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型轮毂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301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53
一种加强型轮毂电机,包括位于轮辋中间的定子,轮辋内圆周固定磁钢,轮辋两侧分别使用毂盖和边盖封闭固定,轴从定子、边盖和毂盖的轴孔穿过,并在边盖和毂盖的轴孔上设置轴承,所述定子的支架外圆周固定铁芯,并在铁芯上缠绕线圈,内圆周与轴套固定连接,支架为圆形双板结构,双板贴合在一起形成完整支架,并使用紧固件固定,双板分别在中部径向均布设置相对应的长腰形或鼓形凸起,支架上均布设置若干个减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定子和毂盖的结构进行优化和改进,使轮毂电机整体结构得到强化,且较传统轮毂电机的整体重量更轻,散热能力更好,适用于各种电动车辆上使用。

A kind of reinforced hub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强型轮毂电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加强型轮毂电机。
技术介绍
轮毂电机技术也被称为车轮内装电机,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动力装置、传动装置等都整合一起到轮毂内,得以将电动车辆的机械部分大为简化。除了结构更为简单之外,采用轮毂电机驱动的车辆可以获得更好的空间利用率,同时传动效率也要高出不少。由于轮毂电机具备单个车轮独立驱动的特性,轮毂电机包括轮辋、毂盖、边盖、定子和转子等部件,轮毂经常处于高速的旋转,并会遇到各类颠簸的路况,轮毂电机的毂盖、边盖、定子和轮辋等均会受到很大的震动和冲击力,如果轮毂电机的结构薄弱,加强结构不足,在极端的受力情况下,容易产生崩裂、松动、变形等损坏,给车辆带来事故。但如果单纯增加部件的厚度,对轮毂电机的整体重量增加和散热又造成不利影响,且部件整体重量增加后,更增加了轮辋的压应力。现查询到轮毂电机加强结构有关的资料如下:1、强度高的轮毂电机,申请号:CN201620442651.0;申请人:台州市椒江名辰电机科技有限公司;摘要:一种强度高的轮毂电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用于卡嵌轮胎的轮辋骨架,所述轮辋骨架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左端盖和右端盖,轮辋骨架内设有电机组件,所述左端盖和右端盖上均设有供电机轴穿出的轴孔,左端盖上轴孔的外缘包围有凸台,左端盖的外缘设有加强边圈,左端盖外表面设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呈间隔分布且均从凸台的侧面向加强边圈辐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将凸台与加强边圈连为一体。2、防碰撞变形轮毂电机;申请号:CN201620417648.3;申请人:台州市椒江名辰电机科技有限公司;摘要:一种型号为电摩王的防碰撞变形轮毂电机,包括轮圈,轮圈内设有用于放置电机的空腔,轮圈两侧设有用于封闭轮圈并支撑电机的端盖,端盖中心设有凸出端盖表面用于放置轴承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和端盖边缘之间设有加强筋,加强筋自轴承座向端盖边扭转,加强筋处于端盖边缘的端部向轮毂转动方向倾斜。该防碰撞变形轮毂电机,具有较高的抗变形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碰撞时产生严重变形。由上述现有技术可知,现有的轮毂电机除了使用增加部件的厚度增加强度之外,主要还是在电机的外表面上增加加强肋、加强筋等方式进行加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加强型轮毂电机,通过对定子和毂盖的结构进行优化和改进,使轮毂电机整体结构得到强化,且较传统轮毂电机的整体重量更轻,散热能力更好,适用于各种电动车辆上使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加强型轮毂电机,包括位于轮辋中间的定子,轮辋内圆周固定磁钢,轮辋两侧分别使用毂盖和边盖封闭固定,轴从定子、边盖和毂盖的轴孔穿过,并在边盖和毂盖的轴孔上设置轴承。所述定子的支架外圆周固定铁芯,并在铁芯上缠绕线圈,内圆周与轴套固定连接,支架为圆形双板结构,双板贴合在一起形成完整支架,双板式支架较传统的铸造一体式支架,其可以使用轧制钢板冲压裁切而成,金属内部砂孔、气泡等缺陷少,金属合金成分更均匀,因此支架的质量可控,更利于轮毂电机在高强度大震动的情况下运转,定子都能保持完好。双板之间贴合处使用紧固件固定,可使用铆钉或螺纹紧固的方式进行固定。双板分别在中部径向均布设置相对应的长腰形或鼓形凸起,长腰形或鼓形凸起增加了双板抗弯抗扭的能力,而不额外增加支架的厚度和重量,支架上均布设置若干个减重孔,进一步减轻支架的总重。