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的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936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59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动车的充电系统,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停车场电动车充电困难的技术问题。所述充电系统包括:轨道,铺设于停车场;所述轨道沿停车位的一侧延伸有停驻点,所述停驻点设有高压导电接触点;移动装置,用于沿所述轨道移动到所述停驻点;充电装置,设于所述移动装置上,用于当所述移动装置位于所述停驻点时,所述充电装置连接于所述高压导电接触点和电动车以给所述电动车充电。

Charging system of electric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车的充电系统
本公开涉及电动车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动车的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电动汽车异军突起,不断壮大,与传统汽车分庭抗礼,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也不断攀升。与传统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具有节能环保的巨大优势,但因为目前的电动车,存在电池密度不高,续航里程短,充电设备不足,造价高等问题。一些大城市、大型停车场,因为车辆数量多,停车困难,时常出现非电动车停到充电停车位,占用了停车位,导致需要充电的电动车无法充电的情况,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动车的充电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停车场电动车充电困难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动车的充电系统,包括:轨道,铺设于停车场;所述轨道沿停车位的一侧延伸有停驻点,所述停驻点设有高压导电接触点;移动装置,用于沿所述轨道移动到所述停驻点;充电装置,设于所述移动装置上,用于当所述移动装置位于所述停驻点时,所述充电装置连接于所述高压导电接触点和电动车以给所述电动车充电。可选地,所述轨道和所述停驻点设有互相连通的条形孔;所述充电系统还包括:连接件,穿设于所述条形孔且所述连接件的两端连接于所述移动装置底部和所述充电装置;设于所述停驻点底部以支撑所述停驻点的高压正极导电杆与高压负极导电杆;所述高压导电接触点为贴设于所述停驻点底部且连接于所述高压正极导电杆与所述高压负极导电杆的连接片。可选地,所述充电装置包括:正、负极安装槽;<br>正、负极接触块,对应设置于所述正、负极安装槽内;升降机构,设于所述正、负极安装槽内,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顶升所述正、负极接触块以接触所述高压导电接触点;充电枪,连接于所述正、负极接触块。可选地,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卷线器,连接于所述充电枪的高压线束缠绕于所述卷线器。可选地,所述卷线器包括:中心轴,所述高压线束缠绕于所述中心轴;第一轴承,套设于所述中心轴的一端;卷线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轴承。可选地,所述卷线器还包括:护盖,套设于所述第一轴承以用于容置所述卷线弹簧;封盖,用于盖住所述护盖。可选地,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安装座;左、右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座内;左、右车轮,所述左车轮连接于所述左驱动电机,所述右车轮连接于所述右驱动电机。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吊臂,连接于所述安装座;连接柱,凸设于所述充电装置顶部且能够穿设于所述条形孔以连接于所述吊臂。可选地,所述安装座包括:顶板;安装环,并排设于所述顶板底部,所述左、右驱动电机穿设于所述安装环,且所述左、右驱动电机的两端放置于所述安装环上;所述连接件还包括:支撑柱,凸设于所述吊臂的两侧;第二轴承,套设于所述支撑柱且放置于所述安装环上。可选地,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左、右驱动电机的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左、右驱动电机的运转。可选地,还包括:停靠站,覆盖于所述轨道,所述移动装置停靠站上设有多个供所述移动装置停靠的停靠位。可选地,包括:通信模块,设于所述停靠站,连接于所述控制器;坐标传感器,设于停车位上用于感应车辆所在停车位位置信息并将所述停车位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坐标传感器发送的停车位位置信息并将所述停车位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器。可选地,还包括:存放槽,设于所述停靠站底部的轨道,所述存放槽用于存放所述充电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至少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本公开在停车场地面铺设轨道,并通过移动装置带着充电装置在轨道上移动到停车位的车辆附近,进而使充电装置给车辆充电,并且由于充电装置给车辆充电时并不占用轨道,其它的移动装置可以带着充电装置去对应的停驻点给其它车辆充电,提高了轨道的使用率,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停车场电动车充电困难的技术问题。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动车的充电系统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动车的充电系统中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动车的充电系统中停靠点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移动装置停靠于停驻点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移动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卷线器的分解示意图。图7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动车的充电系统中停靠站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动车的充电系统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动车的充电系统中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充电系统包括:轨道100、移动装置200和充电装置300。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轨道100铺设于停车场地面。铺设的轨道100可以经过每个停车位700,所述轨道100可以铺设于所述停车场地面上,所述轨道100也可以铺设于所述停车场内挖设的槽内,所述轨道100还可以通过棚架铺设于车辆上方。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轨道100沿停车位700的一侧延伸有停驻点101,所述停驻点101设有高压导电接触点(图1和图2未示出),所述高压导电接触点与高压电源连接。所述移动装置200能够在带着所述充电装置300在轨道100上移动。当所述移动装置200带着所述充电装置300沿所述轨道100移动到所述停驻点101时,所述充电装置300能够连接于所述高压导电接触点和电动车,进而充电装置300可以给所述电动车充电。当其中一个移动装置200带着充电装置300在停驻点101给某辆充电时,该移动装置200并没有占用轨道100,其它的移动装置200可以带着充电装置300去对应的停驻点101给其它车辆充电。本公开在停车场地面铺设轨道,并通过移动装置带着充电装置在轨道上移动到停车位的车辆附近,进而使充电装置给车辆充电,并且由于充电装置给车辆充电时并不占用轨道,其它的移动装置可以带着充电装置去对应的停驻点给其它车辆充电,提高了轨道的使用率,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停车场电动车充电困难的技术问题。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停驻点101底部设有高压正极导电杆801与高压负极导电杆802,所述高压导电接触点为贴设于所述停驻点101底部且连接于所述高压正极导电杆801与所述高压负极导电杆802的连接片803。所述高压正极导电杆8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轨道,铺设于停车场;所述轨道沿停车位的一侧延伸有停驻点,所述停驻点设有高压导电接触点;/n移动装置,用于沿所述轨道移动到所述停驻点;/n充电装置,设于所述移动装置上,用于当所述移动装置位于所述停驻点时,所述充电装置连接于所述高压导电接触点和电动车以给所述电动车充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轨道,铺设于停车场;所述轨道沿停车位的一侧延伸有停驻点,所述停驻点设有高压导电接触点;
移动装置,用于沿所述轨道移动到所述停驻点;
充电装置,设于所述移动装置上,用于当所述移动装置位于所述停驻点时,所述充电装置连接于所述高压导电接触点和电动车以给所述电动车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和所述停驻点均设有条形孔,且所述轨道上的条形孔连通于所述停驻点上的条形孔;
所述充电系统还包括:
连接件,穿设于所述条形孔且所述连接件的两端连接于所述移动装置底部和所述充电装置;
设于所述停驻点底部以支撑所述停驻点的高压正极导电杆与高压负极导电杆;所述高压导电接触点为贴设于所述停驻点底部且连接于所述高压正极导电杆与所述高压负极导电杆的连接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
正、负极安装槽;
正、负极接触块,对应设置于所述正、负极安装槽内;
升降机构,设于所述正、负极安装槽内,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顶升所述正、负极接触块以接触所述高压导电接触点;
充电枪,连接于所述正、负极接触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
卷线器,连接于所述充电枪的高压线束缠绕于所述卷线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器包括:
中心轴,所述高压线束缠绕于所述中心轴;
第一轴承,套设于所述中心轴的一端;
卷线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器还包括:
护盖,套设于所述第一轴承以用于容置所述卷线弹簧;
封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军李振马爱国吴兴国陈国柱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