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pH检测的土壤酸化石灰水改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4301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pH检测的土壤酸化石灰水改良系统,属于土壤酸化改良处理机械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石灰水混合池的进水管位于圆筒体的上部,出水口位于圆锥体的底部;分流管的进水口端连接至混合池的圆锥体底部,出水口端分别连接至pH检测池的顶部入口、管状灌液管,进水口端的管材上设置有主阀门,出水口端均设置有分阀门;混合池中间贯穿有圆柱形的转轴,转轴在混合池内自由转动,转轴两端分别固定有两尺寸相同的滚轮;pH检测池内设置有一根探头,探头连接至池外的土壤酸度检测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进混合池,在混合池底部通过分流管分别连接pH检测池和管状灌液管,解决混合池难以同步检测酸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pH检测的土壤酸化石灰水改良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pH检测的土壤酸化石灰水改良系统,属于土壤处理机械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土壤酸化设备通常采用圆筒型容器,用于生石灰粉或消石灰和水进行混合使用,避免凝结。在土壤酸化设备的底部开设有出口,通过出口外接管状灌液管,对植被根部的酸化土壤进行重点治理。但是由于消石灰与水混合的容器随时需要搅拌,而且上下混合不均匀易导致溶液pH无法控制。因此需要一种在管状灌液管出口处能检测溶液酸碱性的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带有pH检测的土壤酸化石灰水改良系统,改进生石灰粉或消石灰和水的混合池,在混合池底部通过分流管分别连接pH检测池和管状灌液管,解决混合池难以同步检测酸碱性的问题。本技术所述的带有pH检测的土壤酸化石灰水改良系统,包括混合池、分流管、pH检测池和管状灌液管,混合池上部采用圆筒体而下部采用圆锥体,进水管位于圆筒体的上部,出水口位于圆锥体的底部;分流管的进水口端连接至混合池的圆锥体底部,出水口端分别连接至pH检测池的顶部入口、管状灌液管,进水口端的管材上设置有主阀门,出水口端均设置有分阀门;混合池中间贯穿有圆柱形的转轴,转轴在混合池内自由转动,转轴两端分别固定有两尺寸相同的滚轮,转轴中间设有若干片状的搅拌叶片,两滚轮分别位于混合池外部的两侧,搅拌叶片均位于混合池的内部;pH检测池内设置有一根探头,探头通过支架固定在pH检测池中央,探头连接至池外的土壤pH检测器;pH检测池的内池壁上设置有刻度。>优选地,所述搅拌叶片、转轴均由铝合金材质构成。优选地,所述混合池和pH检测池均采用上下一体式结构,混合池的容积大于pH检测池的容积。优选地,所述混合池和pH检测池的底部均安装有支撑底座,支撑底座包括与圆锥体配合的圆环架,以及固定于圆环架下方四根支撑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带有pH检测的土壤酸化石灰水改良系统,通过改进消石灰和水的混合池,在混合池底部通过分流管分别连接pH检测池和管状灌液管,解决混合池难以同步检测酸度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圆筒体;11、滚轮;12、转轴;13、搅拌叶片;2、圆锥体;3、支撑底座;4、分流管;5、pH检测池;51、入口;52、排料口;53、刻度;54、探头;55、土壤酸度检测器;6、管状灌液管;7、进水管;8、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带有pH检测的土壤酸化石灰水改良系统,包括混合池、分流管4、pH检测池5和管状灌液管6,混合池上部采用圆筒体1而下部采用圆锥体2,进水管7位于圆筒体1的上部,出水口位于圆锥体2的底部;分流管4的进水口端连接至混合池的圆锥体2底部,出水口端分别连接至pH检测池5的顶部入口51、管状灌液管6,进水口端的管材上设置有主阀门,出水口端均设置有分阀门;混合池中间贯穿有圆柱形的转轴12,转轴12在混合池内自由转动,转轴12两端分别固定有两尺寸相同的滚轮11,转轴12中间设有若干片状的搅拌叶片13,两滚轮11分别位于混合池外部的两侧,搅拌叶片13均位于混合池的内部;pH检测池5内设置有一根探头54,探头54通过支架固定在pH检测池5中央,探头54连接至池外的土壤酸度检测器55;pH检测池5的内池壁上设置有刻度53,底部放置带开关的排料口52。