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惠欣专利>正文

小型旋转杯式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0384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型旋转杯式燃烧器,用于与燃料为煤油的设备配套使用,属于液体燃烧装置技术领域。其主要采用电动机固定在后壳上,电动机上安装轴流风扇,挡风板的前面安装离心风扇,电动机前出轴前部安装旋转杯,甩油器安装在旋转杯内,后壳、挡风板、中壳固定一体,前壳、后座、前火盖与中壳固定一体,中壳上安装点火器、检火棒,温控器安装在中壳的上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零件少、体积小、用料节省;加工简单,便于装配,生产制造成本低;能促使燃料油的油雾较易细化和汽化,并保证有合适的风量与空气混合充分和均匀,易于点火,燃烧稳定,运行可靠;操作和调节简单方便,检修和维护容易,并能实现自动化控制。(*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型旋转杯式燃烧器,用于与燃料为煤油的设备配套使用,属于液体燃烧装置

技术介绍
本技术作出以前,在已有技术中,燃油暖风机等设备使用的燃烧器通常为高压雾化燃烧器,燃烧器在工作时采用喷油头喷油,从而达到雾化功能。该种结构的燃烧器喷油头制造成本较高,油泵压力大,不能促使燃料油的油雾较易细化和气化,风量与空气混合不均,不易于点火,燃烧性能不移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能促使燃料油的油雾较易细化和汽化,保证有合适的风量,与空气混合充分和均匀,易于点火,燃烧稳定,运行可靠,并能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小型旋转杯式燃烧器。本技术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主要采用电动机11固定在后壳13上,电动机11的后出轴上安装轴流风扇12,电动机11前出轴的中部中壳14内,挡风板9的前面安装离心风扇8,电动机前出轴前部安装旋转杯2,甩油器1安装在旋转杯2内,后壳13、挡风板9和中壳14的周边联接固定成一体,前壳16、后座17、前火盖4与中壳14固定一体,中壳14的左侧安装点火器5,中壳14的上部安装检火棒15,温控器7安装在中壳14的上部,中壳14与外壳体18紧固联接。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零件少、体积小、用料节省;加工简单,便于装配,生产制造成本低;能促使燃料油的油雾较易细化和汽化,并保证有合适的风量,与空气混合充分和均匀,易于点火,燃烧稳定,运行可靠;操作和调节简单方便,检修和维护容易,并能实现自动化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本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主要由甩油器1、旋转杯2、导风圈3、前火盖4、点火器5、输油管6、温控器7、离心风扇8、挡风板车9、调风板10、电动机11、轴流风扇12、后壳13、中壳14、检火棒15、前壳16、后座17、外壳体18等组成。本技术燃料为煤油,燃烧功率为5000-10000W,耗油量为0.41-0.82Kg/h。本技术采用电动机11固定在后壳13上,电动机11的后出轴上安装轴流风扇12,电动机的前出轴的中部,在中壳14内,挡风板9的前面安装有产生一次风的离心风扇8,电动机前出轴的前部安装旋转杯2,甩油器1安装在旋转杯2内。工作时电动机带动轴流风扇12、离心风扇8、甩油器1和旋转杯2同时高速旋转。后壳13、挡风板9和中壳14的周边用四只螺钉安装固定成一体,在后壳13上安装调风板10。前壳16、后座17和前火盖4采用六只螺丝钉与中壳14固定一体,在后座17上安装导风圈3。输油管6安装在中壳14内,中壳14的左侧有支架安装点火器5,中壳14的上部有支架安装检火棒15,温控器7安装在中壳14的上部。同时中壳上有支架可与外壳体18连接安装固定。外壳体18后部设有进风百叶窗,前部设有导风栅。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供油泵输送来的煤油通过输油管6到达甩油器1,甩油器1、旋转杯2和离心风扇8均由电动机11拖动高速旋转。