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可调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智能设备
,特别是一种新型可调机械手。
技术介绍
生产线的完全自动化和各段生产线的衔接与对接是影响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的许多厂房的生产线上,虽然单一零件的生产过程为自动化过程,完全由专用机械加工,但是加工完成的零件再投入下一道生产线时,由于技术限制,一般都是由人工拿取或搬运,因此仅仅为半自动化生产,大大影响了生产的效率以及整体生产线的流水作业能力,需要额外的现场人员去专门负责监督看管和搬运转移,费时费力。此外,在一些恶劣环境或者有害环境中,现场人员不宜长时间监督或者作业,因此需要自动化机械进行替代物件的转移。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半自动化生产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其中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可调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驱动单元(100),包括第一转轴(101)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轴(101)外端的第一锥齿轮(102);/n第二驱动单元(200),包括套于所述第一转轴(101)外围且形成一体的第一套管(201)和第二锥齿轮(202),所述第二锥齿轮(202)固定于所述第一套管(201)的外端;/n第三驱动单元(300),包括套于所述第一套管(201)外围的第二套管(30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管(301)外端且互相正对的第一安装架(302)和第二安装架(303),所述第一安装架(302)和第二安装架(303)上分别连接有互相正对的第三锥齿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调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驱动单元(100),包括第一转轴(101)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轴(101)外端的第一锥齿轮(102);
第二驱动单元(200),包括套于所述第一转轴(101)外围且形成一体的第一套管(201)和第二锥齿轮(202),所述第二锥齿轮(202)固定于所述第一套管(201)的外端;
第三驱动单元(300),包括套于所述第一套管(201)外围的第二套管(30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管(301)外端且互相正对的第一安装架(302)和第二安装架(303),所述第一安装架(302)和第二安装架(303)上分别连接有互相正对的第三锥齿轮(304)和第四锥齿轮(305),所述第三锥齿轮(304)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02)啮合传动,所述第四锥齿轮(305)与所述第二锥齿轮(202)啮合传动;所述第四锥齿轮(305)的外边缘固定有支杆(306),所述支杆(306)的末端固定有滑套(307);以及,
抓持单元(400),包括穿插在所述滑套(307)内的第二转轴(401)、固定于所述第二转轴(401)一端的第五锥齿轮(402)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转轴(401)另一端的抓持手(403),所述第五锥齿轮(402)与所述第三锥齿轮(304)啮合传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调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200)的内部具有配合于所述第一转轴(101)横截面外径的第一通道(203),所述第一转轴(101)能够在所述第一通道(203)内发生相对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调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管(301)的内部具有配合于所述第一套管(201)横截面外径的第二通道(301a),所述第一套管(201)能够在所述第二通道(301a)内发生相对转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调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齿轮(102)、第三锥齿轮(304)与第五锥齿轮(402)规格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调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锥齿轮(202)与所述第四锥齿轮(305)规格相同。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浦江宏,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中铭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