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钢混组合结构地下综合管廊构件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9924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混组合结构地下综合管廊构件及其施工方法。一种装配式钢混组合结构地下综合管廊构件,包括现浇底板Ⅰ和连接在现浇底板Ⅰ上板面的拱形板。所述拱形板包括内侧的拱形钢板、拱形钢板外侧的钢筋网片和浇筑在钢筋网片上的混凝土。所述拱形板由直壁段、圆弧段Ⅰ和圆弧段Ⅱ拼接而成。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空开了双仓和多仓的的综合管廊构件,拱形板与拱形板之间通过组合墙进行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浇混凝土管廊现场支模、绑扎钢筋导致的施工时间长的问题,也解决了预制管廊节段自重大、运输吊装困难,接头易渗漏的问题;此外,还解决了纯钢制管廊的防腐性能差、稳定性差、抗火性能差、接头易渗漏等问题。

An underground composite pipe gallery component of fabricated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钢混组合结构地下综合管廊构件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钢混组合结构地下综合管廊构件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按照城市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和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现有的综合管廊可以分为现浇式混凝土管廊、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管廊和波纹钢管廊。现浇式混凝土管廊具有工艺成熟,结构完整性好的有点,但存在施工周期长,现场作业量大,容易出现裂缝,对环境影响较大的缺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管廊具有施工工期短,能够保证管廊质量,环境影响小的优点,但工艺不成熟,运输及现场吊装困难,分段连接处易产生漏水;钢制管廊具有施工工期短,抗震性能好,造价低,可回收利用的有点,但存在承载力低,施工期间的稳定性较差,防腐防火性能较差,连接接头易产生渗漏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解决
技术介绍
所述缺陷的装配式钢混组合结构地下综合管廊构件及其施工方法。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装配式钢混组合结构地下综合管廊构件,包括现浇底板Ⅰ和连接在现浇底板Ⅰ上板面的拱形板。所述拱形板包括直壁段Ⅰ、圆弧段Ⅰ、圆弧段Ⅱ和连接节点Ⅰ。所述直壁段Ⅰ包括矩形钢板Ⅰ和若干矩形钢筋网片Ⅰ,两个相互平行的矩形钢板Ⅰ垂直连接到现浇底板Ⅰ上,现浇底板Ⅰ为水平设置的矩形板,两个矩形钢板Ⅰ分别靠近现浇底板Ⅰ不相邻的两个边缘。每个所述矩形钢板Ⅰ背离另一个矩形钢板Ⅰ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层矩形钢筋网片Ⅰ,若干层矩形钢筋网片Ⅰ上浇筑有混凝土,该混凝土中预埋有若干栓钉,若干栓钉的端部均匀连接在矩形钢板Ⅰ上。