煤油到达在高速旋转的甩油器1上即被离心抛甩到同时在高速旋转的旋转杯2的内壁上,部分煤油即被雾化,并由高速旋转的离心风扇8送出的风,通过导风圈3、甩油器1的表面、旋转杯2的内壁和导风圈3的外壁引成的煤油雾化腔室到达前火盖4与后座17的室腔内进一步混合、汽化后由前火盖4的喷火孔、前火盖4与旋转杯2及前火盖4与后座17的缝隙间喷出燃烧。燃烧的火焰同时加热旋转杯2,使旋转杯内的雾化煤油与空气的混合物受热汽化后再进入前火盖4与后座17的室腔内。点火启动后约3分钟左右即可以达到最佳的雾化、汽化状态,使煤油通过全部汽化后的燃烧充分、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由电动机11拖动的轴流风扇12旋转产生的强制风从燃烧器壳体18内向前吹出,同时冷却燃烧器的后壳13、中壳14和前壳16。进入正常燃烧阶段后,燃烧的火焰全部呈蓝色状态,发热量大、效率高、燃烧后排出的烟气无煤油味,经检测符合环保要求。本技术中燃烧器的供油泵、点火器、检火棒、温控器和电动机等由专用的控制器进行自动控制,确保工作正常。如果燃烧器发生故障,控制器会自动关机并报警。正常关机或因故停机时,电动机会再工作约三分钟后自动关机,以冷却燃烧器内、外部的器件。在正常燃烧时如遇电气线路因故停电且无人关机,再次来电时机器会自动保护,无人操作不会自动进入工作状态。权利要求1.一种小型旋转杯式燃烧器,其特征是采用采用电动机(11)固定在后壳(13)上,电动机(11)的后出轴上安装轴流风扇(12),电动机(11)前出轴的中部中壳(14)内,挡风板(9)的前面安装离心风扇(8),电动机前出轴前部安装旋转杯(2),甩油器(1)安装在旋转杯(2)内,后壳(13)、挡风板(9)和中壳(14)的周边联接固定成一体,前壳(16)、后座(17)、前火盖(4)与中壳(14)固定一体,中壳(14)的左侧安装点火器(5),中壳(14)的上部安装检火棒(15),温控器(7)安装在中壳(14)的上部,中壳(14)与外壳体(18)紧固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旋转杯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后壳(13)上安装调风板(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旋转杯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后座(17)上安装导风圈(3)。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型旋转杯式燃烧器,用于与燃料为煤油的设备配套使用,属于液体燃烧装置
其主要采用电动机固定在后壳上,电动机上安装轴流风扇,挡风板的前面安装离心风扇,电动机前出轴前部安装旋转杯,甩油器安装在旋转杯内,后壳、挡风板、中壳固定一体,前壳、后座、前火盖与中壳固定一体,中壳上安装点火器、检火棒,温控器安装在中壳的上部。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零件少、体积小、用料节省;加工简单,便于装配,生产制造成本低;能促使燃料油的油雾较易细化和汽化,并保证有合适的风量与空气混合充分和均匀,易于点火,燃烧稳定,运行可靠;操作和调节简单方便,检修和维护容易,并能实现自动化控制。文档编号F23D11/04GK2723841SQ20042007865公开日2005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2日专利技术者周惠欣 申请人:周惠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旋转杯式燃烧器,其特征是采用采用电动机(11)固定在后壳(13)上,电动机(11)的后出轴上安装轴流风扇(12),电动机(11)前出轴的中部中壳(14)内,挡风板(9)的前面安装离心风扇(8),电动机前出轴前部安装旋转杯(2),甩油器(1)安装在旋转杯(2)内,后壳(13)、挡风板(9)和中壳(14)的周边联接固定成一体,前壳(16)、后座(17)、前火盖(4)与中壳(14)固定一体,中壳(14)的左侧安装点火器(5),中壳(14)的上部安装检火棒(15),温控器(7)安装在中壳(14)的上部,中壳(14)与外壳体(18)紧固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惠欣
申请(专利权)人:周惠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