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建兵专利>正文

一种聚酰胺树脂形成吹塑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6315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酰胺树脂形成吹塑膜的方法,包括挤出聚酰胺共聚物以形成聚酰胺膜,酰胺共聚物包括二胺的结构单元和二羧酸的结构单元,所述二胺的结构单元源自1,3‑双(氨甲基)环己烷,所述二羧酸的结构单元源自间苯二甲酸、碳数9~11的直链脂肪族二羧酸,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聚酰胺膜耐热性差的问题。

A blowing film forming method of polyamide res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酰胺树脂形成吹塑膜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聚酰胺树脂材料
,涉及一种聚酰胺树脂形成吹塑膜的方法。
技术介绍
多层共挤出吹塑膜用于柔性包装应用,典型的膜包括由不同聚合物形成的多个层,例如以下层中的一种或多种:聚酰胺层,聚乙烯层,作为氧屏障的由乙烯乙烯醇(EVOH)形成的层,由聚烯烃形成的用于防潮的层,或一个或多个粘结层,例如由酸酐改性的乙烯丙烯酸酯树脂和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乙烯形成的层,但是,现有由聚酰胺树脂形成的吹塑膜,其透明性和耐热性较差,影响了聚酰胺树脂形成的吹塑膜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酰胺树脂形成吹塑膜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聚酰胺膜耐热性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酰胺树脂形成吹塑膜的方法,包括挤出聚酰胺共聚物以形成聚酰胺膜。本专利技术的特点还在于:聚酰胺共聚物包括二胺的结构单元和二羧酸的结构单元,二胺的结构单元源自1,3-双(氨甲基)环己烷,二羧酸的结构单元源自间苯二甲酸、碳数9~11的直链脂肪族二羧酸。二胺的结构单元的70%摩尔至100%摩尔源自1,3-双(氨甲基)环己烷。二羧酸的结构单元的50~70%摩尔源自间苯二甲酸、50~70%摩尔源自碳数9~11的直链脂肪族二羧酸、且实质上不包含源自对苯二甲酸的结构单元。挤出聚酰胺共聚物具体为通过注射口注射空气而在挤出的聚酰胺共聚物中形成气泡,和用一个或多个辊将挤出的聚酰胺共聚物聚集成聚酰胺膜。还包括:挤出聚乙烯聚合物以形成聚乙烯膜和将聚酰胺膜和聚乙烯膜组合以形成多层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聚酰胺树脂形成吹塑膜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聚酰胺膜耐热性差的问题,方法简单,透过率高、耐热老化性优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聚酰胺树脂形成吹塑膜的方法,包括挤出聚酰胺共聚物以形成聚酰胺膜。聚酰胺共聚物包括二胺的结构单元和二羧酸的结构单元,所述二胺的结构单元源自1,3-双(氨甲基)环己烷,所述二羧酸的结构单元源自间苯二甲酸、碳数9~11的直链脂肪族二羧酸。二胺的结构单元的70%摩尔至100%摩尔源自1,3-双(氨甲基)环己烷。二羧酸的结构单元的50~70%摩尔源自间苯二甲酸、50~70%摩尔源自碳数9~11的直链脂肪族二羧酸、且实质上不包含源自对苯二甲酸的结构单元。挤出聚酰胺共聚物具体为通过注射口注射空气而在挤出的聚酰胺共聚物中形成气泡,和用一个或多个辊将挤出的聚酰胺共聚物聚集成聚酰胺膜。还包括:挤出聚乙烯聚合物以形成聚乙烯膜,和将所述聚酰胺膜和聚乙烯膜组合以形成多层膜。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一种聚酰胺树脂形成吹塑膜的方法,包括挤出聚酰胺共聚物以形成聚酰胺膜。聚酰胺共聚物包括二胺的结构单元和二羧酸的结构单元,所述二胺的结构单元源自1,3-双(氨甲基)环己烷,所述二羧酸的结构单元源自间苯二甲酸、碳数9的直链脂肪族二羧酸。二胺的结构单元的70%摩尔源自1,3-双(氨甲基)环己烷。二羧酸的结构单元的50%摩尔源自间苯二甲酸、50%摩尔源自碳数9的直链脂肪族二羧酸、且实质上不包含源自对苯二甲酸的结构单元。