所述圆弧段Ⅰ包括圆弧形钢板Ⅰ和若干圆弧形钢筋网片Ⅰ,两个圆弧形钢板Ⅰ的下端分别与两个矩形钢板Ⅰ的上端平滑连接,每个圆弧形钢板Ⅰ朝另一个圆弧段Ⅰ弯曲。每个所述圆弧形钢板Ⅰ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层圆弧形钢筋网片Ⅰ,若干层圆弧形钢筋网片Ⅰ的下端与若干矩形钢筋网片Ⅰ的上端搭接,若干层圆弧形钢筋网片Ⅰ上浇筑有混凝土,该混凝土中预埋有若干栓钉,若干栓钉的端部均匀连接在圆弧形钢板Ⅰ上。所述圆弧段Ⅱ包括圆弧形钢板Ⅱ和若干圆弧形钢筋网片Ⅱ,两个圆弧形钢板Ⅱ的端部分别与两个圆弧形钢板Ⅰ的上端平滑连接,两个圆弧形钢板Ⅱ的凹面朝下。每个所述圆弧形钢板Ⅱ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层圆弧形钢筋网片Ⅱ,若干圆弧形钢筋网片Ⅱ与若干圆弧形钢筋网片Ⅰ搭接,若干层圆弧形钢筋网片Ⅱ上浇筑有混凝土,该混凝土中预埋有若干栓钉,若干栓钉的端部均匀连接在圆弧形钢板Ⅱ上。两个所述圆弧形钢板Ⅱ在连接节点Ⅰ处平滑连接,两个圆弧段Ⅱ的若干圆弧形钢筋网片Ⅱ在连接节点Ⅰ处搭接,连接节点Ⅰ处的若干圆弧形钢筋网片Ⅱ上浇筑有混凝土。所述直壁段Ⅰ与圆弧段Ⅰ的混凝土平滑连接,圆弧段Ⅰ与圆弧段Ⅱ的混凝土平滑连接,圆弧段Ⅱ与连接节点Ⅰ的混凝土平滑连接。一种装配式钢混组合结构地下综合管廊构件,包括现浇底板Ⅱ、直壁段Ⅱ、组合墙和顶板。所述直壁段Ⅱ包括矩形钢板Ⅱ和若干矩形钢筋网片Ⅱ,两个相互平行的矩形钢板Ⅱ垂直连接到现浇底板Ⅱ上,现浇底板Ⅱ为水平设置的矩形板,两个矩形钢板Ⅱ分别靠近现浇底板Ⅱ不相邻的两个边缘。每个矩形钢板Ⅱ背离另一个矩形钢板Ⅱ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层矩形钢筋网片Ⅱ,若干层矩形钢筋网片Ⅱ上浇筑有混凝土,该混凝土中预埋有若干栓钉,若干栓钉的端部均匀连接在矩形钢板Ⅱ上。所述组合墙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矩形钢板Ⅲ,两个矩形钢板Ⅲ垂直连接到现浇底板Ⅱ上,两个矩形钢板Ⅲ之间浇筑并填满有混凝土。所述矩形钢板Ⅲ与矩形钢板Ⅱ平行,组合墙位于两个直壁段Ⅱ之间,组合墙与两个直壁段Ⅱ的距离相等。所述顶板包括拱形钢板和若干拱形钢筋网片,每个矩形钢板Ⅱ的上端与最接近的矩形钢板Ⅲ的上端通过拱形钢板连接。每个所述拱形钢板的上方设置有若干层拱形钢筋网片,若干层拱形钢筋网片上浇筑有混凝土,该混凝土中预埋有若干栓钉,若干栓钉的端部均匀连接在拱形钢板上。若干所述矩形钢筋网片Ⅱ与若干层拱形钢筋网片搭接,直壁段Ⅱ的混凝土与顶板的混凝土平滑连接。一种装配式钢混组合结构地下综合管廊构件,包括现浇底板Ⅲ、直壁段Ⅱ、若干组合墙和若干顶板。所述直壁段Ⅱ包括矩形钢板Ⅱ和若干矩形钢筋网片Ⅱ,两个相互平行的矩形钢板Ⅱ垂直连接到现浇底板Ⅱ上,现浇底板Ⅱ为水平设置的矩形板,两个矩形钢板Ⅱ分别靠近现浇底板Ⅱ不相邻的两个边缘。每个矩形钢板Ⅱ背离另一个矩形钢板Ⅱ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层矩形钢筋网片Ⅱ,若干层矩形钢筋网片Ⅱ上浇筑有混凝土,该混凝土中预埋有若干栓钉,若干栓钉的端部均匀连接在矩形钢板Ⅱ上。所述组合墙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矩形钢板Ⅲ,两个矩形钢板Ⅲ垂直连接到现浇底板Ⅱ上,两个矩形钢板Ⅲ之间浇筑并填满有混凝土。所述组合墙的墙面与直壁段Ⅱ的板面平行,若干组合墙均匀布置在两个直壁段Ⅱ之间。相邻两个所述组合墙之间的距离记为A,每个直壁段Ⅱ与最近的组合墙之间的距离记为B,A=B>0。