所述毂盖的外侧均布径向设置若干加强肋,加强肋自边部向圆心处逐渐增粗,加强肋用于增加毂盖的刚度,毂盖与轮辋的结合处,毂盖和边盖在轮辋的内圆处有一圈支撑台阶结构,轮辋受到的径向压力和冲击力通过台阶结构,传递到毂盖和边盖上,可减轻轮辋的应力,避免轮辋损坏。在加强肋之间的毂盖表面均布设置若干外侧散热齿,外侧散热齿一方面加快电机内部传导出来的热量,散热到外界空气当中;另一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与加强肋相同,增加毂盖整体的刚度和强度。所述外侧散热齿的形状为楔形,从圆心向圆周倾斜高度逐渐减小,此设计是为了避免靠近外圆周部分的散热齿在车辆日常碰撞摩擦过程中发生损坏等现象。所述毂盖的内侧径向均布设置若干内侧吸热齿,加快定子线圈散发的热量吸收到毂盖上,热量再通过外侧散热齿散热到空气中,外侧散热齿和内侧吸热齿共同作用,起到快速散热的功能,保持电机内部温度。所述内侧吸热齿的高度均等,除了能快速吸收热量之外,还在轮毂电机转动的过程中,扇动空气,起到加快气流运动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1、该加强型轮毂电机整体结构坚固可靠,抗震动,抗变形能力强,其定子双板型支架可以使用钢板冲压制造,制造效率更高,使用材料更少,避免了铸造型支架的大重量,铸造生产过程污染大,效率低的缺点,且双板上的腰形或鼓形凸起增强了支架的抗弯强度和刚度。2、毂盖上的加强肋、外侧散热齿和内侧吸热齿的加强作用,使轮毂电机整体结构在增重有限的条件下得到增强,且加强结构不易损坏,牢固耐用。3、本技术的轮毂电机的外侧散热齿和内侧吸热齿相互结合的结构,还具备很强的散热功能,使轮毂电机内部完全封闭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良好的散热,对电机的防尘防水和维护等都有积极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装配结构图;图2是定子的侧视和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毂盖的侧视和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毂盖的侧视和后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及名称如下:1、定子;11、支架;12、轴套;13、铁芯;14、减重孔;2、磁钢;3、轮辋;4、毂盖;41、加强肋;42、外侧散热齿;43、内侧吸热齿;5、边盖;6、轴;7、轴承。具体实施方式加强型轮毂电机,包括位于轮辋3中间的定子1,轮辋3内圆周固定磁钢2,轮辋3两侧分别使用毂盖4和边盖5使用螺纹紧固件封闭固定,轴6从定子1、边盖5和毂盖4的轴孔穿过,并在边盖5和毂盖4的轴孔上设置轴承7,所述定子1的支架11外圆周固定铁芯13,并在铁芯13上缠绕线圈,内圆周与轴套12固定连接,支架11为圆形双板结构,双板贴合在一起形成完整支架11,并使用紧固件固定,双板分别在中部径向均布设置6个相对应的长腰形凸起,两个凸起之间距离11mm;支架上均布设置6个减重孔14;所述毂盖4的外侧均布径向设置若干加强肋41,加强肋41自边部向圆心处逐渐增粗,在加强肋41之间的毂盖4表面均布设置33个外侧散热齿42;所述外侧散热齿42的形状为楔形,从圆心向圆周倾斜从9mm到0mm高度逐渐减小;所述毂盖4的内侧径向均布设置42个内侧吸热齿43;所述内侧吸热齿43的高度均等为4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强型轮毂电机,包括位于轮辋(3)中间的定子(1),轮辋(3)内圆周固定磁钢(2),轮辋(3)两侧分别使用毂盖(4)和边盖(5)封闭固定,轴(6)从定子(1)、边盖(5)和毂盖(4)的轴孔穿过,并在边盖(5)和毂盖(4)的轴孔上设置轴承(7),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1)的支架(11)外圆周固定铁芯(13),并在铁芯(13)上缠绕线圈,内圆周与轴套(12)固定连接,支架(11)为圆形双板结构,双板贴合在一起形成完整支架(11),并使用紧固件固定,双板分别在中部径向均布设置相对应的长腰形或鼓形凸起,支架上均布设置若干个减重孔(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强型轮毂电机,包括位于轮辋(3)中间的定子(1),轮辋(3)内圆周固定磁钢(2),轮辋(3)两侧分别使用毂盖(4)和边盖(5)封闭固定,轴(6)从定子(1)、边盖(5)和毂盖(4)的轴孔穿过,并在边盖(5)和毂盖(4)的轴孔上设置轴承(7),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1)的支架(11)外圆周固定铁芯(13),并在铁芯(13)上缠绕线圈,内圆周与轴套(12)固定连接,支架(11)为圆形双板结构,双板贴合在一起形成完整支架(11),并使用紧固件固定,双板分别在中部径向均布设置相对应的长腰形或鼓形凸起,支架上均布设置若干个减重孔(14)。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同钢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飞能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