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锅鸭头锅的防烫锅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35414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干锅鸭头烹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干锅鸭头锅的防烫锅圈,包括壳体和一体连接在壳体底边的底座,壳体为一体成型的塑料圆锥台壳,底座上开设有用于承接壳体外壁流下的汤汁的集流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底座支撑在餐桌上,增大了锅圈的支撑面积,使锅圈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稳定;塑料的壳体将干锅鸭头锅套在其内,使锅身未全部裸露在外,从而实现防烫的作用;同时集流槽可以承接锅身流下的汤汁,利于锅具及餐桌的清洁。

A kind of anti scalding pot circle for dry pot and duck head p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锅鸭头锅的防烫锅圈
本技术涉及干锅鸭头烹具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干锅鸭头锅的防烫锅圈。
技术介绍
干锅鸭头因其去湿开胃,四季可食、理气、舒血、滋补且健康美味而深受大众喜爱。干锅鸭头在食用时需要实时对锅进行加热,从而使锅内卤制好的鸭头卤味得以散发,提高食用者的食用体验。目前,干锅鸭头食用时,锅放在电磁炉上,锅身直接裸露在外,持续被加热的锅身温度较高,容易烫伤食用者;在食用者反复从锅中夹取食物时,容易带动锅具移动,即存在烫伤食用者的危险,又使锅具偏离电磁炉而影响锅内食物的口味;并且夹取食物时从锅中带出的汤汁一旦流到锅身外壁上就会顺着向下流至电磁炉或餐桌上,不利于锅具、餐具及餐桌等的清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锅鸭头锅的防烫锅圈,其具有防烫的效果,同时可以承接锅身流下的汤汁,利于锅具及餐桌等的清洁。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干锅鸭头锅的防烫锅圈,包括壳体和一体连接在壳体底边的底座,壳体为一体成型的塑料圆锥台壳,底座上开设有用于承接壳体外壁流下的汤汁的集流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与底座是一体成型的塑料圆锥台壳,用来套住干锅鸭头锅,防止食用者误碰到锅身或夹取食物时由于锅体移动而被烫伤。塑料的导热系数比金属小,所以壳体本身的热量不会太高,进一步保障了食用者的安全。当汤汁沿着锅边沿留下时,会进入集流槽,不会流到电磁炉或者餐桌,方便清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底座上于集流槽远离壳体的一侧一体连接有挡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增加了集流槽的容量,从而可以阻挡汤汁从集流槽流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壳体的下部等间距开设有多个通气口,所述通气口是由所述壳体的底面朝向所述壳体的顶面方向上凹形成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壳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了壳体的散热速度,进一步减少了壳体的热量。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壳体的顶端开设有两个以壳体的中心轴为对称轴的凹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干锅鸭头锅的两个锅把对应放在凹口处,使得干锅鸭头锅在壳体的放置变的简单。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每个凹口的底面上均一体设置有撑锅台,所述撑锅台位于所述凹口的中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离干锅鸭头锅与壳体时,可以一手施力于干锅鸭头锅,一手施力于撑锅台,使得锅拿出的过程变的更加简单易操作。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撑锅台的上表面设置有磨砂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手与撑锅台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施力在撑锅台时手滑,使得分离壳体与干锅鸭头锅变得更为顺利。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底座的底面上设置有防滑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底座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底座与接触面的摩擦力,使其不容易滑动,进一步保障了食用者的安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壳体的外壁上涂覆有凸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使本技术变得美观又起到了标识与推广的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一体成型的塑料圆锥台壳,用来套住干锅鸭头锅,避免了食用者夹取食物时由于锅体移动被烫伤;塑料的导热系数比较小,所以壳体本身的温度不会太高,进一步保障了食用者的安全;(2)当汤汁沿着锅边沿流出时,会进入集流槽,不会流到电磁炉或者餐桌,方便清理;(3)通气口增大了壳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了壳体的散热速度,进一步减少了壳体的热量,降低食用者被烫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壳体;11、凹口;12、撑锅台;121、磨砂层;13、通气口;14、集流槽;141、挡边;15、底座;151、防滑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干锅鸭头锅的防烫锅圈,包括用复合塑料材质一体成型的圆锥台壳状的壳体1,壳体1用于套住干锅鸭头锅,使锅身不裸露在外,起到防烫的作用。壳体1的外壁上涂覆有凸字,即美观,又可以起到标识与推广作用。壳体1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凹口11、撑锅台12、通气口13、集流槽14和底座15。参照图1,凹口11有两个,沿壳体1的中心轴为轴对称设置,在壳体1内放入干锅鸭头锅后,将两个锅把搭在两个凹口11内。每个凹口11底边的中部均一体设置有撑锅台12,用于对锅把进行支撑,同时可以在取出锅具时,手下压撑锅台12,使锅具可以更顺利的从壳体1内取出。撑锅台12的上表面设置有磨砂层121,更利于使壳体1与锅分离。参照图1,通气口13是壳体1的底面向壳体1顶面方向上凹形成的。通气口13设置有四个,等间距的分布在壳体1的底部,即美观,又利于散热。底座15设置壳体1的底边上,底座15的底面面积大于壳体1的底面面积,底座15的底面支撑在餐桌上,增大了锅圈的支撑面积,使锅圈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稳定。参照图2,为了进一步增大锅圈对锅的支撑稳定性,在底座15的底面上设置有防滑层151,进一步增大了锅圈与餐桌的摩擦力,提高稳定性。参照图1,底座15上开设有用于承接壳体1外壁流下的汤汁的集流槽14,可以使汤汁免于滴在桌面、电磁炉或锅身上,从而使清洁时更加方便。底座15上于集流槽14的远离壳体1的一侧一体连接有挡边141,从而可以充分的将汤汁挡在集流槽14内,更加清洁卫生。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将防烫锅圈放在电磁炉上,随之将干锅鸭头锅放在防烫锅圈上,此时干锅鸭头锅的锅把置于防烫锅圈的凹口11处。进食时,防烫锅圈底座15上防滑面151的设计,增大了防烫锅圈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得锅具不易滑动,有效避免了用户被烫伤,保证了用户的安全性。当汤汁沿着锅口边缘向下流时,会流进集流槽14里,挡边141阻挡了汤汁流到桌面或者电磁炉上,使之后的清理工作变得简单。通气口13增加了防烫锅圈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利于散热,使得锅身及防烫锅圈不至于过热而烫伤用户。进食完毕,一手施力于锅把,另一手施力于壳体1的撑锅台12,撑锅台12上磨砂层121的设计,使得锅具与防烫锅圈更易分离。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锅鸭头锅的防烫锅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一体连接在壳体(1)底边的底座(15),所述壳体(1)为一体成型的塑料圆锥台壳,所述底座(15)上开设有用于承接壳体(1)外壁流下的汤汁的集流槽(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锅鸭头锅的防烫锅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一体连接在壳体(1)底边的底座(15),所述壳体(1)为一体成型的塑料圆锥台壳,所述底座(15)上开设有用于承接壳体(1)外壁流下的汤汁的集流槽(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锅鸭头锅的防烫锅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5)上于集流槽(14)远离壳体(1)的一侧一体连接有挡边(1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锅鸭头锅的防烫锅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下部等间距开设有多个通气口(13),所述通气口(13)是由所述壳体(1)的底面朝向所述壳体(1)的顶面方向上凹形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锅鸭头锅的防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永海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一品渝香饮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