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屏蔽脉冲干扰信号的硬质薄膜设备切换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933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屏蔽脉冲干扰信号的硬质薄膜设备切换模块,包括壳体、真空电极、脉冲电源和直流电源;所述真空电极安装在壳体内;还包括安装在壳体内的第一线路插座、第二线路插座、公共端接口、滑轨以及安装在壳体外侧的气缸;第一线路插座与第二线路插座分别安装在滑轨两端的两侧;公共端接口安装在滑轨上通过气缸驱动,使得A接口接入第一线路插座或者B接口接入第二线路插座上,A接口与B接口通过导电片连接并通过电线与真空电极连接;所述脉冲电源与直流电源的正极分别与壳体电连接;所述脉冲电源的负极与直流电源负极分别接在第一线路插座或者第二线路插座的接线孔内;体现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屏蔽脉冲干扰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屏蔽脉冲干扰信号的硬质薄膜设备切换模块
本技术涉及镀膜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可屏蔽脉冲干扰信号的硬质薄膜设备切换模块。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如今为了对基片进行保护或者提高其性能,往往会在基片表面电镀一层薄膜,而制造薄膜时,通常会接入脉冲直流或纯直流电源,以往采用接触器切换的方式实现两种线路的切换,但是在该方式两种直流的切换过程中容易产生脉冲信号干扰,从而对加工造成影响,因此还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屏蔽脉冲干扰信号的硬质薄膜设备的切换模块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及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屏蔽脉冲干扰信号的硬质薄膜设备切换模块,包括壳体、真空电极、脉冲电源和直流电源;所述真空电极安装在壳体内;还包括安装在壳体内的第一线路插座、第二线路插座、公共端接口、滑轨以及安装在壳体外侧的气缸;所述滑轨横向安装在壳体内;所述第一线路插座上具有第一接线口和第一插孔;所述第二线路插座上这有第二接线口和第二插孔;所述第一线路插座固定在滑轨左前方且第一插孔朝右设置;所述第二线路插座固定在滑轨右后方且第二插孔朝左设置;所述公共端接口包括安装板、滑块、A接口、B接口和导电片;所述滑块固定在安装板底部且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前后两侧伸出滑轨外;所述A接口朝左固定在安装板前侧且与第一插孔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B接口朝右固定在安装板后侧且与第二插孔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导电片的两端分别连接A接口与B接口且通过电线与真空电极电连接;所述气缸驱动安装板在滑轨上左右滑动;所述脉冲电源与直流电源的正极分别通过电线与壳体电连接;所述脉冲电源的负极通过电线与第一接线口电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电线与第二接线口电连接,或者所述脉冲电源的负极通过电线与第二接线孔电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电线与第一接线孔电连接。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导电片为“Z”字型的铜片。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脉冲电源的负极通过电线与第一接线口电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电线与第二接线口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气缸推动公共端接口在滑轨中左右滑动,使得A接口插入第一线路插座的第一插孔内或者B接口插入第二线路插座的第二插孔内来实现脉冲电路与纯直流电路之间的切换,而把脉冲电源的正极接在壳体上,从而可以阻断脉冲频率的发散与屏蔽脉冲干扰信号以提高生产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公共端接口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可屏蔽脉冲干扰信号的硬质薄膜设备切换模块,包括壳体1、真空电极2、脉冲电源3和直流电源4;所述真空电极2安装在壳体1内;还包括安装在壳体1内的第一线路插座5、第二线路插座6、公共端接口7、滑轨8以及安装在壳体1外侧的气缸9;所述滑轨8横向安装在壳体1内;所述第一线路插座5上具有第一接线口51和第一插孔52;所述第二线路插座6上这有第二接线口61和第二插孔62