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797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5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制动器,通过设置:驱动机构、传递齿轮组件、输出传动件以及输出轴;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传递齿轮组件驱动连接;且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轴与所述传递齿轮组件中的齿轮轴平行设置;所述传递齿轮组件与所述输出传动件驱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输出传动件转动;所述输出传动件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输出传动件及输出轴设于所述传递齿轮组件的上方。达到了减小整体制动器横向的长度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使所述制动器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的技术效果,并能有效避免同轴方案中齿轮差速问题。

Bra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动器
本申请涉及机械结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动器。
技术介绍
电控执行器大都采用电机为动力源来控制产品的动作。在车用电控执行器领域,由于其应用环境的特殊性,电控执行器整体的布局空间有限,再加上工作环境温度的影响,加剧了执行器空间布置的要求。执行器通常采用电机驱动齿轮传动机构,齿轮轴平行布置,这样会造成长度方向上的尺寸较大,不能满足结构小型化的要求。马达带动一系列齿轮并达到最终能够驱动与输出轴连接的扇形齿轮的目的,扇形齿轮通过固结的连杆和输出销对外输出扭矩和运动。在发动机的结构的紧凑性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就需要尽量减小各个零部件的体积,来满足发动机紧凑性和的运行平稳性要求。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置结构紧凑的制动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体积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动器。根据本申请的制动器包括:驱动机构、传递齿轮组件、输出传动件以及输出轴;<br>所述驱动机构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1)、传递齿轮组件、输出传动件(2)以及输出轴(3);/n所述驱动机构(1)与所述传递齿轮组件驱动连接;且所述驱动机构(1)的驱动轴与所述传递齿轮组件中的齿轮轴平行设置;/n所述传递齿轮组件与所述输出传动件(2)驱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输出传动件(2)转动;/n所述输出传动件(2)与所述输出轴(3)固定连接;所述输出传动件(2)及输出轴(3)设于所述传递齿轮组件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1)、传递齿轮组件、输出传动件(2)以及输出轴(3);
所述驱动机构(1)与所述传递齿轮组件驱动连接;且所述驱动机构(1)的驱动轴与所述传递齿轮组件中的齿轮轴平行设置;
所述传递齿轮组件与所述输出传动件(2)驱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输出传动件(2)转动;
所述输出传动件(2)与所述输出轴(3)固定连接;所述输出传动件(2)及输出轴(3)设于所述传递齿轮组件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铁(4)以及用于感应所述磁铁(4)位置的传感器(5);
所述磁铁(4)固定设于所述输出传动件(2)上,所述传感器(5)安装位置与所述磁铁(4)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包括:马达(101)和设于马达输出轴上的马达齿轮(102);所述传递齿轮组件包括:第一中间齿轮(6)和第二中间齿轮(7);所述第一中间齿轮(6)包括:第一大齿轮(61)和设于所述第一大齿轮(61)下方的第一小齿轮(62),且所述第一大齿轮(61)和第一小齿轮(62)共轴设置;所述第二中间齿轮(7)包括:第二大齿轮(71)和设于第二大齿轮(71)上方的第二小齿轮(72),且所述第二大齿轮(71)和第二小齿轮(72)共轴设置;
所述第一大齿轮(61)与所述马达齿轮(102)咬合连接,所述第一小齿轮(62)与所述第二大齿轮(71)咬合连接;所述第二小齿轮(72)与所述输出传动件(2)咬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包括:主壳体(8)、设于所述主壳体(8)下方的下盖板(9)和设于所述主壳体(8)上方的上盖板(10);
所述驱动机构(1)设于通过所述主壳体(8)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淼张磊李浩荡朱雷马力罗杰邹世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原内配上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