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火化机是一种新型火化炉具,其炉膛采用双层结构,炉膛下部为主烟道,主烟道两侧为尘降室,炉膛顶部装有喷油枪,与配油系统相连;一侧装有热电偶和微压计,分别与主控制台上的温度指示仪和压力表相连;炉膛两侧装有助燃风管,与配风系统相连。炉膛前支架装有内外炉门,机体后立面装有上、下操作门,主烟道出口处装有烟道闸板,由电动推杆控制开启,该机结构合理,燃烧充分,烟尘小,焚化时间短,耗油低,保温性能好。(*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火化炉具。目前,我国火化炉多采用捷克737型,该火化炉为单层结构,尸体放入炉膛后,燃烧过程缓慢,保温性能差,耗油量高,烟尘大、环境污染严重,自动化程度低,工人劳动强度大。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保温性能好,燃烧充分的新型燃油火化机。本技术由机体、配风系统、配油系统和操作系统组成。机体的主要结构为炉膛,炉膛为砖结构,由耐火异型砖、耐火混凝土捣固件等砌成。炉膛外部为保温材料围成的保温层,保温层外为外壳。炉膛为拱型,由炉条将其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主燃烧室,用于放置尸体;下层为次燃烧室,与主燃烧室相通,在次燃烧室的旁侧有排烟孔直通尘降室。炉膛下部为主烟道,主烟道两侧为尘降室,通过烟道与主烟道相通。主烟道在机体上的出口处安有烟道闸板,烟道闸板与电动推杆相连。尸体焚化时,放在炉条上燃烧,主燃烧室产生的烟尘经过次燃烧室进行再燃烧,并通过旁侧的排烟孔,进入炉膛底部的尘降室,将颗粒粉尘进行沉淀,再进入炉膛下部的主烟道和水平烟道,经烟道闸板进入炉外烟道,最后,由烟囱排入天空。在炉膛的正上方,装有喷油枪,以供炉膛加热和焚化尸体之用,喷油枪与配油系统相连。炉膛的侧部装有热电偶和微压计,热电偶与控制台上的温度指示仪相连,用于指示炉膛温度,并对炉膛温度进行自动控制。微压计用于测量炉膛的工作压力,通过压力表与电动推杆相连。火化机采用正压工作,如机内产生正压过大,即会有烟气外逸,此时,可通过微压计自动调正电动推杆的伸缩,带动烟道闸板升降,变更烟道内烟气流速使炉膛的工作压力保持在0-+2水银柱间。在炉膛的两侧装有多个助燃风管,起助燃作用,助燃风管通过配风管与配风系统相连。在炉膛的前部装有内、外两个支架,内支架上与主燃料室相对应位置上装有一个内炉门,内炉门紧压在主燃室上,外支架上,与内炉门相对应位置上装有外炉门,内外炉门是运送尸体的通道。内外支架间,装有转动轴,内外炉门均用吊链或钢丝绳与转动轴上的轮相连,并可随转动轴正、反向转动而作上下移动(或开炉门或关闭炉门),转动轴通过减速器与电动机相连,电动机上装有制动器在外炉门上方装有一个排烟罩,排烟罩通过排烟管与除尘风机相连。在尸体入炉时,易使炉膛的烟气外逸,可通过排烟罩将烟气吸入烟道中。在火化机后面外壳的中上部,装有上操作门,直通主燃料室底部,用于更换和拨落未能落下的骨灰,并起自然通风的作用,为便于随时观察炉内情况,在上操作门中心开有一个观察孔。下操作门位于上操作门下部,直通次燃烧室,用于扒落骨灰,使之落入取灰斗中,取灰斗位于操作面板的底部,用于将骨灰取出,底部装有三个清灰门,两侧底部及取灰斗前部各有一个,用于清除尘降室和烟道中的积尘。配风系统,主要由鼓风机、空气预热管、配风管和助燃风管组成。鼓风机连接着空气预热管,空气预热管装在炉膛侧,以炉温作为热源,鼓风机送出的空气经过空气预热管进行加热,然后通过配风管进入助燃风管,吹入炉膛内。配风管上装有控制阀门,可以控制吹入炉膛内的风量。配油系统由油箱、滤油器和喷油枪组成,在油箱的出口处装有滤油器,滤油器通过配油管与喷油枪相连,在配油管内设有电磁阀,电磁阀门与温度指示仪相连,可自动通断油源。操作系统由电器控制台和送尸车组成,送尸车是载运尸体进行焚化的工具,当车伸入炉内一定程度时,放置尸体的翻板自动开启,尸体即被放入炉条上。通过电器控制台而完成自动对炉、自动入炉、自动拉出、自动复位等动作。电器控制台装有多种电器,以控制送尸车和火化机各部件的自动工作,当开启内外炉门时,电器控制台自动启动电机,使内外炉门升启,烟道闸板自动升至最高位置,除尘系统自动工作,切断供油和供风系统,接通送尸车,使尸体自动入炉,当送尸车完成自动入尸拉出时,电器控制台自动接通风、油源,关闭内外炉门,自动切断除尘系统,并根据炉膛的温度和压力情况,自动调正烟道闸板的开启高度,保证炉温和烟气不外逸。