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7541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0:15
提供一种适合作为未铺装路行驶用轮胎的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改善了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和耐磨耗性能。在胎面部(1)形成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多条纵槽(11)、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条横槽(12)、及由这些纵槽(11)及横槽(12)区划出的多个块(13),在隔着任意的纵槽(11)而相邻的一对块(13)的面向纵槽(11)的部位分别形成缺口部(20),使这些缺口部(20)彼此隔着纵槽(11)相对向,使各缺口部(20)的缺口宽度Wc及缺口深度Dc在纵槽(11)的延伸方向中央侧处比在纵槽(11)的延伸方向外侧处大。

Pneumatic t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合作为未铺装路行驶用轮胎的充气轮胎,更详细而言,涉及改善了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和耐磨耗性能的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在不平整地、泥泞地、雪道、沙地、岩石地等未铺装路的行驶中使用的充气轮胎中,一般采用以边缘成分多的横槽(日文:ラグ溝)、块为主体且槽面积大的胎面花纹。在这样的轮胎中,咬入路面上的泥、雪、沙、石、岩等(以下,将它们统称为“泥等”)而得到牵引性能,并且,防止泥等堵塞在槽内,而提高了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然而,在这样的轮胎中,由于为了充分咬入泥等而将槽面积设定得大,或者为了增加边缘成分而在各块设置有刀槽花纹,因此,存在块刚性容易下降而难以高度地兼顾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特别是牵引性能、起步性能)的提高、和块的耐磨耗性能的确保这样的问题。因而,寻求用于一边充分确保块的耐磨耗性能一边向槽内有效果地咬入泥等而提高未铺装路(特别是泥泞路)上的行驶性能(泥地性能)并且平衡良好地兼顾这些性能的对策。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2077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作为未铺装路行驶用轮胎,并改善了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和耐磨耗性能的充气轮胎。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具备沿轮胎周向延伸而呈环状的胎面部、配置于该胎面部的两侧的一对胎侧部、以及配置于这些胎侧部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一对胎圈部,其中,在所述胎面部形成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多条纵槽、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条横槽、以及由这些纵槽及横槽区划出的多个块,在隔着任意的纵槽而相邻的一对块的面向该纵槽的部位分形成有缺口部,这些缺口部彼此隔着所述纵槽相对向,各缺口部的缺口宽度及缺口深度在所述纵槽的延伸方向中央侧处比在所述纵槽的延伸方向外侧处大。专利技术的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如上述那样以块为基调而实现了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例如,泥地性能等)的提高的轮胎中,进一步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一对块设置有隔着纵槽相对向的一对缺口部,因此,在行驶时一对块朝向纵槽侧变形了的情况下被一对缺口部包围的区域内的泥等被压缩,得到高的剪切力,因此能够有效果地提高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例如,泥地性能等)。此时,由于使缺口宽度及缺口深度在纵槽的延伸方向中央侧处比在纵槽的延伸方向外侧处大,因此,即使设置缺口部,也能够良好地维持耐磨耗性。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在各块,形成有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槽宽为1.5mm以下的刀槽花纹、或在槽内具备槽宽为1.5mm以下的刀槽花纹的槽深为2mm以下的浅槽,仅刀槽花纹、或仅刀槽花纹及浅槽与缺口部连通。通过这样仅刀槽花纹、或仅是刀槽花纹与浅槽的组合与缺口部连通,能够附加由刀槽花纹、浅槽带来的边缘效应,有利于提高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例如,泥地性能等)。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缺口部的缺口宽度为块的轮胎宽度方向长度的10%~25%。通过这样设定缺口宽度,从而缺口部的大小被适当化,有利于平衡良好地兼顾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例如,泥地性能等)和耐磨耗性。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在缺口部中缺口深度最大的部分存在于距纵槽的槽底为纵槽的最大槽深的35%以上的位置。由此,能够使缺口深度适当化,有利于平衡良好地兼顾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例如,泥地性能等)和耐磨耗性。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块的踏面中的缺口部的面积相对于块的踏面的投影面积的比例为3%~16%。通过这样设定缺口部的面积,从而缺口部的大小被适当化,有利于平衡良好地兼顾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例如,泥地性能等)和耐磨耗性。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缺口部的缺口长度为设置有缺口部的块的轮胎周向长度的40%~75%。