所述顶板包括拱形钢板和若干拱形钢筋网片,每个矩形钢板Ⅱ的上端与最接近的矩形钢板Ⅲ的上端通过拱形钢板连接,相邻两个矩形钢板Ⅲ的上端通过拱形钢板连接。每个所述拱形钢板的上方设置有若干层拱形钢筋网片,若干层拱形钢筋网片上浇筑有混凝土,该混凝土中预埋有若干栓钉,若干栓钉的端部均匀连接在拱形钢板上。若干所述矩形钢筋网片Ⅱ与若干层拱形钢筋网片搭接,直壁段Ⅱ的混凝土与顶板的混凝土平滑连接。进一步,所述直壁段Ⅰ、圆弧段Ⅰ和圆弧段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连接节点Ⅰ的混凝土为微膨胀混凝土,该微膨胀混凝土的强度较直壁段Ⅰ、圆弧段Ⅰ和圆弧段Ⅱ的混凝土强度高出一个等级。进一步,所述矩形钢板Ⅰ的下端设置有指形板,现浇底板Ⅰ内部设置有钢筋网片,该钢筋网片的钢筋插入该指形板中。所述矩形钢板Ⅰ与圆弧形钢板Ⅰ的连接方式为栓接或焊接,圆弧形钢板Ⅱ与圆弧形钢板Ⅰ的连接方式为栓接或焊接,圆弧形钢板Ⅱ与圆弧形钢板Ⅱ的连接方式为栓接或焊接。进一步,所述矩形钢板Ⅱ的下端设置有指形板,现浇底板Ⅱ内部设置有钢筋网片,该钢筋网片的钢筋插入该指形板中。进一步,所述矩形钢板Ⅱ的下端设置有指形板,现浇底板Ⅲ内部设置有钢筋网片,该钢筋网片的钢筋插入该指形板中。根据上述的一种装配式钢混组合结构地下综合管廊构件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工厂预制出所述直壁段Ⅰ、圆弧段Ⅰ和圆弧段Ⅱ的结合体,并运输到施工现场。其中,所述圆弧段Ⅱ自由端的圆弧形钢板Ⅱ和圆弧形钢筋网片Ⅱ均伸出混凝土,直壁段Ⅰ下端的指形板伸出混凝土。2)按设计要求在施工现场进行土石方开挖,开挖出管廊基坑。3)在管廊基坑的持力层上铺设混凝土层,在混凝土层上铺设所述现浇底板Ⅰ的钢筋网片。4)将两个所述直壁段Ⅰ、圆弧段Ⅰ和圆弧段Ⅱ的结合体吊装到管廊基坑内,两个直壁段Ⅰ下端的指形板均与现浇底板Ⅰ的钢筋镶嵌,将两个圆弧段Ⅱ自由端的圆弧形钢筋网片Ⅱ绑扎,两个圆弧形钢板Ⅱ连接。5)浇筑所述现浇底板Ⅰ和连接节点Ⅰ的混凝土。6)进行防水、防腐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钢混组合结构地下综合管廊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现浇底板Ⅰ(1)和连接在现浇底板Ⅰ(1)上板面的拱形板;所述拱形板包括直壁段Ⅰ(2)、圆弧段Ⅰ(3)、圆弧段Ⅱ(4)和连接节点Ⅰ(5);/n所述直壁段Ⅰ(2)包括矩形钢板Ⅰ(201)和若干矩形钢筋网片Ⅰ(202),两个相互平行的矩形钢板Ⅰ(201)垂直连接到现浇底板Ⅰ(1)上,现浇底板Ⅰ(1)为水平设置的矩形板,两个矩形钢板Ⅰ(201)分别靠近现浇底板Ⅰ(1)不相邻的两个边缘;/n每个所述矩形钢板Ⅰ(201)背离另一个矩形钢板Ⅰ(20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层矩形钢筋网片Ⅰ(202),若干层矩形钢筋网片Ⅰ(202)上浇筑有混凝土,该混凝土中预埋有若干栓钉(6),若干栓钉(6)的端部均匀连接在矩形钢板Ⅰ(201)上;/n所述圆弧段Ⅰ(3)包括圆弧形钢板Ⅰ(301)和若干圆弧形钢筋网片Ⅰ(302),两个圆弧形钢板Ⅰ(301)的下端分别与两个矩形钢板Ⅰ(201)的上端平滑连接,每个圆弧形钢板Ⅰ(301)朝另一个圆弧段Ⅰ(3)弯曲;/n每个所述圆弧形钢板Ⅰ(301)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层圆弧形钢筋网片Ⅰ(302),若干层圆弧形钢筋网片Ⅰ(302)的下端与若干矩形钢筋网片Ⅰ(202)的上端搭接,若干层圆弧形钢筋网片