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用发泡胶带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9711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用发泡胶带,包括第一层基材层、第二层发泡胶黏层和第三层离型层,基材层为PE/PET复合膜,发泡胶黏层包括丙烯酸压敏胶和低温热膨胀微球,离型层为双面涂硅PET离型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发泡胶带厚度为20‑45μm,适用于锂电池生产制造工艺,采用物理微球发泡,可低温65‑95℃发泡,不产生其它污染物,采用PE/PET复合基材膜,在受热情况下,不同软化点收缩应力,使基材卷曲,使胶带更易脱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用发泡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黏剂
,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用发泡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电池,由于工作电压高、体积小、质量轻、能量高、无记忆效应、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广泛用于手机、笔记本等便携式领域。由于锂电池中不含有重金属镉,与镍铬电池相比,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目前锂电池中电极采用涂布生产阴极和阳极,涂布料浆是熔融聚合物或聚合物溶液,涂布基材是金属薄膜,一般为铜箔或铝箔。发泡胶带在涂布过程中临时固定保护金属基材,受热后发泡脱落分离,要求易剥离,不残胶,不对粘附基材造成伤害。CN201610763090.9公开了易脱离高脱除率发泡胶带,缺点是发泡效果差,而且需要增加模切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锂电池发泡胶带发泡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锂电池用发泡胶带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锂电池用发泡胶带,包括第一层基材层、第二层发泡胶黏层和第三层离型层,所述基材层为PE/PET复合膜,所述发泡胶黏层包括丙烯酸压敏胶和低温热膨胀微球,所述离型层为双面涂硅PET离型膜。所述基材层厚度为3-9μm,所述发泡胶黏层厚度为20-45μm,所述离型层厚度为25-75μm;所述发泡胶黏层由28-80wt%的丙烯酸压敏胶、19.5-70wt%的低温热膨胀微球和0.5-2.0wt%的交联剂组成;所述丙烯酸压敏胶由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软单体70-90份、硬单体1-20份、引发剂0.15-5份,其中,软单体选自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2-羟乙酯、丙烯酸-2-羟丙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丁酯或甲基丙烯酸丁酯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所述硬单体选自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醋酸乙烯酯或丙烯腈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所述引发剂选自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戊腈、偶氮二异庚腈或过氧化苯甲酰中的一种;所述低温热膨胀微球粒径为6-40μm,起始发泡温度65-95℃;所述交联剂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三羟甲基丙烷、异氰酸酯、乙酰丙酮铝、氮丙啶或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上述锂电池用发泡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准确称量原料,采用溶液聚合工艺制得丙烯酸压敏胶;2)将热膨胀微球按照优选比例加入到丙烯酸压敏胶中,搅拌速度400-800rpm,搅拌1h,混合均匀,按照比例加入交联剂,400-800rpm,搅拌1h,混合均匀;3)将PE/PET复合基材放置在溶剂型加热涂布机放卷单元,PET面达因值>48,在PET面上胶涂布,经过烘道烘干,烘干温度为30-50℃,时间为20min,复合双面PET离型膜得到成品;4)成品收卷后需放置在2-8℃冷库中贮存。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发泡胶带厚度为20-45μm,适用于锂电池生产制造工艺,采用物理微球发泡,可低温65-95℃发泡,不产生其它污染物,采用PE/PET复合基材膜,在受热情况下,不同软化点收缩应力,使基材卷曲,使胶带更易脱除。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采用下列的工业级试剂原料(单位为kg)丙烯酸-2-乙基己酯60份,丙烯酸羟乙酯30份,丙烯酸10份,过氧化苯甲酰0.15份,先将丙烯酸酯单体总量的10%溶解到乙酸乙酯、甲醇和甲苯的混合溶剂中,加入到反应釜中,加热回流;将50%的引发剂加入到剩下90%丙烯酸酯单体,搅拌溶解;回流后将剩余的50%的引发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反应30-60min,温度为70-80℃;将丙烯酸酯单体混合液开始滴定,4h滴完,继续反应8-10h,200目滤网过滤出料即获得丙烯酸酯类共聚物S1,固含量为40-45%。在78重量份丙烯酸酯类共聚物S1中,加入20重量份低温微球发泡剂日本松本F-35D,粒径15-20μm,起始发泡温度75-80℃,搅拌速度400-800rpm,搅拌1h,混合均匀。加入2%交联剂甲苯二异氰酸酯-三羟甲基丙烷,400-800rpm,搅拌1h,混合均匀。将PE1.2μm/PET1.8μm复合基材放置在溶剂型加热涂布机放卷单元,PET面达因值>48,在PET面上胶涂布,经过烘道烘干,烘干温度为30-50℃,时间为20min,干胶厚度22μm,胶带总厚25μm,复合双面PET离型膜得到成品。实施例2在69重量份丙烯酸酯类共聚物S1中,加入30重量份低温微球发泡剂日本松本F-35D,粒径15-20μm,起始发泡温度75-80℃,搅拌速度400-800rpm,搅拌1h,混合均匀。加入1%交联剂甲苯二异氰酸酯-三羟甲基丙烷,400-800rpm,搅拌1h,混合均匀。将PE1.5μm/PET3.5μm复合基材放置在溶剂型加热涂布机放卷单元,PET面达因值>48,在PET面上胶涂布,经过烘道烘干,烘干温度为30-50℃,时间为20min,干胶厚度30μm,胶带总厚35μm,复合双面PET离型膜得到成品。实施例3在59重量份丙烯酸酯类共聚物S1中,加入40重量份低温微球发泡剂阿克苏诺贝尔031DU40,粒径10-16μm,起始发泡温度80-95℃,搅拌速度400-800rpm,搅拌1h,混合均匀。加入1%交联剂甲苯二异氰酸酯-三羟甲基丙烷,400-800rpm,搅拌1h,混合均匀。将PE4μm/PET5μm复合基材放置在溶剂型加热涂布机放卷单元,PET面达因值>48,在PET面上胶涂布,经过烘道烘干,烘干温度为30-50℃,时间为20min,干胶厚度41μm,胶带总厚50μm,复合双面PET离型膜得到成品。实施例1-3中,使用丙烯酸压敏胶,胶带对金属箔基材有良好的粘附性能,由于采用PE/PET复合基材与低温微球发泡剂的协同配合,在受热条件下发泡胶带微球发泡剂膨胀,同时PE/PET复合基材向上收缩卷曲,极大的提高胶带脱除率,提高生产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用发泡胶带,包括第一层基材层、第二层发泡胶黏层和第三层离型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为PE/PET复合膜,所述发泡胶黏层包括丙烯酸压敏胶和低温热膨胀微球,所述离型层为双面涂硅PET离型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用发泡胶带,包括第一层基材层、第二层发泡胶黏层和第三层离型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为PE/PET复合膜,所述发泡胶黏层包括丙烯酸压敏胶和低温热膨胀微球,所述离型层为双面涂硅PET离型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用发泡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厚度为3-9μm,所述发泡胶黏层厚度为20-45μm,所述离型层厚度为25-7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电池用发泡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胶黏层由28-80wt%的丙烯酸压敏胶、19.5-70wt%的低温热膨胀微球和0.5-2.0wt%的交联剂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用发泡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压敏胶由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软单体70-90份、硬单体1-20份、引发剂0.15-5份,其中,软单体选自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2-羟乙酯、丙烯酸-2-羟丙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丁酯或甲基丙烯酸丁酯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所述硬单体选自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醋酸乙烯酯或丙烯腈中的一种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兴旺王建斌陈田安解海华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德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