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车空调柔性管路连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4943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8:32
驻车空调柔性管路连接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组件和蒸发器,压缩机的吸气口固定连接有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的进口固定连接有回气管,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和冷凝器的进口端相连接,冷凝器的出口端通过管路和节流组件相连接,节流组件通过管路与四通阀相连接,所述的回气管固定连接在四通阀上,四通阀设有两个连接管接头,四通阀的连接管接头上固定连接有两根柔性长连接管,柔性长连接管固定连接在蒸发器的进、出口端。它提出的驻车空调柔性管路连接系统,将驻车空调内制冷系统上的排气管和回气管设计铜管和柔性胶管组合的管件,方便压缩机和相关制冷组件的之间连接,并能有效防震。

Parking air conditioning flexible pipe connec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驻车空调柔性管路连接系统
:本技术涉及驻车空调的
,更具体地说涉及驻车空调柔性管路连接系统。
技术介绍
:驻车空调是不需要单独配备发电机,可实现直接用车载电瓶直流电源让空调可持续运行的空调,是一种更加节能环保的电动空调。相比传统车载空调,驻车空调无需依靠车辆引擎动力,可以大大节省燃料和环境污染;目前货运司机在装货或卸货过程中一般都会待在车上,这种情况下,有一台驻车空调能让等待的时间不再难熬,使用空调的成本也能下降很多。随着卡车司机这个群体对于驾驶舒适性的要求在不断提升,对于主车空调的接受度也在逐年上升,受此影响近几年来,驻车空调的装车量呈现直线上升态势。驻车空调同样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组件和蒸发器等组成,压缩机上连接有硬质的排气管和回气管,排气管和回气管分别与冷凝器和电磁阀相连接,因为安装空间等原因,排气管和回气管均为多道折弯的异形铜管件,硬质的异形铜管件在安装连接时较为不便,而且还会传导压缩工作产生的振动,导致冷凝器和电磁阀等振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了驻车空调柔性管路连接系统,其驻车空调内制冷系统上的部分管路整改为柔性管路,即方便安装连接,同时能有效防震。驻车空调柔性管路连接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组件和蒸发器,压缩机的吸气口固定连接有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的进口固定连接有回气管,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和冷凝器的进口端相连接,冷凝器的出口端通过管路和节流组件相连接,节流组件通过管路与四通阀相连接,所述的回气管固定连接在四通阀上,四通阀设有两个连接管接头,四通阀的连接管接头上固定连接有两根柔性长连接管,柔性长连接管固定连接在蒸发器的进、出口端。优选的,所述的节流组件采用管状的节流阀。优选的,所述节流组件的进口端固定连接有截止阀,截止阀的进口端与四通阀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回气管的进口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阀,电磁阀的进口端与四通阀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排气管由第一胶管、第一铜管组件和第二铜管组件组成,第一铜管组件和第二铜管组件均为异形铜管,第一铜管组件和第二铜管组件插接在第一胶管内,第一胶管的两端插套有第一铝套筒,第一铝套筒压扣在第一胶管上,第一铜管组件和第二铜管组件上插套有第一热缩套管,第一铝套筒插套固定在第一热缩套管上。优选的,所述回气管由第二胶管、第三铜管组件和第四铜管组件组成,第三铜管组件和第四铜管组件均为异形铜管,第三铜管组件和第四铜管组件插接在第二胶管内,第二胶管的两端插套有第二铝套筒,第二铝套筒压扣在第二胶管上,第三铜管组件和第四铜管组件上插套有第二热缩套管,第二铝套筒插套固定在第二热缩套管上。优选的,所述的柔性长连接管由第三胶管、第五铜管组件和第六铜管组件组成,第五铜管组件为弯管,第六铜管组件为直管,第五铜管组件和第六铜管组件插接在第三胶管内,第三胶管的两端插套有第三铝套筒,第三铝套筒压扣在第三胶管上,第五铜管组件和第六铜管组件上插套有第三热缩套管,第三铝套筒插套固定在第三热缩套管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它提出的驻车空调柔性管路连接系统,将驻车空调内制冷系统上的排气管和回气管设计铜管和柔性胶管组合的管件,方便压缩机和相关制冷组件的之间连接,并能有效防震。2、它在蒸发器上安设铜管和柔性胶管组合的柔性长连接管,方便室内机组与室外机组的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排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回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柔性长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压缩机;2、冷凝器;3、节流组件;4、蒸发器;5、排气管;51、第一胶管;52、第一铜管组件;53、第二铜管组件;54、第一热缩套管;55、第一铝套筒;6、回气管;61、第二胶管;62、第三铜管组件;63、第四铜管组件;64、第二热缩套管;65、第二铝套筒第一铝套筒;7、柔性长连接管;71、第三胶管;72、第五铜管组件;63、第六铜管组件;74、第三热缩套管;75、第三铝套筒;8、截止阀;9、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见图1至4所示,驻车空调柔性管路连接系统,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节流组件3和蒸发器4,压缩机1的吸气口固定连接有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的进口固定连接有回气管6,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固定连接有排气管5,排气管5和冷凝器2的进口端相连接,冷凝器2的出口端通过管路和节流组件3相连接,节流组件3通过管路与四通阀相连接,所述的回气管6固定连接在四通阀上,四通阀设有两个连接管接头,四通阀的连接管接头上固定连接有两根柔性长连接管7,柔性长连接管7固定连接在蒸发器4的进、出口端。