通过这样设定缺口长度,从而缺口部的大小被适当化,有利于平衡良好地兼顾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例如,泥地性能等)和耐磨耗性。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缺口部具有由与块的踏面平行的面构成的底部。通过这样具有底部,能够通过缺口部来有效率地压缩泥等,能够进一步提高剪切力,有利于提高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例如,泥地性能等)。在本专利技术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各种尺寸为胎面踏面中的尺寸。各块的“踏面”是指,在将轮胎轮辋组装于正规轮辋(日文:正規リム)并填充了正规内压(日文:正規内圧)的状态下在平面上垂直放置并施加了正规载荷(日文:正規荷重)时,与放置有轮胎的平面实际接触的各块的表面部分,不包括实际不接触的例如倒角部等。另外,“接地端”是指,该状态下的轮胎轴向的两端部。“正规轮辋”是指在包括轮胎所基于的标准的标准体系中、该标准按每个轮胎而定的轮辋,例如,如果是JATMA则设为标准轮辋(日文:標準リム),如果是TRA则设为“DesignRim(设计轮辋)”,或者如果是ETRTO则设为“MeasuringRim(测量轮辋)”。“正规内压”是指在包括轮胎所基于的标准的标准体系中、各标准按每个轮胎而定的气压,如果是JATMA则是最高气压,如果是TRA则是表“TIREROADLIMITSATVARIOUSCOLDINFLATIONPRESSURES(各种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负荷极限)”所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是“INFLATIONPRESSURE(充气压力)”,但在轮胎为乘用车用的情况下设为180kPa。“正规载荷”是在包括轮胎所基于的标准的标准体系中、各标准按每个轮胎而定的载荷,如果是JATMA则是最大负荷能力,如果是TRA则是表“TIREROADLIMITSATVARIOUSCOLDINFLATIONPRESSURES(各种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负荷极限)”所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是“LOADCAPACITY(负荷能力)”,但在轮胎为乘用车用的情况下设为相当于所述载荷的88%的载荷。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由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形成的充气轮胎的子午线截面图。图2是示出由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形成的充气轮胎的胎面表面(日文:トレッド面)的主视图。图3是将图2中的块放大而示出的说明图。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缺口部的形状的说明图。图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缺口部的面积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具备沿轮胎周向延伸而呈环状的胎面部1、配置于该胎面部1的两侧的一对胎侧部2、以及配置于胎侧部2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一对胎圈部3。此外,在图1中,附图标记CL表示轮胎赤道,附图标记E表示接地端。在左右一对胎圈部3之间架设有胎体层4。该胎体层4包含沿轮胎径向延伸的多条加强帘线,并绕配置于各胎圈部3的胎圈芯5从车辆内侧向外侧折回。另外,在胎圈芯5的外周上配置有胎圈填胶6,该胎圈填胶6由胎体层4的主体部和折回部包入。另一方面,在胎面部1处的胎体层4的外周侧埋设有多层(在图1中为2层)带束层7。各带束层7包含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的多条加强帘线,且在层间以加强帘线互相交叉的方式配置。在这些带束层7中,加强帘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轮胎,具备沿轮胎周向延伸而呈环状的胎面部、配置于该胎面部的两侧的一对胎侧部、以及配置于这些胎侧部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一对胎圈部,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n在所述胎面部形成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多条纵槽、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条横槽、以及由这些纵槽及横槽区划出的多个块,/n在隔着任意的纵槽而相邻的一对块的面向该纵槽的部位分别形成有缺口部,这些缺口部彼此隔着所述纵槽相对向,各缺口部的缺口宽度及缺口深度在所述纵槽的延伸方向中央侧处比在所述纵槽的延伸方向外侧处大。/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727 JP 2017-1451261.一种充气轮胎,具备沿轮胎周向延伸而呈环状的胎面部、配置于该胎面部的两侧的一对胎侧部、以及配置于这些胎侧部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一对胎圈部,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胎面部形成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多条纵槽、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条横槽、以及由这些纵槽及横槽区划出的多个块,
在隔着任意的纵槽而相邻的一对块的面向该纵槽的部位分别形成有缺口部,这些缺口部彼此隔着所述纵槽相对向,各缺口部的缺口宽度及缺口深度在所述纵槽的延伸方向中央侧处比在所述纵槽的延伸方向外侧处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各块,形成有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槽宽为1.5mm以下的刀槽花纹、或在槽内具备槽宽为1.5mm以下的刀槽花纹的槽深为2mm以下的浅槽,仅所述刀槽花纹、或仅所述刀槽花纹及所述浅槽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泰之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