所述搅拌叶片13、转轴12均由铝合金材质构成。所述混合池和pH检测池5均采用上下一体式结构,混合池的容积大于pH检测池5的容积。所述混合池和pH检测池5的底部均安装有支撑底座3,支撑底座3包括与圆锥体2配合的圆环架,以及固定于圆环架下方四根支撑杆。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所示,该混合池在使用时可将生石灰粉或消石灰放入混合池内,水通过进水管7流入混合池,并通过开关8控制水流多少;使用者双手握持两滚轮11,利用滚轮11推动混合池内转轴12,滚轮11转动后可带动转轴12一起转动,而转轴12又会带动搅拌叶片13在混合池内转动,便会将石灰溶液搅拌均匀。待石灰饱和液冷却后便可打开分流管4进水口端的主阀门,混合液从分流管4分别流入pH检测池5和管状灌液管6,通过分阀门分别控制流入pH检测池5和管状灌液管6的混合液的多少,操作十分简单方便。pH检测池5使用时可将待酸化改良的作物根部土壤,折算成固定重量的采样土壤放入pH检测池5底部的隔板上,再向采样土壤加入混合液,搅拌均匀后,可利用pH检测池5中央固定探头54测出采样土壤的酸碱度,然后通过池外的土壤pH检测器55加以显示;加入混合液的容量通过内侧壁上的刻度53进行测量,需要关闭时则仅需要关闭分阀门即可,使用简单。本技术可广泛运用于土壤酸化改良处理机械装置场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己,并不以本技术为限制,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均等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pH检测的土壤酸化石灰水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池、分流管(4)、pH检测池(5)和管状灌液管(6),混合池上部采用圆筒体(1)而下部采用圆锥体(2),进水管(7)位于圆筒体(1)的上部,出水口位于圆锥体(2)的底部;分流管(4)的进水口端连接至混合池的圆锥体(2)底部,出水口端分别连接至pH检测池(5)的顶部入口(51)、管状灌液管(6),进水口端的管材上设置有主阀门,出水口端均设置有分阀门;混合池中间贯穿有圆柱形的转轴(12),转轴(12)在混合池内自由转动,转轴(12)两端分别固定有两尺寸相同的滚轮(11),转轴(12)中间设有若干片状的搅拌叶片(13),两滚轮(11)分别位于混合池外部的两侧,搅拌叶片(13)均位于混合池的内部;pH检测池(5)内设置有一根探头(54),探头(54)通过支架固定在pH检测池(5)中央,探头(54)连接至池外的土壤酸度检测器(55);pH检测池(5)的内池壁上设置有刻度(5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pH检测的土壤酸化石灰水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池、分流管(4)、pH检测池(5)和管状灌液管(6),混合池上部采用圆筒体(1)而下部采用圆锥体(2),进水管(7)位于圆筒体(1)的上部,出水口位于圆锥体(2)的底部;分流管(4)的进水口端连接至混合池的圆锥体(2)底部,出水口端分别连接至pH检测池(5)的顶部入口(51)、管状灌液管(6),进水口端的管材上设置有主阀门,出水口端均设置有分阀门;混合池中间贯穿有圆柱形的转轴(12),转轴(12)在混合池内自由转动,转轴(12)两端分别固定有两尺寸相同的滚轮(11),转轴(12)中间设有若干片状的搅拌叶片(13),两滚轮(11)分别位于混合池外部的两侧,搅拌叶片(13)均位于混合池的内部;pH检测池(5)内设置有一根探头(54),探头(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玉龙张继光刘明宏芶剑渝宋德安孟源丁飞王先博刘坤韩小斌刘京赵建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烟草公司遵义市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