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装蓄电池的电池箱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装蓄电池的电池箱。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驱动技术中大多使用铅酸蓄电池作为动力源,一般铅酸蓄电池的电压为12V,在涉及需要用到48V或者72V的电压当作动力源时,要将多块铅酸蓄电池串联。现有的电池箱上面只有一对正负极柱。在使用高压线束对蓄电池的正负极和正负极柱进行布线后,如果出现交叉或者干涉则需重新布置。重新布置不仅影响车辆空间,还需重新选择适应现有电池箱的正负极柱位置的铅酸蓄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是提供了一种安装蓄电池的电池箱,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箱在对蓄电池的正负极与电池箱的正负极柱进行布线时存在不便。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装蓄电池的电池箱,包括长方体的箱体、上盖、隔板、两个正极柱和两个负极柱。箱体内部通过隔板分割有蓄电池安装槽,上盖两端对应箱体内部两端的蓄电池安装槽处各设有两个开口。上盖一端的两个开口连接两个正极柱、另一端的两个开口连接两个负极柱。两个正极柱在上盖内部电连接,两个负极柱在上盖内部电连接。上盖两端在开口靠外处分别活动连接有一固定把手,箱体通过固定把手连接上盖。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根据蓄电池正负极的位置选择要连接的正负极柱,将不用的正负极柱用绝缘物覆盖即可,便于蓄电池与正负极柱的接线。附图说明本技术有如下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2所示,一种安装蓄电池的电池箱,包括长方体的箱体1、上盖2、隔板3、两个正极柱5和两个负极柱6。箱体1内部通过隔板3分割有蓄电池安装槽4,上盖2两端对应箱体1内部两端的蓄电池安装槽4处各设有两个开口7。上盖1一端的两个开口7连接两个正极柱5、另一端的两个开口7连接两个负极柱6。两个正极柱5在上盖2内部电连接,两个负极柱6在上盖2内部电连接。上盖2两端在开口7靠外处分别活动连接有一固定把手8,箱体1通过固定把手8连接上盖2。通过本技术,在使用高压线束连接蓄电池正负极与正极柱5、负极柱6时,可根据安装蓄电池正负极的位置选择电池箱上对应的正极柱5或者负极柱6,从而避免高压线束在电池箱内部布局时出现干涉、交叉。即便于布局,又无须像现有电池箱重新选用与之对应的蓄电池。上述依据本技术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装蓄电池的电池箱,包括长方体的箱体(1)、上盖(2)和隔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正极柱(5)、两个负极柱(6),所述箱体(1)内部通过所述隔板(3)分割有蓄电池安装槽(4),所述上盖(2)两端对应所述箱体(1)内部两端的蓄电池安装槽(4)处各设有两个开口(7),所述上盖(2)一端的两个开口(7)连接两个正极柱(5)、另一端的两个开口(7)连接两个负极柱(6),两个正极柱(5)在所述上盖(2)内部电连接,两个负极柱(6)在所述上盖(2)内部电连接,所述上盖(2)两端在所述开口(7)靠外处分别活动连接一固定把手(8),所述箱体(1)通过所述固定把手(8)连接所述上盖(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蓄电池的电池箱,包括长方体的箱体(1)、上盖(2)和隔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正极柱(5)、两个负极柱(6),所述箱体(1)内部通过所述隔板(3)分割有蓄电池安装槽(4),所述上盖(2)两端对应所述箱体(1)内部两端的蓄电池安装槽(4)处各设有两个开口(7),所述上盖(2)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龙海,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金尚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