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装置及伺服驱动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752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散热装置及伺服驱动器,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片和散热风扇,所述散热片水平设置,所述散热风扇水平安装在所述散热片的下端,所述散热片下端在所述散热风扇四周布满有多个翅片,且多个所述翅片相互平行并均与所述散热片垂直,所述散热风扇用以向上吹风。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散热装置在不增加其占用空间的前提下,提高了冷空气与散热片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

A cooling device and servo dri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装置及伺服驱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装置及伺服驱动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散热器上包括多个翅片,散热器通过翅片与外部空气的对流实现散热,但是翅片的自然对流实现散热,热量无法有效的散发出去,散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效率高的散热器以及伺服驱动器,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片和散热风扇,所述散热片水平设置,所述散热风扇水平安装在所述散热片的下端,所述散热片下端在所述散热风扇四周布满有多个翅片,且多个所述翅片相互平行并均与所述散热片垂直,所述散热风扇用以向上吹风。优选地,所述散热风扇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且所述散热风扇在所述散热片下端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或呈阵列分布。优选地,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水平固定安装在所述散热片下端,并位于多个所述翅片的下方,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所述散热风扇相匹配的进气孔,所述散热风扇水平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端对应所述进气孔处,且多个所述散热风扇的上端分别靠近所述散热片的下端。优选地,所述安装板的上端与多个所述翅片的下端贴合。一种伺服驱动器,包括上述散热装置,还包括底板和多个智能功率模块,所述底板水平安装在所述散热片上端,且所述底板与所述散热片的上端之间具有间隙,多个所述智能功率模块分别安装在底板的下端,且多个所述智能功率模块分别与所述散热片的上端接触。优选地,所述散热风扇分为若干组,且位于同一条沿左右方向水平分布的直线上的所述散热风扇为一组,多个所述智能功率模块分为若干组,且若干组所述智能功率模块与若干组所述散热风扇对应,每组所述智能功率模块分别安装在所述散热片上端,并位于对应一组所述散热风扇上方的位置,且同一组的所述智能功率模块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优选地,还包括支撑架、核心板和上盖,所述支撑架和所述上盖均呈槽体形,且二者的槽口均朝下,所述支撑架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端,所述核心板水平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上端,所述上盖竖向安装在所述散热片上端,且所述上盖将所述支撑架、所述核心板和所述底板罩设在其与所述散热片构成的腔室内。优选地,还包括多个连接板,所述底板上端和所述核心板下端分别设有多个一一对应的插接槽,且相对应的两个所述插接槽的槽口相对,相对应的两个所述插接槽构成一组插接槽,多组所述插接槽与多个所述连接板一一对应,所述支撑架的槽底壁上设有上下贯穿其的条形孔,多个所述连接板分别竖向设置在所述条形孔内,且其两端分别伸入对应的所述插接槽内并与其槽底壁相抵。本专利技术所述散热装置在不增加其占用空间的前提下,提高了冷空气与散热片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散热装置的轴视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散热装置的轴视图之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伺服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伺服驱动器的爆炸图之一;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伺服驱动器的爆炸图之二。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智能功率模块分布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智能功率模块的分布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所述智能功率模块的分布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所述智能功率模块的分布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所述智能功率模块的分布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所述智能功率模块的分布示意图;附图标记的具体含义为:10、散热装置;11、散热片;12、散热风扇;13、翅片;14、安装板;15、竖板;20、底板;30、智能功率模块;40、支撑架;41、条形孔;50、核心板;60、上盖;70、连接板;80、插接槽.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11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1参照图1-2,提出本专利技术的的一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片11和散热风扇12,所述散热片11水平设置,所述散热风扇12水平安装在所述散热片11的下端,所述散热片11下端在所述散热风扇12四周布满有多个翅片13,且多个所述翅片13相互平行并均与所述散热片11垂直,所述散热风扇12用以向上吹风。所述散热风扇12从下往上吹风,冷空气由下至上流动并与所述散热片11的下端接触后,冷空气在所述散热片11和相邻两个所述翅片13导向的作用下沿相邻两个所述翅片13构成的散热通道流动,从而使得冷空气沿所述散热片11的下端面流动,直至从冷空气从相邻两个所述翅片之间流出,同时提高冷空气与散热片11的接触面积,提高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且所述散热装置占用空间小。优选地,所述散热风扇12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且所述散热风扇12在所述散热片11下端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或呈阵列分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散热风扇12均匀分布在所述散热片11的下端,以对所述散热片11进行充分的散热。优选地,还包括安装板14,所述安装板14水平固定安装在所述散热片11下端,并位于多个所述翅片13的下方,所述安装板14上设有与所述散热风扇12相匹配的进气孔,所述散热风扇12水平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4上端对应所述进气孔处,且多个所述散热风扇12的上端分别靠近所述散热片11的下端。所述散热风扇12通过所述安装板14安装在所述散热片11上,便于安装。优选地,所述安装板14的上端与多个所述翅片13的下端贴合。所述安装板14与多个所述翅片13的下端贴合,以使所述安装板14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翅片13之间构成密封的所述散热通道,从而避免冷空气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翅片13之间的下方流出,保证冷空气与所述散热片11接触并换热,从而保证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其中,所述散热片11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竖板15,且两个所述竖板15的下端与多个所述翅片13的下端齐平,所述安装板14通过螺栓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片(11)和散热风扇(12),所述散热片(11)水平设置,所述散热风扇(12)水平安装在所述散热片(11)的下端,所述散热片(11)下端在所述散热风扇(12)四周布满有多个翅片(13),且多个所述翅片(13)相互平行并均与所述散热片(11)垂直,所述散热风扇(12)用以向上吹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片(11)和散热风扇(12),所述散热片(11)水平设置,所述散热风扇(12)水平安装在所述散热片(11)的下端,所述散热片(11)下端在所述散热风扇(12)四周布满有多个翅片(13),且多个所述翅片(13)相互平行并均与所述散热片(11)垂直,所述散热风扇(12)用以向上吹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12)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且所述散热风扇(12)在所述散热片(11)下端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或呈阵列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板(14),所述安装板(14)水平固定安装在所述散热片(11)下端,并位于多个所述翅片(13)的下方,所述安装板(14)上设有与所述散热风扇(12)相匹配的进气孔,所述散热风扇(12)水平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4)上端对应所述进气孔处,且多个所述散热风扇(12)的上端分别靠近所述散热片(11)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4)的上端与多个所述翅片(13)的下端贴合。


5.一种伺服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10),还包括底板(20)和多个智能功率模块(30),所述底板(20)水平安装在所述散热片(11)上端,且所述底板(20)与所述散热片(11)的上端之间具有间隙,多个所述智能功率模块(30)分别安装在底板(20)的下端,且多个所述智能功率模块(30)分别与所述散热片(11)的上端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吉奎夏亮赵晓兀林树刚杨宝军郑登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智能机器人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