挤出聚酰胺共聚物具体为通过注射口注射空气而在挤出的聚酰胺共聚物中形成气泡,和用一个或多个辊将挤出的聚酰胺共聚物聚集成聚酰胺膜。还包括:挤出聚乙烯聚合物以形成聚乙烯膜,和将所述聚酰胺膜和聚乙烯膜组合以形成多层膜。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一种聚酰胺树脂形成吹塑膜的方法,包括挤出聚酰胺共聚物以形成聚酰胺膜。聚酰胺共聚物包括二胺的结构单元和二羧酸的结构单元,所述二胺的结构单元源自1,3-双(氨甲基)环己烷,所述二羧酸的结构单元源自间苯二甲酸、碳数10的直链脂肪族二羧酸。二胺的结构单元的90%摩尔源自1,3-双(氨甲基)环己烷。二羧酸的结构单元的60%摩尔源自间苯二甲酸、60%摩尔源自碳数10的直链脂肪族二羧酸、且实质上不包含源自对苯二甲酸的结构单元。挤出聚酰胺共聚物具体为通过注射口注射空气而在挤出的聚酰胺共聚物中形成气泡,和用一个或多个辊将挤出的聚酰胺共聚物聚集成聚酰胺膜。还包括:挤出聚乙烯聚合物以形成聚乙烯膜,和将所述聚酰胺膜和聚乙烯膜组合以形成多层膜。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一种聚酰胺树脂形成吹塑膜的方法,包括挤出聚酰胺共聚物以形成聚酰胺膜。聚酰胺共聚物包括二胺的结构单元和二羧酸的结构单元,所述二胺的结构单元源自1,3-双(氨甲基)环己烷,所述二羧酸的结构单元源自间苯二甲酸、碳数10的直链脂肪族二羧酸。二胺的结构单元的80%摩尔源自1,3-双(氨甲基)环己烷。二羧酸的结构单元的60%摩尔源自间苯二甲酸、60%摩尔源自碳数10的直链脂肪族二羧酸、且实质上不包含源自对苯二甲酸的结构单元。挤出聚酰胺共聚物具体为通过注射口注射空气而在挤出的聚酰胺共聚物中形成气泡,和用一个或多个辊将挤出的聚酰胺共聚物聚集成聚酰胺膜。还包括:挤出聚乙烯聚合物以形成聚乙烯膜,和将所述聚酰胺膜和聚乙烯膜组合以形成多层膜。实施例4本专利技术一种聚酰胺树脂形成吹塑膜的方法,包括挤出聚酰胺共聚物以形成聚酰胺膜。聚酰胺共聚物包括二胺的结构单元和二羧酸的结构单元,所述二胺的结构单元源自1,3-双(氨甲基)环己烷,所述二羧酸的结构单元源自间苯二甲酸、碳数11的直链脂肪族二羧酸。二胺的结构单元的100%摩尔源自1,3-双(氨甲基)环己烷。二羧酸的结构单元的70%摩尔源自间苯二甲酸、70%摩尔源自碳数11的直链脂肪族二羧酸、且实质上不包含源自对苯二甲酸的结构单元。挤出聚酰胺共聚物具体为通过注射口注射空气而在挤出的聚酰胺共聚物中形成气泡,和用一个或多个辊将挤出的聚酰胺共聚物聚集成聚酰胺膜。还包括:挤出聚乙烯聚合物以形成聚乙烯膜,和将所述聚酰胺膜和聚乙烯膜组合以形成多层膜。本专利技术一种聚酰胺树脂形成吹塑膜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聚酰胺膜耐热性差的问题,方法简单,透过率高、耐热老化性优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酰胺树脂形成吹塑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挤出聚酰胺共聚物以形成聚酰胺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酰胺树脂形成吹塑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挤出聚酰胺共聚物以形成聚酰胺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胺树脂形成吹塑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共聚物包括二胺的结构单元和二羧酸的结构单元,所述二胺的结构单元源自1,3-双(氨甲基)环己烷,所述二羧酸的结构单元源自间苯二甲酸、碳数9~11的直链脂肪族二羧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酰胺树脂形成吹塑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的结构单元的70%摩尔至100%摩尔源自1,3-双(氨甲基)环己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胺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兵
申请(专利权)人:高建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