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拆混凝土墩柱钢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832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拆混凝土墩柱钢模,包括镜像对称设置的左模板和右模板以及用于连接左模板和右模板的紧固组件,所述左模板和右模板远离合模结合面一侧均设置有用于带动左模板或右模板移动的行走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快拆混凝土墩柱钢模,安装、拆除和运输均简便快捷,无须借助其他运输工具,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并且稳定性良好。

Steel formwork for quick dismantling concrete pier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拆混凝土墩柱钢模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快拆混凝土墩柱钢模。
技术介绍
在路桥市政工程中,道路两侧或者一些限制汽车通过的道路出入口经常会设置防撞路桩,防撞路桩常常会采用混凝土防撞墩柱,建造混凝土防撞墩柱有两种施工方式:批量预加工再运送至现场安装或者现场安装模具浇筑混凝土。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使用到混凝土墩柱钢模,现有的混凝土墩柱钢模在使用时需要安装专门的支撑结构件保证其竖直固定支撑,并且在浇筑前合模或者混凝土凝固后分离钢模时,都需要通过其他工具移动运输,操作繁琐,施工效率低下。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快拆混凝土墩柱钢模,安装、拆除和运输均简便快捷,无须借助其他运输工具,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并且稳定性良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快拆混凝土墩柱钢模,安装、拆除和运输均简便快捷,无须借助其他运输工具,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并且稳定性良好。本技术的快拆混凝土墩柱钢模,包括镜像对称设置的左模板和右模板以及用于连接左模板和右模板的紧固组件,所述左模板和右模板远离合模结合面一侧均设置有用于带动左模板或右模板移动的行走组件。进一步的,所述左模板和右模板的合模结合面前后两侧均向外延伸形成可互相贴合的翻边。进一步的,所述紧固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固定在左模板翻边上的多个导向螺纹杆和分别与各导向螺纹杆配合的螺母,所述右模板的翻边上对应导向螺纹杆位置设置有通孔。进一步的,所述行走组件包括安装底座、斜撑板和行走轮;所述安装底座垂直固定与左模板或右模板底部;所述斜撑板一端与左模板或右模板顶部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底座连接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所述行走轮设置在安装底座下方。进一步的,所述行走轮至少设置有三个,且各行走轮最低点构成的平面与左模板和右模板的底面平齐。进一步的,所述行走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斜撑板上远离合模结合面一侧的把手。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为硬质pvc塑料制成的U形管柱,所述U形管柱两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斜撑板上。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上分布有防滑凹点。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底座和斜撑板通过焊接与左模板或右模板连接成整体,并且所述安装底座和斜撑板表面均涂有防锈漆。进一步的,所述左模板和右模板高度为40cm-100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快拆混凝土墩柱钢模,通过行走组件方便地移动左模板和右模板,两个模板合模后通过紧固组件固定,再往两个模板形成的筒状结构中浇筑水泥混凝土,待到两模板中水泥混凝土凝固后,可以拆除紧固组件,然后移动左模板和右模板使两者分离,同时适用于车间预制混凝土防撞墩柱或者是在施工现场浇筑使用,使用时安装、拆除和运输均简便快捷,无须借助其他运输工具,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并且不需要额外安装支撑结构,稳定性良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快拆混凝土墩柱钢模,包括镜像对称设置的左模板1和右模板2以及用于连接左模板1和右模板2的紧固组件,所述左模板1和右模板2远离合模结合面一侧均设置有用于带动左模板1或右模板2移动的行走组件。通过行走组件方便地移动左模板1和右模板2,两个模板合模后通过紧固组件固定,再往两个模板形成的筒状结构中浇筑水泥混凝土,待到两模板中水泥混凝土凝固后,可以拆除紧固组件,然后移动左模板1和右模板2使两者分离,同时适用于车间预制混凝土防撞墩柱或者是在施工现场浇筑使用,使用时安装、拆除和运输均简便快捷,无须借助其他运输工具,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并且不需要额外安装支撑结构,稳定性良好。本实施例中,所述左模板1和右模板2的合模结合面前后两侧均向外延伸形成可互相贴合的翻边3。“向外”是指由左模板1和右模板2形成的筒状结构内部指向外部的方向。翻边3不仅能够用于安装紧固组件,还能够增大合模结合面的面积,减少混凝土出现漏浆情况的发生。