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压机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8346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5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辊压机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筒、辊压机本体、传动柱、主体电机、底座、安装杆、固定卡扣、连接柱、旋转电机、旋转杆、固定环、轴承以及控料板,辊压机本体上端面安装有进料筒,辊压机本体右端面设置有传动柱,辊压机本体下端面设置有底座,底座上端面设置有主体电机,进料筒上侧设置有安装杆,进料筒环形侧面上侧设置有固定卡扣,安装杆下端面连接有连接柱,进料筒内部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下侧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环形侧面设置有固定环,进料筒内部下侧安装有轴承,固定环环形侧面连接有控料板,该设计解决了原有辊压机进料装置进料调节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进料效果好,使用便捷性高。

A feeding device of roller p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辊压机进料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辊压机进料装置,属于辊压机

技术介绍
辊压机,又名挤压磨、辊压磨,是国际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型水泥节能粉磨设备,具有替代能耗高、效率低球磨机预粉磨系统,并且降低钢材消耗及噪声的功能,适用于新厂建设,也可用于老厂技术改造,使球磨机系统产量提高30—50%,经过挤压后的物料料饼中0.08mm细料占20—35%,小于2mm占65—85%,小颗粒的内部结构因受挤压而充满许多微小裂纹,易磨性大为改善。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辊压机进料装置由现场人员手动调节,调节难度大,且现场噪音大,交流不便,操作空间小,易造成进料量调节不均,而使辊压机辊缝偏差波动较大。导致设备跳停,现在急需一种辊压机进料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辊压机进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进料效果好,使用便捷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辊压机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筒、辊压机本体、传动柱、主体电机、底座以及便捷进料机构,所述辊压机本体上端面安装有进料筒,所述辊压机本体右端面设置有传动柱,所述辊压机本体下端面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设置有主体电机,所述进料筒内部设置有便捷进料机构,所述便捷进料机构包括安装杆、固定卡扣、连接柱、旋转电机、旋转杆、固定环、轴承以及控料板,所述进料筒上侧设置有安装杆,所述进料筒环形侧面上侧设置有固定卡扣,所述安装杆下端面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进料筒内部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下侧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环形侧面设置有固定环,所述进料筒内部下侧安装有轴承,所述固定环环形侧面连接有控料板。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下侧连接有安装板,所述旋转电机安装在安装板下端面。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电机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所述旋转电机下端面连接有联轴器,所述旋转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旋转杆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杆下端面设置有卡舌,且卡舌与固定卡扣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筒底部开设有进料口,且进料口为半圆形结构,所述控料板为半圆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内壁刻设有内螺纹,所述旋转杆环形侧面下侧刻设有外螺纹,且内螺纹与外螺纹相契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辊压机进料装置,因安装杆、固定卡扣、连接柱、旋转电机、旋转杆、固定环、轴承以及控料板,该设计能够调整进料口大小,解决了原有辊压机进料装置进料调节不便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进料效果。因连接柱下侧连接有安装板,旋转电机安装在安装板下端面,安装板方便旋转电机的稳定安装,因安装杆下端面设置有卡舌,且卡舌与固定卡扣相匹配,该设计有利于安装杆的固定,因进料筒底部开设有进料口,且进料口为半圆形结构,控料板为半圆形结构,该设计有利于控制进料大小稳定进料,因固定环内壁刻设有内螺纹,旋转杆环形侧面下侧刻设有外螺纹,且内螺纹与外螺纹相契合,该设计有利于对控料板进行更换,本技术结构合理,进料效果好,使用便捷性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辊压机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辊压机进料装置中便捷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辊压机进料装置中便捷进料机构的俯视剖面图;图中:1-进料筒、2-辊压机本体、3-传动柱、4-主体电机、5-底座、6-便捷进料机构、61-安装杆、62-固定卡扣、63-连接柱、64-旋转电机、65-旋转杆、66-固定环、67-轴承、68-控料板、641-安装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辊压机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筒1、辊压机本体2、传动柱3、主体电机4、底座5以及便捷进料机构6,辊压机本体2上端面安装有进料筒1,辊压机本体2右端面设置有传动柱3,辊压机本体2下端面设置有底座5,底座5上端面设置有主体电机4,进料筒1内部设置有便捷进料机构6。便捷进料机构6包括安装杆61、固定卡扣62、连接柱63、旋转电机64、旋转杆65、固定环66、轴承67以及控料板68,进料筒1上侧设置有安装杆61,进料筒1环形侧面上侧设置有固定卡扣62,安装杆61下端面连接有连接柱63,进料筒1内部设置有旋转电机64,旋转电机64下侧连接有旋转杆65,旋转杆65环形侧面设置有固定环66,进料筒1内部下侧安装有轴承67,固定环66环形侧面连接有控料板68,该设计解决了原有辊压机进料装置进料调节不便的问题。连接柱63下侧连接有安装板641,旋转电机64安装在安装板641下端面,安装板641方便旋转电机64的稳定安装,旋转电机64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旋转电机64下端面连接有联轴器,旋转电机64通过联轴器与旋转杆65相连接,该设计有利于旋转电机64带动旋转杆65运动,安装杆61下端面设置有卡舌,且卡舌与固定卡扣62相匹配,该设计有利于安装杆61的固定,进料筒1底部开设有进料口,且进料口为半圆形结构,控料板为68半圆形结构,该设计有利于控制进料大小稳定进料,固定环66内壁刻设有内螺纹,旋转杆65环形侧面下侧刻设有外螺纹,且内螺纹与外螺纹相契合,该设计有利于对控料板68进行更换。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工作人员将安装杆61放置在进料筒1上端面,通过固定卡扣62将安装杆61固定,而后将旋转电机64通过导线接通外界电源,旋转电机64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旋转电机64通过联轴器带动旋转杆65运转,旋转杆65在轴承67的作用下开始带动固定环66做旋转运动,固定环66带动控料板68开始旋转,向进料筒1内投入物料,物料受控料板68影响会缓慢进入辊压机本体2内,同时根据物料需求可更换不同规格的控料板68,提高了本技术的进料效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辊压机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筒、辊压机本体、传动柱、主体电机、底座以及便捷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机本体上端面安装有进料筒,所述辊压机本体右端面设置有传动柱,所述辊压机本体下端面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设置有主体电机,所述进料筒内部设置有便捷进料机构;/n所述便捷进料机构包括安装杆、固定卡扣、连接柱、旋转电机、旋转杆、固定环、轴承以及控料板,所述进料筒上侧设置有安装杆,所述进料筒环形侧面上侧设置有固定卡扣,所述安装杆下端面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进料筒内部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下侧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环形侧面设置有固定环,所述进料筒内部下侧安装有轴承,所述固定环环形侧面连接有控料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压机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筒、辊压机本体、传动柱、主体电机、底座以及便捷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机本体上端面安装有进料筒,所述辊压机本体右端面设置有传动柱,所述辊压机本体下端面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设置有主体电机,所述进料筒内部设置有便捷进料机构;
所述便捷进料机构包括安装杆、固定卡扣、连接柱、旋转电机、旋转杆、固定环、轴承以及控料板,所述进料筒上侧设置有安装杆,所述进料筒环形侧面上侧设置有固定卡扣,所述安装杆下端面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进料筒内部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下侧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环形侧面设置有固定环,所述进料筒内部下侧安装有轴承,所述固定环环形侧面连接有控料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压机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守国周仁建周守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福亿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