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混凝土结构的预制混凝土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833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结构的预制混凝土楼板,包括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底板上设置限位杆,并在限位杆中滑动套设一级架立钢与二级架立钢,通过在一级架立钢与二级架立钢上分别滑动套设一级滑套、二级滑套与三级滑套、四级滑套,并在一级滑套与四级滑套之间转动连接一级加强筋,二级滑套与三级滑套之间转动连接二级加强筋,并使得一级加强筋与二级加强筋转动连接,通过加强一级架立筋与二级架立筋之间的联系从而提升预制楼板整体的稳定坚固性;同时可通过调整一级加强筋与二级加强筋之间的伸缩程度,从而便于制作不同尺寸的预制楼板;通过在短槽与长槽内便捷拆装侧板,以便于在侧板中快速浇筑混凝土浆料,从而实现快速操作。

A precast concrete floor of 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混凝土结构的预制混凝土楼板
本技术涉及预制板建造
,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结构的预制混凝土楼板。
技术介绍
预制板就是20世纪早期建筑当中用的楼板,就是工程要用到的模件或板块。因为是在预制场生产加工成型的混凝土预制件,直接运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所以叫预制板。制作预制板时,先用木板钉制空心模型,在模型的空心部分布上钢筋后,用水泥灌满空心部分,等干后敲去木板,剩下的就是预制板了。预制楼板主要分为空心与实心结构,制作工艺基本相同。传统的预制楼板制作时,利用板块架设纵向或横向的钢筋,通过箍筋实现纵向与横向钢筋的连接,再利用两块木板对其进行夹紧,通过向两块木板内浇筑混凝土浆料,等待其固结成型后退去木板。该种制作工序容易导致钢筋的大量使用,不仅容易造成钢筋资源的浪费,且纵横交错的钢筋之间缺乏稳定连接,在浇筑混净土浆料使容易发生变形位移,导致楼板变形;另外,该种结构的钢筋连接方式难以进行调整,在制作不同尺寸规格的与之楼板时,难以对其进行调整;同时,传统的预制楼板制作时,存在木板拆装操作复杂的问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严重影响生产制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混凝土结构的预制混凝土楼板,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开设有凹腔(2),且凹腔(2)内分别开设有两道短槽(3)与两道长槽(4),所述凹腔(2)内对应设有两根限位杆(5),且两根限位杆(5)之间连接有一级架立钢(6)与二级架立钢(7),所述一级架立钢(6)上分别套设有一级滑套(8)与二级滑套(9),且二级架立钢(7)上分别套设有三级滑套(10)与四级滑套(11),所述一级滑套(8)与四级滑套(11)之间连接有一级加强筋(12),所述二级滑套(9)与三级滑套(10)之间连接有二级加强筋(13),且一级加强筋(12)中端与二级加强筋(13)中端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混凝土结构的预制混凝土楼板,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开设有凹腔(2),且凹腔(2)内分别开设有两道短槽(3)与两道长槽(4),所述凹腔(2)内对应设有两根限位杆(5),且两根限位杆(5)之间连接有一级架立钢(6)与二级架立钢(7),所述一级架立钢(6)上分别套设有一级滑套(8)与二级滑套(9),且二级架立钢(7)上分别套设有三级滑套(10)与四级滑套(11),所述一级滑套(8)与四级滑套(11)之间连接有一级加强筋(12),所述二级滑套(9)与三级滑套(10)之间连接有二级加强筋(13),且一级加强筋(12)中端与二级加强筋(13)中端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结构的预制混凝土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为长方体结构,且凹腔(2)开设于底板(1)一侧端面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结构的预制混凝土楼板,其特征在于,两道所述短槽(3)与两道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杰秦鑫源黄浩吕永超刘阳徐自强常京轩董行通郭松涛吕双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国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