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装置及单相浸没式液冷机柜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75286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信息设备散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冷却装置及单相浸没式液冷机柜,冷却装置包括:散热器,用于贴设在主要发热元件表面,并设有冷却液流道;容器,容纳有与散热器连通的导流管路以及设置在导流管路上的循环泵;容器设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且容器通过第一开口与电子信息设备的内部空间连通,并通过第二开口与容纳电子信息设备的柜体连通;其中:容器设置在电子信息设备的进液端,且散热器的进液口与导流管路连通,散热器的出液口与电子信息设备的内部空间连通;或者,容器设置在电子信息设备的出液端,且散热器的进液口与电子信息设备的内部空间连通,散热器的出液口与导流管路连通。

Cooling device and single-phase immersion liquid cooling cabi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装置及单相浸没式液冷机柜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信息设备散热
,尤其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及单相浸没式液冷机柜。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进步,大数据技术蓬勃发展,对于电子信息设备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性能提升必将带来电子元件的发热量和热流密度大幅度增加,若电子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不及时带走,这些元件内部温度将迅速升高,而电子元件工作的可靠性对温度十分敏感,这给传统低效率的风冷技术带来严峻挑战,因此液冷技术逐渐成为高密度电子信息设备的散热技术研究热点。一般单相浸没式液冷技术应用时,只是驱动冷却液从电子信息设备的进液端流入,从电子信息设备的出液端流出,冷却液在流过整个电子信息设备内部时,同时与主要发热元件以及次要发热元件进行热交换,而未针对主要发热元件和次要发热元件进行区分,导致冷量供给不够精确,存在着一定的冷量浪费。另外,由于电子信息设备内部流通截面积较大且发热元件排布杂乱且相互遮挡,这使得冷却液实际流速较低,无法有效充分地与主要发热元件进行换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却装置及单相浸没式液冷机柜,用以提高冷却液与主要发热元件的换热效果,并实现冷却液的精确供给,减少冷量的浪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却装置,用以冷却电子信息设备,所述电子信息设备内包含有主要发热元件以及次要发热元件;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散热器,用于贴设在所述主要发热元件的表面,并设有冷却液流道;容器,容纳有与所述散热器连通的导流管路以及设置在所述导流管路上的循环泵;所述容器设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且所述容器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电子信息设备的内部空间连通,并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容纳所述电子信息设备的柜体连通;其中:所述容器设置在所述电子信息设备的进液端,所述散热器的进液口与所述导流管路连通,所述散热器的出液口与所述电子信息设备的内部空间连通;或者,所述容器设置在所述电子信息设备的出液端,所述散热器的进液口与所述电子信息设备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散热器的出液口与所述导流管路连通。上述实施例中,冷却液在流经散热器时吸收主要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冷却液在流经电子信息设备的内部空间时吸收次要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从而将主要发热元件与次要发热元件分别进行冷却,并有效地强化了冷却液与主要发热元件的换热效果,增强了单相浸没式液冷机柜的冷却性能;同时,可以根据主要发热元件的发热量调节冷却液的供给,有效减少冷量的浪费,提高了冷却效果。可选的,所述容器的侧壁上设有I/O转接口,用于将电子信息设备上被容器遮挡的I/O接口转接到容器的侧面。可选的,当所述散热器的出液口与所述电子信息设备的内部空间连通时,所述散热器的出液口靠近所述电子信息设备的进液端设置;当所述散热器的进液口与所述电子信息设备的内部空间连通时,所述散热器的进液口靠近所述电子信息设备的出液端设置。可选的,所述散热器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流管路上的流量处理器,所述流量处理器包括一个总口和与所述散热器一一对应的多个分口,所述散热器分别与对应的分口连通。可选的,所述散热器包括一个或多个液冷板,所述液冷板内设有流道,并设有与所述流道连通的第一支路以及第二支路;当所述液冷板的数量为多个时,相邻的两个液冷板之间,后一个液冷板的第一支路与前一个液冷板的第二支路连通。可选的,所述液冷板与对应的主要发热元件之间设有界面导热材料。可选的,所述液冷板内的流道设有多个折弯部。这样设计可以增大冷却液与液冷板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却液与液冷板的换热效果。可选的,所述液冷板内部的流道中设有多排交叉排布的扰流柱。这样设计可以增大冷却液流动时的扰动,提高冷却液与液冷板的换热效果。可选的,所述电子信息设备和所述容器浸没在所述柜体内的冷却液中,所述导流管路的一端从所述第二开口伸出至所述柜体内。可选的,所述容器为侧壁和底壁密闭连接且顶部设有所述第一开口的容器,且所述容器的长度和宽度方向的尺寸与所述电子信息设备对应的尺寸保持一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单相浸没式液冷机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设有供液管路、回液管路以及用于容纳冷却液以及多个电子信息设备的空间,还包括与每个电子信息设备一一对应且如上述技术方案所涉及的任一种冷却装置。