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称重模块(1),所述称重模块(1)发送采集到的车辆信息给控制模块(2),实现称重模块(1)与控制模块(2)的连接,所述控制模块(2)将接收到的车辆信息进行处理,并输出车辆重量信息、车型信息以及单双胎信息给显示模块(3),所述显示模块(3)输出端与报警模块(4)连接,所述称重模块(1)包括红外车辆分离器(5)、称重平台(6)、传感器(7)、激光轮轴识别器(8)、压电膜(9)、基座(13)和立杆(14),所述基座(13)设置在路面两侧,所述基座(13)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基座(13)之间设置有称重平台(6),所述称重平台(6)上设置有传感器(7)和压电膜(9),所述传感器(7)和压电膜(9)输出端均与控制模块(2)连接,所述基座(13)顶部设置有红外车辆分离器(5),所述红外车辆分离器(5)用于区分连续行驶的不同车辆,并将车辆触发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2),所述红外车辆分离器(5)右侧设置有与基座(13)固定连接的立杆(14),所述立杆(14)顶部设置有激光轮轴识别器(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动态高速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称重模块(1),所述称重模块(1)发送采集到的车辆信息给控制模块(2),实现称重模块(1)与控制模块(2)的连接,所述控制模块(2)将接收到的车辆信息进行处理,并输出车辆重量信息、车型信息以及单双胎信息给显示模块(3),所述显示模块(3)输出端与报警模块(4)连接,所述称重模块(1)包括红外车辆分离器(5)、称重平台(6)、传感器(7)、激光轮轴识别器(8)、压电膜(9)、基座(13)和立杆(14),所述基座(13)设置在路面两侧,所述基座(13)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基座(13)之间设置有称重平台(6),所述称重平台(6)上设置有传感器(7)和压电膜(9),所述传感器(7)和压电膜(9)输出端均与控制模块(2)连接,所述基座(13)顶部设置有红外车辆分离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军李伟李磊谢敏王瑛徐长杰田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宸天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