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剪式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9320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剪式千斤顶,属于千斤顶技术领域,包括底座、顶头、上臂、下臂、调节杆和套筒,顶头与底座位于不同或相同铅垂线上,两个上臂的一端铰接在顶头上、另一端均为自由端,两个上臂长度不等或相等,两个下臂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底座上、另一端分别与两个上臂的自由端铰接,两个下臂的长度不等或相等,两个上臂和两个下臂可相互组合使用,调节杆穿过一个上臂与下臂的铰接处,套筒穿过另一上臂与下臂的铰接处,调节杆与套筒螺接,顶头的高度借助于调节杆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组合式剪式千斤顶,具有对作用于千斤顶上的作用力能均匀传递,整体受力均匀,不易损坏,千斤顶升降操作方便的技术效果。斤顶升降操作方便的技术效果。斤顶升降操作方便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剪式千斤顶


[0001]本技术属于千斤顶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组合式剪式千斤顶。

技术介绍

[0002]剪式千斤顶是千斤顶的一种,因其结构外形如剪刀,故称剪式千斤顶。剪式千斤顶是一种起重设备,主要用于对小型汽车的起重、承托等操作中,由于它具有轻便快捷的特性,深受广大汽车驾驶人的欢迎。通常情况下,剪式千斤顶一般都包括顶头、底座、两个上支架和两个下支架,两个上支架的一端安装在顶头上,两个下支架的一端安装在底座上,两个上支架的另一端和两个下支架的另一端相互铰接形成框架式结构,在上支架和下支架连接处设有丝杠,通过旋拧丝杠就可以起到顶头升降的动作,进而可推顶汽车升降。现有技术中的千斤顶,顶头和底座都位于同一条铅垂线上,在承重过程中下支架与底座连接处承受的压力较大,易存在受力不均匀的现象,这样会使下支架损坏,产生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剪式千斤顶,旨在解决剪式千斤顶在使用中存在受力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剪式千斤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剪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顶头,位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顶头与所述底座位于不同或相同铅垂线上;上臂,为两个,两个所述上臂的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顶头上、另一端均为自由端,两个所述上臂的长度不等或相等;下臂,为两个,两个所述下臂的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底座上、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上臂的自由端铰接,两个所述下臂的长度不等或相等,两个所述上臂和两个所述下臂围成平行四边形或等边四边形,两个所述上臂和两个所述下臂可相互组合使用;调节杆,穿过一个所述上臂与所述下臂的铰接处;以及套筒,穿过另一个所述上臂与所述下臂的铰接处,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套筒螺接,所述顶头的高度借助于所述调节杆调节,作用于所述顶头上的压力,通过两个所述上臂和两个所述下臂均匀传递至所述底座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剪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上臂和两个所述下臂的铰接处分别穿设有铰接轴,所述调节杆滑动穿过一个所述铰接轴,所述套筒固定穿过另一个所述铰接轴,在所述调节杆的端部固设有用于限位所述铰接轴向所述调节杆外侧滑动的限位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剪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上滑接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位于所述上臂与所述下臂铰接处的内侧,所述限位套用于与所述套筒接触实现限位相邻上臂和下臂之间的最大张角。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剪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上还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位于所述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良李欣国张岩张成林郭楠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相一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