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剪式千斤顶自动铆接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千斤顶制造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剪式千斤顶自动铆接机。
技术介绍
剪式千斤顶是基于等腰三角形两腰不变缩短底边会提升高线的几何原理制作而来的,通过丝杆和螺母来调节上下两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度从而实现被顶物体的高度提升和下降。剪式千斤顶的上固定架由两个支撑臂与顶座铰接作为上部等腰三角形的两腰,下固定架由两个支撑臂与底座铰接作为下部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目前,在剪式千斤顶的组装过程中,首先需要将上固定架、下固定架装配完成,而上、下固定架的装配过程需要通过人工将铆钉穿入铰接孔后再使用旋铆机进行铆接,从而完成两个支撑臂与顶座或底座的铰接,这种作业方式过渡依赖人工操作,铆接效率较低,在大批量的生产作业过程,所需人工成本极高,造成产品的整体制造成本居高不下,从而影响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剪式千斤顶自动铆接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剪式千斤顶的上固定架、下固定架的铆接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 ...
【技术保护点】
1.剪式千斤顶自动铆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沿长度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第四工位;/n多个定位托盘,位于所述机架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工位、所述第二工位、所述第三工位、所述第四工位对应,用于承载并定位剪式千斤顶的上支架或下支架;/n传动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带动每个所述定位托盘依次循环通过所述第一工位、所述第二工位、所述第三工位、所述第四工位;/n穿钉机构,设于所述第二工位,用于将铆钉穿入待铆接的所述上支架或下支架的铰接孔内;/n旋铆机构,设于所述第三工位,用于对穿入所述铰接孔内的所述铆钉进行旋铆;/n下料机构,设于所述第四工位,用于将铆接完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剪式千斤顶自动铆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沿长度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第四工位;
多个定位托盘,位于所述机架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工位、所述第二工位、所述第三工位、所述第四工位对应,用于承载并定位剪式千斤顶的上支架或下支架;
传动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带动每个所述定位托盘依次循环通过所述第一工位、所述第二工位、所述第三工位、所述第四工位;
穿钉机构,设于所述第二工位,用于将铆钉穿入待铆接的所述上支架或下支架的铰接孔内;
旋铆机构,设于所述第三工位,用于对穿入所述铰接孔内的所述铆钉进行旋铆;
下料机构,设于所述第四工位,用于将铆接完成的所述上支架或下支架由所述托盘上取下;
控制系统,设于所述机架上,与所述传动机构、所述穿钉机构、所述旋铆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分别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式千斤顶自动铆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定位托盘的第一滑道,所述机架上于所述第一滑道的正下方还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定位托盘的第二滑道;所述传动机构带动多个所述定位托盘滑动通过所述第一滑道、所述第二滑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剪式千斤顶自动铆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第一传输机构,固接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滑道的侧方,用于带动所述定位托盘在所述第一滑道内滑动;
第二传输机构,固接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滑道的侧方,用于带动所述定位托盘在所述第二滑道内滑动;
第一升降机构,固接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工位的正下方,顶部设有第一升降托盘,所述第一升降托盘能够下降至与所述第二滑道水平对齐的位置,还能够上升至与所述第一滑道水平对齐的位置;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用于将所述定位托盘由所述第二滑道提升至所述第一滑道;
第二升降机构,固接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下料机构的正下方,顶部设有第二升降托盘,所述第二升降托盘能够下降至与所述第二滑道水平对齐的位置,还能够上升至与所述第一滑道水平对齐的位置;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用于使所述定位托盘由所述第一滑道降落至所述第二滑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剪式千斤顶自动铆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均为带式输送机,所述带式输送机的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剪式千斤顶自动铆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托盘的侧壁设有上下贯穿的卡槽,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的输送带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良,李欣国,张岩,张成林,郭楠,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相一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