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型轮毂电机,包括:中心轴、定子、轮毂、磁钢和轮毂盖,所述定子固定在中心轴上,定子和中心轴之间装有轴承,定子嵌套在轮毂内部,轮毂两侧通过轮毂盖与中心轴固定,轮毂盖与轮毂之间通过螺丝连接,轮毂盖两侧装有轮毂轴承,轮毂轴承与中心轴连接,磁钢贴在轮毂内侧对应定子上的绕组,绕组通过总成与电池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传统轮毂电机散热效率低,轮毂电机长期处于高热状态,散热孔防水性能较差,容易造成轮毂电机总成及绕组短路烧毁等问题,延长轮毂电机使用寿命。
A heat dissipating hub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型轮毂电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毂电机,具体涉及一种散热型轮毂电机。
技术介绍
由于电动车的高速发展,对电动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一般电动车的驱动动力来自于轮毂电机,轮毂电机是一种内装在车轮中的电机,从而缩小电动车体积,在轮毂电机启动后,轮毂电机便会通过旋转驱动电动车行进,轮毂电机的长时间运行会导致轮毂电机内部发热,传统轮毂电机采用散热孔进行散热,但是由于散热孔的存在,散热孔较小时,散热效果小差,无法快速对轮毂电机进行散热,轮毂电机内部会长期处于高温状态,散热孔较大时,轮毂电机在转动过程中会将泥水等脏污通过散热孔带进轮毂电机内部,轮毂电机内部有若干绕组和总成,在工作发热过程中有水或脏污进入会导致线路短路、电机烧毁等问题,造成轮毂电机内部部件损伤,影响轮毂电机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散热效率高、防水防污效果好的散热型轮毂电机。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散热型轮毂电机,包括:中心轴、定子、轮毂、磁钢和轮毂盖,所述定子固定在中心轴上,定子和中心轴之间装有轴承,定子嵌套在轮毂内部,轮毂两侧通过轮毂盖与中心轴固定,轮毂盖与轮毂之间通过螺丝连接,轮毂盖两侧装有轮毂轴承,轮毂轴承与中心轴连接,磁钢贴在轮毂内侧对应定子上的绕组,绕组通过总成与电池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定子上有若干组绕组,每个绕组之间由绝缘纸隔开,绝缘纸采用PVC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轮毂盖包括盖体、散热结构和导流板,所述若干个散热结构环设在盖体正面,盖体背面对应散热结构处有散热凹槽,盖体背面安装有等量导流板,导流板位置对应散热结构位置,导流板与散热结构有15~25°夹角。进一步地,散热结构为垂直挡板、水平挡板和通风口组成的通道,所述两边垂直挡板与盖体正面连接,水平挡板覆盖在两块垂直挡板之间,水平挡板一端与盖体正面相接,另一端与两边的垂直挡板形成通风口。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实质性特点和进步: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轮毂电机轮毂盖上的散热孔设计不合理,导致散热效率低,轮毂电机长期处于高热状态,散热孔防水性能较差,容易造成轮毂电机总成及绕组短路烧毁等问题,延长轮毂电机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所述散热型轮毂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所述散热型轮毂电机的轮毂盖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所述散热型轮毂电机的轮毂盖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所述散热型轮毂电机的散热结构示意图;图中元件名称及序号:1-中心轴;2-定子;3-轮毂;4-磁钢;5-轮毂盖;6-轮毂轴承;7-螺丝;8-绕组;9-盖体;10-散热结构;11-导流板;12-散热凹槽;13-垂直挡板;14-水平挡板;15-通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看图1所示,一种散热型轮毂电机,包括:中心轴1、定子2、轮毂3、磁钢4和轮毂盖5,所述定子2固定在中心轴1上,定子2嵌套在轮毂3内部,轮毂3两侧通过轮毂盖5与中心轴1固定,轮毂盖5与轮毂3之间通过螺丝7连接,轮毂盖5两侧装有轮毂轴承6,轮毂轴承6与中心轴1连接,磁钢4贴在轮毂3内侧对应定子2上的绕组8上方位置,绕组8通过总成与电池连接。优选地情况下,所述定子上有若干组绕组8,每组绕组8之间由绝缘纸隔开,绝缘纸采用PVC材料制成。优选地情况下,所述轮毂盖5包括盖体9、散热结构10和导流板11,所述若干个散热结构10环设在盖体9正面,盖体9背面对应散热结构10处有散热凹槽12,盖体9背面安装有跟散热结构10数量相应的导流板11,导流板1位置对应散热结构10位置,导流板11与散热结构10存在15~25°夹角。优选地情况下,散热结构10为垂直挡板13、水平挡板14和通风口15组成的通道,所述两边垂直挡板13与盖体9正面连接,水平挡板14覆盖在两块垂直13挡板之间,水平挡板13一端与盖体9正面相接,另一端与两边的垂直挡板13形成通风口1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首先,打开电源,定子上的绕组通电后由于轮毂内磁钢的作用,使轮毂开始转动,由于轮毂盖与轮毂固定连接,因此轮毂盖随着轮毂同速转动,转动过程中空气会通过轮毂盖正面的散热结构进入轮毂电机,并在导流板的作用下在轮毂电机能循环实现热交换达到散热的目的,同时,由于散热结构为垂直挡板和水平挡板组成的通道结构,并且通风口均朝中心轴方向,因此在轮毂盖旋转过程中接近地面的散热结构通风口朝上位置,污水和脏污会被水平挡板和垂直挡板阻隔,无法从通风口进入到轮毂电机内,因此本技术可以实现较高的散热效率同时防止污水和脏污进入轮毂电机的效果。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型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1)、定子(2)、轮毂(3)、磁钢(4)和轮毂盖(5),所述定子(2)固定在中心轴(1)上,定子(2)嵌套在轮毂(3)内部,轮毂(3)两侧通过轮毂盖(5)与中心轴(1)固定,轮毂盖(5)与轮毂(3)之间通过螺丝(7)连接,轮毂盖(5)两侧装有轮毂轴承(6),轮毂轴承(6)与中心轴(1)连接,磁钢(4)贴在轮毂(3)内侧对应定子(2)上的绕组(8)上方位置,绕组(8)通过总成与电池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型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1)、定子(2)、轮毂(3)、磁钢(4)和轮毂盖(5),所述定子(2)固定在中心轴(1)上,定子(2)嵌套在轮毂(3)内部,轮毂(3)两侧通过轮毂盖(5)与中心轴(1)固定,轮毂盖(5)与轮毂(3)之间通过螺丝(7)连接,轮毂盖(5)两侧装有轮毂轴承(6),轮毂轴承(6)与中心轴(1)连接,磁钢(4)贴在轮毂(3)内侧对应定子(2)上的绕组(8)上方位置,绕组(8)通过总成与电池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型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上有若干组绕组(8),每组绕组(8)之间由绝缘纸隔开,绝缘纸采用PVC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型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盖(5)包括盖体(9)、散热结构(10)和导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同钢,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飞能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