;所述第一线路插座5固定在滑轨8左前方且第一插孔52朝右设置;所述第二线路插座6固定在滑轨8右后方且第二插孔62朝左设置;所述公共端接口7包括安装板71、滑块72、A接口73、B接口74和导电片75;所述滑块72固定在安装板71底部且与滑轨8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71的前后两侧伸出滑轨8外;所述A接口73朝左固定在安装板71前侧且与第一插孔52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B接口74朝右固定在安装板71后侧且与第二插孔62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导电片75的两端分别连接A接口73与B接口74且通过电线10与真空电极2电连接;所述气缸9驱动安装板71在滑轨8上左右滑动;所述脉冲电源3与直流电源4的正极分别通过电线10与壳体1电连接;所述脉冲电源3的负极通过电线10与第一接线口51电连接,直流电源4的负极通过电线10与第二接线口61电连接,或者所述脉冲电源3的负极通过电线10与第二接线孔电连接,直流电源4的负极通过电线10与第一接线孔电连接,本设计中脉冲电源3的负极与第一接线孔连接,直流电源4的负极与第二接线口61连接,其中脉冲电源3为带有脉冲信号的直流电源4,而直流电源4为纯直流的电源,带有脉冲的直流正极接入壳体1上阻断脉冲频率的发散,在切换时,通过气缸9推动公共端接口7往右运动,使得A接口73插入第一线路插座5的第一插孔52内,从而脉冲电源3负极的电路经过A接口73、导电片75后传到真空电极2上,真空电极2与待镀膜的基片100电连接,给基片100提供脉冲电源3的负极电流,气缸9推动公共端接口7往左运动,A接口73脱离第一插孔52,断开脉冲电路,B接口74插入第二插孔62内,连通直流电路,从而实现转换。所述导电片75为“Z”字型的铜片;A接口73与B接口74为旋转对称设置,采用“Z”字型的铜片来进行导电最合适。以上所述并非对本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屏蔽脉冲干扰信号的硬质薄膜设备切换模块,包括壳体、真空电极、脉冲电源和直流电源;所述真空电极安装在壳体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壳体内的第一线路插座、第二线路插座、公共端接口、滑轨以及安装在壳体外侧的气缸;所述滑轨横向安装在壳体内;所述第一线路插座上具有第一接线口和第一插孔;所述第二线路插座上这有第二接线口和第二插孔;所述第一线路插座固定在滑轨左前方且第一插孔朝右设置;所述第二线路插座固定在滑轨右后方且第二插孔朝左设置;所述公共端接口包括安装板、滑块、A接口、B接口和导电片;所述滑块固定在安装板底部且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前后两侧伸出滑轨外;所述A接口朝左固定在安装板前侧且与第一插孔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B接口朝右固定在安装板后侧且与第二插孔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导电片的两端分别连接A接口与B接口且通过电线与真空电极电连接;所述气缸驱动安装板在滑轨上左右滑动;所述脉冲电源与直流电源的正极分别通过电线与壳体电连接;所述脉冲电源的负极通过电线与第一接线口电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电线与第二接线口电连接,或者所述脉冲电源的负极通过电线与第二接线孔电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电线与第一接线孔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屏蔽脉冲干扰信号的硬质薄膜设备切换模块,包括壳体、真空电极、脉冲电源和直流电源;所述真空电极安装在壳体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壳体内的第一线路插座、第二线路插座、公共端接口、滑轨以及安装在壳体外侧的气缸;所述滑轨横向安装在壳体内;所述第一线路插座上具有第一接线口和第一插孔;所述第二线路插座上这有第二接线口和第二插孔;所述第一线路插座固定在滑轨左前方且第一插孔朝右设置;所述第二线路插座固定在滑轨右后方且第二插孔朝左设置;所述公共端接口包括安装板、滑块、A接口、B接口和导电片;所述滑块固定在安装板底部且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前后两侧伸出滑轨外;所述A接口朝左固定在安装板前侧且与第一插孔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B接口朝右固定在安装板后侧且与第二插孔设置在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升林海天黄德显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华升真空镀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