Ⅰ(302)上浇筑有混凝土,该混凝土中预埋有若干栓钉(6),若干栓钉(6)的端部均匀连接在圆弧形钢板Ⅰ(301)上;/n所述圆弧段Ⅱ(4)包括圆弧形钢板Ⅱ(401)和若干圆弧形钢筋网片Ⅱ(402),两个圆弧形钢板Ⅱ(401)的端部分别与两个圆弧形钢板Ⅰ(301)的上端平滑连接,两个圆弧形钢板Ⅱ(401)的凹面朝下;/n每个所述圆弧形钢板Ⅱ(401)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层圆弧形钢筋网片Ⅱ(402),若干圆弧形钢筋网片Ⅱ(402)与若干圆弧形钢筋网片Ⅰ(302)搭接,若干层圆弧形钢筋网片Ⅱ(402)上浇筑有混凝土,该混凝土中预埋有若干栓钉(6),若干栓钉(6)的端部均匀连接在圆弧形钢板Ⅱ(401)上;/n两个所述圆弧形钢板Ⅱ(401)在连接节点Ⅰ(5)处平滑连接,两个圆弧段Ⅱ(4)的若干圆弧形钢筋网片Ⅱ(402)在连接节点Ⅰ(5)处搭接,连接节点Ⅰ(5)处的若干圆弧形钢筋网片Ⅱ(402)上浇筑有混凝土;/n所述直壁段Ⅰ(2)与圆弧段Ⅰ(3)的混凝土平滑连接,圆弧段Ⅰ(3)与圆弧段Ⅱ(4)的混凝土平滑连接,圆弧段Ⅱ(4)与连接节点Ⅰ(5)的混凝土平滑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钢混组合结构地下综合管廊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现浇底板Ⅰ(1)和连接在现浇底板Ⅰ(1)上板面的拱形板;所述拱形板包括直壁段Ⅰ(2)、圆弧段Ⅰ(3)、圆弧段Ⅱ(4)和连接节点Ⅰ(5);
所述直壁段Ⅰ(2)包括矩形钢板Ⅰ(201)和若干矩形钢筋网片Ⅰ(202),两个相互平行的矩形钢板Ⅰ(201)垂直连接到现浇底板Ⅰ(1)上,现浇底板Ⅰ(1)为水平设置的矩形板,两个矩形钢板Ⅰ(201)分别靠近现浇底板Ⅰ(1)不相邻的两个边缘;
每个所述矩形钢板Ⅰ(201)背离另一个矩形钢板Ⅰ(20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层矩形钢筋网片Ⅰ(202),若干层矩形钢筋网片Ⅰ(202)上浇筑有混凝土,该混凝土中预埋有若干栓钉(6),若干栓钉(6)的端部均匀连接在矩形钢板Ⅰ(201)上;
所述圆弧段Ⅰ(3)包括圆弧形钢板Ⅰ(301)和若干圆弧形钢筋网片Ⅰ(302),两个圆弧形钢板Ⅰ(301)的下端分别与两个矩形钢板Ⅰ(201)的上端平滑连接,每个圆弧形钢板Ⅰ(301)朝另一个圆弧段Ⅰ(3)弯曲;
每个所述圆弧形钢板Ⅰ(301)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层圆弧形钢筋网片Ⅰ(302),若干层圆弧形钢筋网片Ⅰ(302)的下端与若干矩形钢筋网片Ⅰ(202)的上端搭接,若干层圆弧形钢筋网片Ⅰ(302)上浇筑有混凝土,该混凝土中预埋有若干栓钉(6),若干栓钉(6)的端部均匀连接在圆弧形钢板Ⅰ(301)上;
所述圆弧段Ⅱ(4)包括圆弧形钢板Ⅱ(401)和若干圆弧形钢筋网片Ⅱ(402),两个圆弧形钢板Ⅱ(401)的端部分别与两个圆弧形钢板Ⅰ(301)的上端平滑连接,两个圆弧形钢板Ⅱ(401)的凹面朝下;
每个所述圆弧形钢板Ⅱ(401)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层圆弧形钢筋网片Ⅱ(402),若干圆弧形钢筋网片Ⅱ(402)与若干圆弧形钢筋网片Ⅰ(302)搭接,若干层圆弧形钢筋网片Ⅱ(402)上浇筑有混凝土,该混凝土中预埋有若干栓钉(6),若干栓钉(6)的端部均匀连接在圆弧形钢板Ⅱ(401)上;