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固定在左模板1翻边3上的多个导向螺纹杆4和分别与各导向螺纹杆4配合的螺母5,所述右模板2的翻边3上对应导向螺纹杆4位置设置有通孔。各导向螺纹杆4一端垂直固定于左模板1翻边3上与右模板2贴合的一面,另一端穿过通孔,然后通过旋紧各螺母5使左模板1和右模板2连接固定。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导向螺纹杆4可以采用六角螺栓。为了不影响左模板1和右模板2的贴合紧密程度,采用在左模板1上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螺纹孔,然后各六角螺栓与各螺纹孔螺纹连接,六角螺栓头位于远离右模板2一侧,通过焊接使六角螺栓头与左模板1固定。导向螺纹杆4一方面能够用于连接左模板1和右模板2,另一方面在合模时能够便于两模板快速且准确的对准位置,提高工作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行走组件包括安装底座6、斜撑板7和行走轮8;所述安装底座6垂直固定与左模板1或右模板2底部;所述斜撑板7一端与左模板1或右模板2顶部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底座6连接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所述行走轮8设置在安装底座6下方。斜撑板7、安装底座6与左模板1(或右模板2)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使得在浇筑混凝土时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减少模板倾斜甚至侧翻的情况发生。行走轮8优选采用市面上能够直接购买的带制动功能的万向轮,移动更加灵活,制动功能使在安装紧固组件时防止左模板1和右模板2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行走轮8至少设置有三个,且各行走轮8最低点构成的平面与左模板1和右模板2的底面平齐。优选方案为每个安装底座6下方设置四个行走轮8,且四个行走轮8成矩形分布。移动时行走轮8滚定,模板底面滑动,运行稳定。本实施例中,所述行走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斜撑板7上远离合模结合面一侧的把手9。设置把手9能够更加方便的移动钢模,并且能够更好的控制方向。本实施例中,所述把手9为硬质pvc塑料制成的U形管柱,所述U形管柱两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斜撑板7上。硬质pvc塑料结实耐用,耐腐蚀性能好。螺钉从斜撑板7另一侧面穿过斜撑板7并与U形管柱端部螺纹连接,实现U形管柱的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把手9上分布有防滑凹点。防滑凹点增大把手9表面摩擦力,防止手滑。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底座6和斜撑板7通过焊接与左模板1或右模板2连接成整体,并且所述安装底座6和斜撑板7表面均涂有防锈漆,防止生锈造成影响钢模正常使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模板1和右模板2高度为40cm-100cm。左模板1和右模板2具体高度和两者形成的筒状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比如在用于某天桥围栏防撞墩时可采用高度为80cm的棱柱筒状结构,在用于限制汽车通过的某道路出入口时采用高度为50cm的圆柱筒状结构。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拆混凝土墩柱钢模,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像对称设置的左模板和右模板以及用于连接左模板和右模板的紧固组件,所述左模板和右模板远离合模结合面一侧均设置有用于带动左模板或右模板移动的行走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拆混凝土墩柱钢模,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像对称设置的左模板和右模板以及用于连接左模板和右模板的紧固组件,所述左模板和右模板远离合模结合面一侧均设置有用于带动左模板或右模板移动的行走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拆混凝土墩柱钢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模板和右模板的合模结合面前后两侧均向外延伸形成可互相贴合的翻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拆混凝土墩柱钢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固定在左模板翻边上的多个导向螺纹杆和分别与各导向螺纹杆配合的螺母,所述右模板的翻边上对应导向螺纹杆位置设置有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拆混凝土墩柱钢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包括安装底座、斜撑板和行走轮;所述安装底座垂直固定与左模板或右模板底部;所述斜撑板一端与左模板或右模板顶部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底座连接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所述行走轮设置在安装底座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伟杨治攀
申请(专利权)人: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