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地质灾害条件下的山区道路通行能力评价技术制造技术_技高网

地质灾害条件下的山区道路通行能力评价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905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交通管理和安全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质灾害条件下的山区道路通行能力评价技术。获取地质灾害条件下的山区道路交通通行的影响因素,再通过单体测试筛选能够准确反映道路运行状态和交通效果的影响因素,通过整体测试能够检测所有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和协调程度,从而获得更加全面、准确的评价因子,进而根据评价因子对地质灾害条件下的山区道路进行更加准确的通行能力分级,实现了对地质灾害条件下的山区道路的通行能力进行分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管理和安全风险评估,具体涉及一种地质灾害条件下的山区道路通行能力评价技术


技术介绍

1、道路灾害严重影响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道路灾害类型较多且存在较大差异,灾害过程复杂。尤其在山区特殊地段,存在道路环境复杂、气候恶劣、影响因素多、管理及养护难度大等问题,一旦发生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轻则阻断交通通行,重则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因此针对不同灾害类型、灾害规模、灾害发生位置等因素对交通通行能力的影响以及后期应急救援对策的研究较为复杂,是当今世界的研究难题和关注热点。

2、道路通行能力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交通效率和安全性,通过合理的确定道路通行能力,可以避免道路拥挤和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时间和交通成本,为分析和改进现有设施以及规划和设计待建设施提供了依据。且由于山区道路多处于地广人稀的偏远地区,地质灾害发生过程复杂迅速,难以预测及模拟其发生过程,因此在发生灾害后道路的抢险修复和通行分级尤为重要,

3、国内研究大多针对地质灾害的危险等级,通过模拟地质灾害放生过程构件灾害预警管理体系,没有考虑灾害对交通通行性的影响。目前缺少对地质灾害下对山区道路通行能力的评价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地质灾害条件下的山区道路通行能力评价技术,以能够对地质灾害条件下的山区道路的通行能力进行分级。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通过结合以往灾害数据确定了地质灾害条件下的山区道路通行能力评价指标,结合评价指标进行通行性评价。

3、在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一种地质灾害条件下的山区道路通行能力分级方法,包括:

4、确定地质灾害条件下的山区道路交通通行的影响因素;

5、对影响因素进行单体测试和整体测试,获得道路评价因子;

6、根据道路评价因子对山区道路进行通行能力评价,获得山区道路的通行等级。

7、结合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实现方式中,对影响因素进行单体测试和整体测试,获得道路评价因子,包括:

8、获取各影响因素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9、根据可行性和正确性对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筛选;

10、根据初步筛选后的影响因素计算整体重要程度和协调程度;

11、根据整体重要程度和协调程度进行二次筛选,获得道路评价因子。

12、结合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实现方式中,根据道路评价因子对山区道路进行通行能力评价,获得山区道路的通行等级,包括:

13、按照各道路评价因子对山区道路的重要程度确定各道路评价因子的权重系数;

14、根据山区道路的各道路评价因子参数值和对应的权重系数获取山区道路的通行等级。

15、结合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16、建立山区道路的受灾通行仿真模型;

17、根据受灾通行仿真模型获取交通参数;

18、根据交通参数和通行等级获取通行建议。

19、结合第四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实现方式中,建立山区道路的受灾通行仿真模型,包括:

20、利用仿真软件建立山区道路的仿真模型,按照各类型灾害的占道面积确定交通阻抗,将各类型灾害对应的交通阻抗加载到仿真模型中,获得受灾通行仿真模型。

21、结合第四种可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实现方式中,根据受灾通行仿真模型获取交通参数,包括:

22、基于受灾通行仿真模型计算车辆排队长度和最大车均延误时间。

23、结合第六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实现方式中,根据交通参数和通行等级获取通行建议,包括:

24、对车辆排队长度、最大车均延误时间和通行等级进行查表操作,获取车辆排队长度、最大车均延误时间和通行等级共同对应的通行建议。

2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质灾害条件下的山区道路通行能力评价技术,实现对基于灾害后复杂环境下的山区道路进行通行性分级,并提出分级方法。

26、在第八种可实现方式中,一种地质灾害条件下的山区道路通行能力评价技术,包括:

27、影响因素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山区道路交通通行的影响因素;

28、道路评价因子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对影响因素进行单体测试和整体测试,获得道路评价因子;

29、通行等级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道路评价因子对山区道路进行通行能力评价,获得山区道路的通行等级。

30、结合第八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31、受灾通行仿真模型建立模块,被配置为建立山区道路的受灾通行仿真模型;

32、交通参数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受灾通行仿真模型获取交通参数;

33、通行建议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交通参数和通行等级获取通行建议。

34、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35、获取地质灾害条件下的山区道路交通通行的影响因素,再通过单体测试筛选能够准确反映道路运行状态和交通效果的影响因素,通过整体测试能够检测所有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和协调程度,从而获得更加全面、准确的评价因子,进而根据评价因子对地质灾害条件下的山区道路进行更加准确的通行能力分级,实现了对地质灾害条件下的山区道路的通行能力进行分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质灾害条件下的山区道路通行能力分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影响因素进行单体测试和整体测试,获得道路评价因子,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道路评价因子对山区道路进行通行能力评价,获得山区道路的通行等级,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山区道路的受灾通行仿真模型,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受灾通行仿真模型获取交通参数,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交通参数和通行等级获取通行建议,包括:

8.一种地质灾害条件下的山区道路通行能力评价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山区道路通行能力评价技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灾害条件下的山区道路通行能力分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影响因素进行单体测试和整体测试,获得道路评价因子,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道路评价因子对山区道路进行通行能力评价,获得山区道路的通行等级,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峰赖远明于佳珂阎宗岭刘俊新马莲霞何蓉张帮鑫于兴旺王立洪
申请(专利权)人: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