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丽云专利>正文

强化燃料燃烧的往复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892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强化燃料燃烧的往复锅炉,包括锅筒、水冷壁管、集箱、炉墙、拱、动力传动部件和风室,通过增大前拱体积20~30%,增大后拱体积50~60%,每个风室采用固定在隔板上的挡风板填塞竖缝和横缝等项结构改进措施,使炉排在炉内行程缩短,燃料在炉内停留时间加长,从而提高热效率5~10%,锅炉单位时间节煤20~40公斤,升温升压时间较之原有锅炉的升温升压时间缩短一半。(*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强化燃料燃烧的往复锅炉。目前使用的往复锅炉,普遍存在着热效率低的问题,其设计热效率为65~75%,而实际使用热效率只有55~60%。锅炉的升温升压速度较慢,燃料燃烧不完全,由于缺少隔热的设备、炉排和传动部件易过热、变形和烧坏,炉排头部和尾部及各风室之间漏风、窜风严重,造成预热段和燃烬段风量过剩,主燃段缺风的现象。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化燃料燃烧的往复锅炉,通过改变锅炉前、中、后拱的结构增强拱部蓄热、辐射传热能力,增强炉内气流拢动,强化了燃料燃烧,从而节约燃料,使升温升压速度增快;通过在每个风室用密封板密封风室的空隙,减少风室间的漏风、窜风现象,从而做到在各个燃烧区段合理布风;本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通过加装隔墙,减少往复锅炉炉排前部和煤斗的过热烧坏及传动部件过热、变形现象。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强化燃料的往复锅炉,包括锅筒、水冷壁管、集箱、炉墙、拱、动力传动部件和风室,燃烧室内增大前拱体积20~30%,增大后拱体积50%~60%,每个风室采用固定在隔板21上的挡风板27填塞竖缝22和横缝23。前拱上端抬高100mm,下端起点A压低到和煤闸板同一水平高度,加厚100~150mm,前拱下端AB段为直线或双曲线形,后拱下端C压低到距炉排300~400mm,上端比原后拱抬高100mm,厚度加大燃烧室延长300~400mm,后拱下端CD段为直线或双曲线形拱。每个风室设置挡风板27为硬聚乙烯板其数量为1~3块。本技术具有下述特点1.炉排在炉内行程缩短、燃料在炉内贮留时间加长,从而提高热效率5-10%。2.锅炉单位时间节煤量为20-40公斤。3.升温升压时间比原有锅炉的升温升压时间缩短一半。4.延长了炉排及煤斗及动力传动部件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动力传动部件连接图。图3为风室密封放大图。现结合附图进一步叙述本技术参见图1-3一水平式往复锅炉,包括锅筒、燃烧室、水冷壁管、风室、炉排和动力传动部件。上锅筒1放置在由前墙4、后墙5、集箱3组成的锅炉燃烧室上,该燃烧室内部等间距排列水冷壁管2,靠近前墙4、后墙5处分别设置前拱6、后拱8。中拱7根据需要设置或不设置。为了增强拱部蓄热、辐射传热能力,本技术增大了前、后拱的体积,并适当改变了其设置位置与形状,具体做法是将前拱6的上端抬高与前墙4连接,前拱的起点a压低至和煤闸板10的下端一样高,前拱加厚100~150mm,并将前拱ab段采用直线形或双曲线形拱。后拱8上端与后墙5连接,下端C点压低到距离炉排片300~400mm,后拱总长度为1000~1700mm,后拱CD段采用直线形或双曲线形拱。在前、后墙护板25的外侧设置岩棉隔温层26。A点是前拱的最低点,B点是前拱面向燃烧室的最突出点。同理,C点是后拱的最低点,D点是后拱面向燃烧室的最突出点。电机16通过拉杆15带动弹簧板14旋转,框架13与弹簧板14连接,活动炉排片12与框架13连接,从而随着枢轴的旋转而使活动炉排片12移动。固定炉排片11与立柱18连接,它与框架13通过滚轮17滚动接触,该固定炉排片11与活动炉排片12与立柱18均用钩螺丝20连接。这种结构较之现锅炉的行程减少30%。从而实现燃料在炉内停留时间加长,达到使燃料充分燃烧的目的。在动力传动装置末端加装隔墙24。本技术各风室19之间,为了减少漏风、窜风的现象,增加了两项措施,即采用隔板21隔开各个风室,隔板上部有竖缝22和横缝23,间隙为20~50mm。在竖缝和横缝中还可以加装挡风板如聚四氟乙烯板27密封。燃料投入煤斗9中之后,用煤闸板10控制投煤量,煤或其它燃料通过往复运动的炉排逐步向前移动,在燃料停留在炉排的期间,通过由电机16、拉杆15、弹簧板14的运转,促使多块炉排往复移动,通过风室19不断进风,促使燃料在炉排上充分燃烧,最后通过出渣口28弃去残渣。前拱、中拱、后拱采用耐火材料制作。挡风板27用紧固螺丝或点焊固定在隔板21上。本技术的结构,适用于单个锅筒或双锅筒,横置式或纵置式往复锅炉,蒸汽或热水的倾斜式或水平式往复锅炉。实施例1WWW240-95/70-AⅡ型和SZW2-7-AⅡ型往复锅炉,前拱6上端与前墙4连接,下端a压低到和煤闸板10一样高,上端比原拱提高100mm,加厚100~150mm。后拱8上端与后墙5连接,上端比原后拱提高100mm,下端压低到距炉排300~400mm,有中拱、后拱向炉内延长300~400mm。实施例2前拱6的参数同实施例1,无中拱、后拱8总长度1200mm。权利要求1.一种强化燃料燃烧的往复锅炉,包括锅筒、水冷壁管、集箱、炉墙、拱、动力传动部件和风室,其特征是燃烧室内增大前拱体积20~30%,增大后拱体积50%~60%,每个风室采用固定在隔板(21)上的挡风板(27)填塞竖缝(22)和横缝(23)。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燃料燃烧的往复锅炉,其特征是前拱(6)上端抬高100mm,下端起点A压低到和煤闸板同一水平高度,加厚100~150mm,前拱(6)下端AB段为直线或双曲线形,后拱(8)下端C压低到距炉排300~400mm,上端比原后拱抬高100mm,厚度加大向燃烧室延长300~400mm,后拱下端CD段为直线或双曲线形拱。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燃料燃烧的往复锅炉,其特征是每个风室设置挡风板(27)为硬聚乙烯板其数量为1~3块。专利摘要一种强化燃料燃烧的往复锅炉,包括锅筒、水冷壁管、集箱、炉墙、拱、动力传动部件和风室,通过增大前拱体积20~30%,增大后拱体积50~60%,每个风室采用固定在隔板上的挡风板填塞竖缝和横缝等项结构改进措施,使炉排在炉内行程缩短,燃料在炉内停留时间加长,从而提高热效率5~10%,锅炉单位时间节煤20~40公斤,升温升压时间较之原有锅炉的升温升压时间缩短一半。文档编号F23H11/00GK2144770SQ9320022公开日1993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1993年1月8日 优先权日1993年1月8日专利技术者高丽云, 陈钰, 陈若旺 申请人:高丽云, 陈钰, 陈若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强化燃料燃烧的往复锅炉,包括锅筒、水冷壁管、集箱、炉墙、拱、动力传动部件和风室,其特征是:燃烧室内增大前拱体积20~30%,增大后拱体积50%~60%,每个风室采用固定在隔板(21)上的挡风板(27)填塞竖缝(22)和横缝(2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丽云陈钰陈若旺
申请(专利权)人:高丽云陈钰陈若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