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路面绑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94622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绑宽结构,包括石灰土路床,位于所述石灰土路床上部摊铺的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位于所述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上摊铺的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位于所述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上部摊铺的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位于所述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上部摊铺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石灰土路床上还设有土路肩培土,土路肩培土与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齐平,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摊铺延伸至土路肩培土上方,所述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上方还摊铺有通料碎石,通料碎石上方铺设土路肩硬化预制混凝土板。设置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可大幅解决常规半刚性基层路面易发生唧泥、翻浆等水损害的问题。

A binding width structure of Asphalt Pav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路面绑宽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沥青路面绑宽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高温等极端气候频现,长时间在高温环境和车辆荷载的多重作用下,沥青路面会产生车辙等病害,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等级公路进入改扩建高峰期,高等级公路改扩建绝大多数采用两侧绑宽方式,绑宽部分主要行驶货车等大型车辆,这就对绑宽部分路面结构的刚度、强度、抗疲劳性能、耐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主要采用半刚性基层和加厚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方案,该方法不仅大幅度提升了工程造价,还仅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社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沥青路面绑宽结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沥青路面绑宽结构,包括石灰土路床,位于所述石灰土路床上部摊铺的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位于所述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上摊铺的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位于所述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上部摊铺的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位于所述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上部摊铺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石灰土路床上还设有土路肩培土,土路肩培土与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齐平,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摊铺延伸至土路肩培土上方,所述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上方还摊铺有通料碎石,通料碎石上方铺设土路肩硬化预制混凝土板。其进一步特征如下:优选的,所述沥青混凝土面层包括从下至上铺设的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和细粒式沥青玛蹄脂碎石,且各层间设有改性乳化沥青粘层。优选的,所述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添加0.3-0.5%的高模量剂,其单轴压缩模量在12000Mpa以上。优选的,所述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油石比为4.5-4.8%。优选的,所述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和细粒式沥青玛蹄脂碎石均掺加4-6%的SBS改性剂。优选的,所述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压实度不小于99%。优选的,所述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用集料0.075mm筛孔的通过率不大于3%。优选的,所述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用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大于26.5mm。优选的,所述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顶面洒布乳化沥青透层。优选的,所述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下部土路肩培土范围部分铺设隔渗土工布。优选的,所述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边部设置PVC泄水管。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设置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可大幅解决常规半刚性基层路面易发生唧泥、翻浆等水损害的问题,同时解决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问题,为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提供了一种好的思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石灰土路床、2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3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4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5乳化沥青透层、6粗粒式沥青混凝土、7中粒式沥青混凝土、8细粒式沥青玛蹄脂碎石、9土路肩硬化预制混凝土板、10通料碎石、11隔渗土工布、12PVC泄水管、13土路肩培土。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绑宽结构,包括石灰土路床1,位于所述石灰土路床1上部摊铺的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位于所述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上摊铺的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3,位于所述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3上部摊铺的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4;位于所述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4上部摊铺的沥青混凝土面层。本实施例中,石灰土路床厚度为120cm,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厚度为15cm,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厚度为38cm,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厚度为15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厚度为12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厚度为6cm、细粒式沥青玛蹄脂碎石厚度为4cm。沥青混凝土面层包括从下至上铺设的粗粒式沥青混凝土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7和细粒式沥青玛蹄脂碎石8,且各层间设有改性乳化沥青粘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添加0.3-0.5%的高模量剂,其单轴压缩模量12000Mpa以上。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油石比为4.5-4.8%。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和细粒式沥青玛蹄脂碎石均掺加4-6%的SBS改性剂。石灰土路床1上还设有土路肩培土13,土路肩培土与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齐平,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摊铺延伸至土路肩培土上方,所述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上方还摊铺有通料碎石10,通料碎石上方铺设土路肩硬化预制混凝土板9;设置的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可以避免发生反射裂缝,碎石材料对裂缝具有自愈性,一旦下部的半刚性层出现裂缝,在荷载的作用下无粘结碎石骨料重新排列,同时应力重新分布,解决了半刚性基层易发生反射裂缝的问题。设置的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可改善结构层受力状况,增加路面结构抗疲劳性能,在半刚性基层顶部铺设一层级配碎石作为缓冲地带,对路面传下的车辆荷载应力加以扩散,对减小半刚性下基层和底基层的层底拉应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薄沥青混凝土面层厚度,节约工程直接投资和全寿命周期费用。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压实度不小于99%。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用集料0.075mm筛孔的通过率不大于3%。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用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大于26.5mm;粗集料压碎值不大于22%。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顶面洒布乳化沥青透层5,乳化沥青透层具体为慢裂乳化沥青透层油,慢裂乳化沥青透层油沥青净含量0.8-1.0L/m2,慢裂乳化沥青透层油渗透入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深度不小于10mm。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下部土路肩培土范围部分铺设隔渗土工布11。所述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边部设置PVC泄水管12,其直径为50mm、长度不小于20cm。设置的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可快速排除路面下渗水,基层内部形成连通的排水通道,可将面层渗透下来的水快速排至路面边缘,并通过边部设置的PVC泄水管排出路面结构层,解决了常规半刚性基层路面易发生唧泥、翻浆等水损害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路面绑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石灰土路床,位于所述石灰土路床上部摊铺的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位于所述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上摊铺的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位于所述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上部摊铺的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位于所述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上部摊铺的沥青混凝土面层;/n石灰土路床上还设有土路肩培土,土路肩培土与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齐平,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摊铺延伸至土路肩培土上方,所述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上方还摊铺有通料碎石,通料碎石上方摊铺土路肩硬化预制混凝土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路面绑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石灰土路床,位于所述石灰土路床上部摊铺的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位于所述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上摊铺的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位于所述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上部摊铺的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位于所述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上部摊铺的沥青混凝土面层;
石灰土路床上还设有土路肩培土,土路肩培土与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齐平,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摊铺延伸至土路肩培土上方,所述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基层上方还摊铺有通料碎石,通料碎石上方摊铺土路肩硬化预制混凝土板。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陈记陈玉宏王博洪成刚程伟徐俊沈昕霍斌张玉斌罗丽华于恒峰方肖立牛京涛张乐乐鲍世辉王春红任园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