本技术与已有火化炉相比,具有结构合理、炉膛燃烧充分、烟尘小、焚化时间短、耗油低、保温性能好等特点,由于采用了多种控制装置和双层燃烧结构,使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卫生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环境污染也得以降低,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新型燃油火化机。附图说明图1为燃油火化机前立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燃油火化机的侧视图图3为燃油火化机炉膛剖视图图4为燃油火化机炉膛侧面剖视图图5为燃油火化机后立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燃油火化机底部烟道俯视图1、油箱2、向心滚动轴承3、链轮4、转动轴5、吊链6、联轴器7、减速机8、保温铁板9、排烟罩10、外炉门11、内炉门12、支架13、三角带轮14、三角皮带15、电机16、制动器17、除尘管18、除尘器19、喷油枪20、配油管21、排烟罩22、上操作门23、配风管24、下操作门25、取灰斗26、沉降室清灰门27、烟道闸板28、钢丝绳29、电动推杆30、热电偶31、岩棉保温层32、硅酸铝耐火纤维毡33、耐火水泥34、耐火砖35、主燃烧室36、助燃风管37、炉条38、排烟孔39、次燃烧室40、尘降室41、主烟道42、主烟道清灰门43、微压计实施例下面对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描述。燃油火化机规格为3200×2000×2400mm,外壳8采用铁板制成。燃油火化机主要由机体、配风系统、配油系统和操作系统四大部分组成。机体是燃油火化机的主体,其主要结构为炉膛,炉膛为砖砌结构(见图3、图4),采用耐火砖34砌成拱形,炉膛由炉条37将其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主燃烧室35,下层为次燃烧室39。主燃烧室35规格为710×650×2300mm,底部砌成内斜坡,并在内斜坡上嵌入炉条座,安装四根异形砖炉条37。次燃烧室39规格为250×270×200mm,侧部有排烟孔38,直通尘降室40。主燃烧室35,顶部装有喷油枪19,喷油枪19通过电磁阀门与配油系统相连,炉膛一端装有热电偶30和微压计43,热电偶30与安装在电器控制台上的温度指示仪相连。微压计43通过压力表与电动推杆29相连,电动推杆29装在机体的上面,通过钢丝绳28与烟道闸板41相连。微压计43可根据炉内的工作压力,使电动推杆29伸缩,调节烟道闸阀27的高度。在炉膛的两侧装有多个助燃风管36,助燃风管36通过配风管23与配风系统相连。次燃烧室39的下部用耐火砖砌成主烟道41(见图3、图6),主烟道41的两侧各砌成一个尘降室40,规格为200×540×2600mm,次燃烧室39产生的烟气,经过旁侧的排烟孔38进入两侧的尘降室40,然后由前部进入主烟道41,再经烟道闸板27排入炉外烟道,最后由烟囱排入天空。烟道闸板27安装在主烟道在机体上的出口处,用铁板制成,其外面贴有20mm厚的硅酸铝纤维毡,烟道闸板27可在固定于烟道上的闸板滑道上进行滑动,达到控制烟气流速的目的。在炉膛耐火砖34的外部,抹有耐火水泥33,耐火水泥33外,整齐地铺设一层硅酸铝耐火纤维毡32,其厚度为60mm,外面再覆盖上岩棉保温层31,最外部用铁板制成外壳8。在炉膛的前部装有内外2个支架12(见图1、图2),内支架12与主燃烧室35相对应位置上装有一个内炉门11,内炉门11用A3钢板制成,规格为950×1050×120mm,内炉门11外部中心部位有一契形突出,与内炉门11相对应位置的外支架12上,安有一个外炉门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油火化机,其特征在于:a、炉膛由炉条将其分为上、下两层,形成主燃烧室和次燃烧室;炉膛下部为主烟道,主烟道两侧为尘降室;炉膛的顶部装有喷油枪,与配油系统相连;一侧装有热电偶和微压计,分别与主控制台上的温度指示仪和压力表相连;炉膛的两侧还装有助燃风管,与配风系统相连;b、炉膛的前部装有内外支架,内外支架上分别装有相互对应的内、外炉门;c、炉膛的后部装有上、下操作门,分别与主、次燃烧室相通,底部安有三个清灰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云波,
申请(专利权)人:丁云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