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暨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黄芩苷聚合物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368964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芩苷聚合物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黄芩苷聚合物脂质纳米粒,用脂质材料包裹已装载黄芩苷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并用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进行表面修饰;其中,所述脂质材料、黄芩苷、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的质量比为4~5:0.2~0.3:0.8~1.5:1。该纳米粒的粒径较小且均匀,稳定性高,分散性好,包封率高,显著提高了黄芩苷的水溶性及生物利用度,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果,在制备乳腺癌治疗药物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A baicalin polymer lipid nanoparticles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芩苷聚合物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黄芩苷聚合物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近年来有数据表明,在我国乳腺癌已成为女性最常见肿瘤其中之一,约占女性发病恶性肿瘤的四分之一。世界范围内其每年新发病例约170万,死亡约41万。我国每年女性乳腺癌发病人数约16.9万,因乳腺癌死亡约4.5万,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不断攀升。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手段以手术和化疗为主,然而肿瘤对传统的细胞毒性化疗药物产生耐药从而导致化疗失败是目前乳腺癌药物治疗较为突出的问题。因此,寻找毒副作用小、安全有效的抗肿瘤药物成为近些年各国学者的研究热点。黄芩苷(Baicalin,BCN)是从唇形科植物黄芩根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是黄芩素葡萄糖醛酸的结合体,中药材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化学名为5,6-二羟基-7-O-葡萄糖醛酸黄酮苷,CAS号:21967-41-9,分子式:C21H18O11,分子量:446.36100,常温下为淡黄色粉末,无臭,味苦,难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微溶于氯仿和硝基苯、几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黄芩苷聚合物脂质纳米粒,其特征在于,用脂质材料包裹已装载黄芩苷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并用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进行表面修饰;其中,所述脂质材料、黄芩苷、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的质量比为4~5:0.2~0.3:0.8~1.5: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芩苷聚合物脂质纳米粒,其特征在于,用脂质材料包裹已装载黄芩苷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并用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进行表面修饰;其中,所述脂质材料、黄芩苷、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的质量比为4~5:0.2~0.3:0.8~1.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材料、黄芩苷、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的质量比为4.5~5:0.25~0.3:1~1.5:1。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黄芩苷聚合物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质量比取黄芩苷,溶解于碱性溶液中,形成内水相,并配制乳化剂的水溶液,形成外水相;
S2.取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脂质材料和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油相;
S3.将步骤S1的内水相涡旋注入步骤S2的油相中,超声,形成W/O初乳;
S4.将步骤S3的W/...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宇庄泳柳慧马倩倩张荣华杨丽王攀攀杜曼玲庞木娟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