两个所述圆弧形钢板Ⅱ(401)在连接节点Ⅰ(5)处平滑连接,两个圆弧段Ⅱ(4)的若干圆弧形钢筋网片Ⅱ(402)在连接节点Ⅰ(5)处搭接,连接节点Ⅰ(5)处的若干圆弧形钢筋网片Ⅱ(402)上浇筑有混凝土;
所述直壁段Ⅰ(2)与圆弧段Ⅰ(3)的混凝土平滑连接,圆弧段Ⅰ(3)与圆弧段Ⅱ(4)的混凝土平滑连接,圆弧段Ⅱ(4)与连接节点Ⅰ(5)的混凝土平滑连接。


2.一种装配式钢混组合结构地下综合管廊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现浇底板Ⅱ(7)、直壁段Ⅱ(8)、组合墙(9)和顶板(10);
所述直壁段Ⅱ(8)包括矩形钢板Ⅱ和若干矩形钢筋网片Ⅱ,两个相互平行的矩形钢板Ⅱ垂直连接到现浇底板Ⅱ(7)上,现浇底板Ⅱ(7)为水平设置的矩形板,两个矩形钢板Ⅱ分别靠近现浇底板Ⅱ(7)不相邻的两个边缘;
每个矩形钢板Ⅱ背离另一个矩形钢板Ⅱ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层矩形钢筋网片Ⅱ,若干层矩形钢筋网片Ⅱ上浇筑有混凝土,该混凝土中预埋有若干栓钉(6),若干栓钉(6)的端部均匀连接在矩形钢板Ⅱ上;
所述组合墙(9)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矩形钢板Ⅲ,两个矩形钢板Ⅲ垂直连接到现浇底板Ⅱ(7)上,两个矩形钢板Ⅲ之间浇筑并填满有混凝土;所述矩形钢板Ⅲ与矩形钢板Ⅱ平行,组合墙(9)位于两个直壁段Ⅱ(8)之间,组合墙(9)与两个直壁段Ⅱ(8)的距离相等;
所述顶板(10)包括拱形钢板和若干拱形钢筋网片,每个矩形钢板Ⅱ的上端与最接近的矩形钢板Ⅲ的上端通过拱形钢板连接;每个所述拱形钢板的上方设置有若干层拱形钢筋网片,若干层拱形钢筋网片上浇筑有混凝土,该混凝土中预埋有若干栓钉(6),若干栓钉(6)的端部均匀连接在拱形钢板上;
若干所述矩形钢筋网片Ⅱ与若干层拱形钢筋网片搭接,直壁段Ⅱ(8)的混凝土与顶板(10)的混凝土平滑连接。


3.一种装配式钢混组合结构地下综合管廊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现浇底板Ⅲ(11)、直壁段Ⅱ(8)、若干组合墙(9)和若干顶板(10);
所述直壁段Ⅱ(8)包括矩形钢板Ⅱ和若干矩形钢筋网片Ⅱ,两个相互平行的矩形钢板Ⅱ垂直连接到现浇底板Ⅱ(7)上,现浇底板Ⅱ(7)为水平设置的矩形板,两个矩形钢板Ⅱ分别靠近现浇底板Ⅱ(7)不相邻的两个边缘;
每个矩形钢板Ⅱ背离另一个矩形钢板Ⅱ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层矩形钢筋网片Ⅱ,若干层矩形钢筋网片Ⅱ上浇筑有混凝土,该混凝土中预埋有若干栓钉(6),若干栓钉(6)的端部均匀连接在矩形钢板Ⅱ上;
所述组合墙(9)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矩形钢板Ⅲ,两个矩形钢板Ⅲ垂直连接到现浇底板Ⅱ(7)上,两个矩形钢板Ⅲ之间浇筑并填满有混凝土;所述组合墙(9)的墙面与直壁段Ⅱ(8)的板面平行,若干组合墙(9)均匀布置在两个直壁段Ⅱ(8)之间;相邻两个所述组合墙(9)之间的距离记为A,每个直壁段Ⅱ(8)与最近的组合墙(9)之间的距离记为B,A=B>0;
所述顶板(10)包括拱形钢板和若干拱形钢筋网片,每个矩形钢板Ⅱ的上端与最接近的矩形钢板Ⅲ的上端通过拱形钢板连接,相邻两个矩形钢板Ⅲ的上端通过拱形钢板连接;每个所述拱形钢板的上方设置有若干层拱形钢筋网片,若干层拱形钢筋网片上浇筑有混凝土,该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津成刘界鹏曾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