优选的,所述的节流组件3采用管状的节流阀。优选的,所述节流组件3的进口端固定连接有截止阀8,截止阀8的进口端与四通阀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回气管6的进口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阀9,电磁阀9的进口端与四通阀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排气管5由第一胶管51、第一铜管组件52和第二铜管组件53组成,第一铜管组件52和第二铜管组件53均为异形铜管,第一铜管组件52和第二铜管组件53插接在第一胶管51内,第一胶管51的两端插套有第一铝套筒55,第一铝套筒55压扣在第一胶管51上,第一铜管组件52和第二铜管组件53上插套有第一热缩套管54,第一铝套筒55插套固定在第一热缩套管54上。优选的,所述回气管6由第二胶管61、第三铜管组件62和第四铜管组件63组成,第三铜管组件62和第四铜管组件63均为异形铜管,第三铜管组件62和第四铜管组件63插接在第二胶管61内,第二胶管61的两端插套有第二铝套筒65,第二铝套筒65压扣在第二胶管61上,第三铜管组件62和第四铜管组件63上插套有第二热缩套管64,第二铝套筒65插套固定在第二热缩套管64上。优选的,所述的柔性长连接管7由第三胶管71、第五铜管组件72和第六铜管组件73组成,第五铜管组件72为弯管,第六铜管组件73为直管,第五铜管组件72和第六铜管组件73插接在第三胶管71内,第三胶管71的两端插套有第三铝套筒75,第三铝套筒75压扣在第三胶管71上,第五铜管组件72和第六铜管组件73上插套有第三热缩套管74,第三铝套筒75插套固定在第三热缩套管74上。工作原理:本技术为驻车空调柔性管路连接系统,如图1所示的原理图,虚线框a为室内机组,虚线框b为室外机组,蒸发器4为室内机组内的结构,柔性长连接管7连接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同时室外机组内的排气管5和回气管6设计铜管和柔性胶管组合的连接管结构,方便压缩机1和相关制冷组件的之间连接,并能防震;还有节流组件3采用专利号201520107519.X提出一种节流阀,该节流阀应用于本驻车空调系统中,结构强,抗震能力强,安全可靠。所述实施例用以例示性说明本技术,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驻车空调柔性管路连接系统,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节流组件(3)和蒸发器(4),其特征在于:压缩机(1)的吸气口固定连接有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的进口固定连接有回气管(6),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固定连接有排气管(5),排气管(5)和冷凝器(2)的进口端相连接,冷凝器(2)的出口端通过管路和节流组件(3)相连接,节流组件(3)通过管路与四通阀相连接,所述的回气管(6)固定连接在四通阀上,四通阀设有两个连接管接头,四通阀的连接管接头上固定连接有两根柔性长连接管(7),柔性长连接管(7)固定连接在蒸发器(4)的进、出口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驻车空调柔性管路连接系统,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节流组件(3)和蒸发器(4),其特征在于:压缩机(1)的吸气口固定连接有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的进口固定连接有回气管(6),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固定连接有排气管(5),排气管(5)和冷凝器(2)的进口端相连接,冷凝器(2)的出口端通过管路和节流组件(3)相连接,节流组件(3)通过管路与四通阀相连接,所述的回气管(6)固定连接在四通阀上,四通阀设有两个连接管接头,四通阀的连接管接头上固定连接有两根柔性长连接管(7),柔性长连接管(7)固定连接在蒸发器(4)的进、出口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空调柔性管路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节流组件(3)采用管状的节流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驻车空调柔性管路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组件(3)的进口端固定连接有截止阀(8),截止阀(8)的进口端与四通阀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空调柔性管路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气管(6)的进口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阀(9),电磁阀(9)的进口端与四通阀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空调柔性管路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5)由第一胶管(51)、第一铜管组件(52)和第二铜管组件(53)组成,第一铜管组件(52)和第二铜管组件(53)均为异形铜管,第一铜管组件(52)和第二铜管组件(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根法杨亮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同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