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先将冷却液导入散热器中吸收主要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冷却液从散热器中流出后进入电子信息设备内部并吸收次要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或者,也可以先将冷却液导入电子信息设备内部吸收次要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然后进入散热器中吸收主要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从而将主要发热元件与次要发热元件分别进行冷却;冷却液吸收主要发热元件以及次要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后温度升高,这部分高温冷却液通过出液管路进入冷却装置中进行放热,温度降低后的冷却液经进液管路再次回到柜体内完成一次循环。可选的,所述多个电子信息设备的与所述柜体的内壁之间设有挡液板,所述挡液板介于所述柜体的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可选的,还包括控制装置以及用于检测所述主要发热元件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循环泵以及所述温度传感器信号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调节所述循环泵的转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相浸没式液冷机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信息设备以及冷却装置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单相浸没式液冷机柜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单相浸没式液冷机柜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01-柜体011-供液管路012-回液管路02-电子信息设备021-主要发热元件022-次要发热元件023-进液端024-出液端03-液冷板031-流道0311-折弯部032-扰流柱033-第一支管034-第二支管04-导流管路05-循环泵06-容器061-I/O转接口07-流量处理器08-挡液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冷却电子信息设备的冷却装置,通过将冷却液强制并集中性的通入到散热器中以冷却主要发热元件,将冷却液通入电子信息设备内部以冷却次要发热元件,从而将主要发热元件与次要发热元件分别进行冷却,提高了散热效果。具体的,电子信息设备内包含有主要发热元件以及次要发热元件,且电子信息设备浸没在柜体内的冷却液中;冷却装置包括:散热器,用于贴设在主要发热元件表面,并设有冷却液流道;容器,容纳有与散热器连通的导流管路、设置在导流管路上的循环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冷却电子信息设备的冷却装置,所述电子信息设备内包含有主要发热元件以及次要发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n散热器,用于贴设在所述主要发热元件的表面,并设有冷却液流道;/n容器,容纳有与所述散热器连通的导流管路以及设置在所述导流管路上的循环泵;所述容器设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且所述容器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电子信息设备的内部空间连通,并通过第二开口与容纳所述电子信息设备的柜体连通;其中:/n所述容器用于设置在所述电子信息设备的进液端,所述散热器的进液口与所述导流管路连通,所述散热器的出液口与所述电子信息设备的内部空间连通;/n或者,所述容器用于设置在所述电子信息设备的出液端,所述散热器的进液口与所述电子信息设备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散热器的出液口与所述导流管路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冷却电子信息设备的冷却装置,所述电子信息设备内包含有主要发热元件以及次要发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
散热器,用于贴设在所述主要发热元件的表面,并设有冷却液流道;
容器,容纳有与所述散热器连通的导流管路以及设置在所述导流管路上的循环泵;所述容器设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且所述容器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电子信息设备的内部空间连通,并通过第二开口与容纳所述电子信息设备的柜体连通;其中:
所述容器用于设置在所述电子信息设备的进液端,所述散热器的进液口与所述导流管路连通,所述散热器的出液口与所述电子信息设备的内部空间连通;
或者,所述容器用于设置在所述电子信息设备的出液端,所述散热器的进液口与所述电子信息设备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散热器的出液口与所述导流管路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的侧壁上设有I/O转接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散热器的出液口与所述电子信息设备的内部空间连通时,所述散热器的出液口靠近所述电子信息设备的进液端设置;
当所述散热器的进液口与所述电子信息设备的内部空间连通时,所述散热器的进液口靠近所述电子信息设备的出液端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流管路上的流量处理器,所述流量处理器包括一个总口和与所述散热器一一对应的多个分口,所述散热器分别与对应的分口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一个或多个液冷板,所述液冷板内设有流道,并设有与所述流道连通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智李棒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绿色云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