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转向系统和车辆
本公开涉及车辆转向系统
,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转向系统以及使用该车辆转向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在车辆转向时,内车轮和外车轮的转角是不相等的,为保证每个车轮可以绕同一瞬时转向中心转动,确保轮胎与地面间处于纯滚动无侧滑现象,需使内车轮和外车轮的转角满足一定的函数关系,即满足阿克曼转角关系。目前的转向系统受限于机械结构的几何限制,通常只能使内车轮和外车轮的转角关系近似地满足阿克曼转角关系,在车辆转向时,车轮与路面之间还是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对滑动,从而造成轮胎的磨损,影响车辆行驶安全和轮胎使用寿命。公布号为CN106976477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可实现理想阿克曼转角关系的汽车转向系统,该专利的技术方案是将转向系统中的齿条分为齿条A段和齿条B段,齿条A段上布置有电机,齿条B段的一端与车轮连接,另一端通过丝杠滑块机构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当电机工作时,其输出轴带动丝杠转动,从而使滑块沿丝杠的轴线移动,进而带动车轮移动,以调整车轮的转角。上述方案主要存在以下缺陷:一、电机提供的转向拉力较小,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拉杆(10)、第一缸体(20)、第二缸体(30)、第一活塞杆(21)以及第二活塞杆(31),所述转向拉杆(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缸体(2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缸体(30)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21)的一端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缸体(20)内,另一端用于与车辆(100)的左车轮(40)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杆(31)的一端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缸体(30)内,另一端用于与车辆(100)的右车轮(50)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拉杆(10)、第一缸体(20)、第二缸体(30)、第一活塞杆(21)以及第二活塞杆(31),所述转向拉杆(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缸体(2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缸体(30)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21)的一端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缸体(20)内,另一端用于与车辆(100)的左车轮(40)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杆(31)的一端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缸体(30)内,另一端用于与车辆(100)的右车轮(5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转向系统(200)还包括第一液压控制单元,该第一液压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油箱(22)、第一油泵(23)和第一换向阀(24),所述第一油箱(22)与所述第一油泵(23)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阀(24)连接在所述第一油泵(23)与所述第一缸体(20)之间,以使所述第一油泵(23)向所述第一缸体(20)输送液压油,从而驱动所述第一活塞杆(21)移动;
所述车辆转向系统(200)还第二液压控制单元,该第二液压控制单元包括第二油箱(32)、第二油泵(33)和第二换向阀(34),所述第二油箱(32)与所述第二油泵(33)连接,所述第二换向阀(34)连接在所述第二油泵(33)与所述第二缸体(30)之间,以使所述第二油泵(33)向所述第二缸体(30)输送液压油,从而驱动所述第二活塞杆(31)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杆(21)靠近所述第一缸体(20)的一端形成有第一活塞(211),所述第一活塞(211)将所述第一缸体(20)的内部分为第一无杆腔(201)和第一有杆腔(202),所述第一换向阀(24)为第一三位四通电磁阀,所述第一三位四通电磁阀的P1进油口与所述第一油泵(23)的出油口相连、T1回油口与所述第一油箱(22)相连、A1工作油口与所述第一无杆腔(201)相连、B1工作油口与所述第一有杆腔(202)相连;
所述第二活塞杆(31)靠近所述第二缸体(30)的一端形成有第二活塞(311),所述第二活塞(311)将所述第二缸体(30)的内部分为第二无杆腔(301)和第二有杆腔(302),所述第二换向阀(34)为第二三位四通电磁阀,所述第二三位四通电磁阀的P2进油口与所述第二油泵(33)的出油口相连、T2回油口与所述第二油箱(32)相连、A2工作油口与所述第二无杆腔(301)相连、B2工作油口与所述第二有杆腔(30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一单向阀(25),所述第一单向阀(25)连接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传真,赵敏,石超,李富章,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