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鸭头转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1499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鸭头转运车,其包括底座、可拆卸的设置于底座上的集水箱、设置于底座两侧的支板和设置于两个支板之间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有多个,且自上而下平行设置,各个所述支撑装置的两端均与两个所述支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块支撑板,且两个所述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可加设置物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实用性强且使用方便的优点。

A kind of duck head transfer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鸭头转运车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鸭头转运车。
技术介绍
鸭头是一种广受欢迎的特色美食,具有口味独特、味道鲜美等特点,其加工过程非常繁琐,涉及选材、清洗、卤制、控汤、炒制等多个步骤;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鸭头的整个加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往往都在专门的区域中完成;因此,适用于小范围批量转运鸭头的转运车被广泛应用于鸭头的生产加工中。现有的鸭头转运车小巧轻便、装载量大、使用方便,能够方便快速的实现对鸭头的装载和搬运,因而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在实际的生产应用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现有的鸭头转运车结构较为简单,只能起到支撑和运输的作用,而鸭头加工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均处于相应的液体中,因此在转运过程中,液体极易洒落于车间的地板上,一方面增大了工人清洁的任务量;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安全隐患。因此,急需一种实用性强且能够于运输过程中对鸭头进行控汤,并能收集其滴落的液体的车间用转运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用性强且使用安全的鸭头转运车。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鸭头转运车,包括底座、可拆卸的设置于底座上的集水箱、设置于底座两侧的支板和设置于两个支板之间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有多个,且自上而下平行设置,各个所述支撑装置的两端均与两个所述支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块支撑板,且两个所述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可加设置物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内设置有多层用于支撑鸭头的支撑装置和设置于底座上的集水箱,支撑装置由两块倾斜设置的支撑板组成,在对鸭头进行转运时,鸭头直接放置于支撑板上或者放置于置物箱内,并随其一同放置于支撑板上;支撑板的倾斜设置使运输中鸭头内控出的汤能够向下流出,并收集于集水箱内,从而不易散落于车间内,提高了生产过程中车间的安全性,提高了本技术的实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装置的两端均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同一支撑装置上两个支撑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设置于位于同一平面上的两个支撑板两端的较高一端,起到加强两个支撑板的连接稳定性和结构强度的作用,使其更加稳定的支撑装有一定重量的鸭头的载物箱。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各个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均设置有若干透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孔用于透过鸭头内渗出的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支板之间设置有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设置于各个支撑装置的两个支撑板之间,且与同一支撑装置的两个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组件包括横杆和垂直连接横杆下方的若干竖杆,横杆的两端均与支板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竖杆的底端均高于所述集水箱的顶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一支撑结构中的两个支撑板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导流组件,导流组件垂直设置且底端与集水箱的顶面齐平;在本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导流组件一方面起到分隔作用,使搭接于不同支撑板上置物箱彼此分离;另一方面,也起到支撑的作用,使放置于支撑板上的置物箱能够相互之间不直接接触,从而在运送过程中,彼此之间不易发生碰撞和倾撒,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未设支板的两侧均垂直设置有侧板,一支板的底端设置有开口,所述集水箱搭接于所述底座上且可自开口处抽拉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水箱设置于底座、支板和侧板围合成的空间内,在运输过程中能够稳定放置,不易自底座上滑脱。同时,集水箱的可抽拉设计,使其清洗和取用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箱为上端开口的矩形箱体,其自开口伸出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水箱为矩形结构且一侧设置有第一把手,其内部用于承载上方鸭头内流出的液体,第一把手方便操作人员取出集水箱,并对其进行清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支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支板上均设置有第二把手,第二把手的设计方便操作人员推动本技术鸭头转运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置物箱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排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置物箱的一侧设置有排水孔,在置物箱使用时,将设置有排水孔的一侧倾斜向下放置,以保证鸭头内掺杂的水能够流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下方设置有脚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脚轮用于实现本技术的移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本技术鸭头转运车的支板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装置,支撑装置有两个支撑板组成,两个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倾斜向下设置,且上方可拆卸的设置有用于装载鸭头的置物箱,置物箱随支撑板倾斜设置;这一设计能够使得待加工的鸭头在转运过程中,能够自动控汤,从而使鸭头的处理效果更好;2.本技术中设置底座上方的集水箱能够承接各个置物箱内流出的卤汤等液体,确保在本技术的移动过程中不会散落于车间的地上,干净卫生且提高了车间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11、脚轮;12、横板;13、连板;14、侧板;2、集水箱;21、第一把手;3、支板;31、开口;32、第二把手;41、支撑板;411、透水孔;42、加强筋;5、置物箱;51、排水孔;61、横杆;62、竖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鸭头转运车,主要应用于鸭头的加工车间,并于各个车间内批量转运鸭头。本技术鸭头转运车包括底座1、集水箱2、支板3和支撑装置,底座1的下方设置有脚轮11,上端承载集水箱2,两侧与支板3固定连接;两个支板3为尺寸相同的矩形板材,且垂直焊接于底座1长度方向的两侧,其相互远离的一端设置有方便操作人员推动本技术的第二把手32;支撑装置有多个,且均固定设置于两个支板3之间。在本技术的使用过程中,支撑装置上可直接堆放鸭头或加设用于装载鸭头的置物箱5,从而于各个加工车间内转运代加工的鸭头;并且,置物箱5的一侧开设有排水孔51,能够于运送鸭头的过程中对鸭头进行控水,以方便运输和下一环节对鸭头的加工。参照图1和图3,底座1由两个横板12和垂直连接于两个横板12两端的两个连板13组成,且两个横板12与两个连板13均位于同一平面上,其未连接支板3的两端设置有侧板14;集水箱2搭接于底座1的上方,且一端可自一支板3底端开设的开口31中伸出,伸出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把手21。集水箱2为顶端开口31的矩形箱体,其内部用于承载支撑装置上鸭头上流出的液体,能够有效的防止运输过程中液体散落于车间地面,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参照图1和图2,支撑装置有多个,各个支撑装置均包括两块内部设置有透水孔411的支撑板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鸭头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可拆卸的设置于底座(1)上的集水箱(2)、设置于底座(1)两侧的支板(3)和设置于两个支板(3)之间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有多个,且自上而下平行设置,各个所述支撑装置的两端均与两个所述支板(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块支撑板(41),且两个所述支撑板(41)相互靠近的一端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支撑板(41)的上端可加设置物箱(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鸭头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可拆卸的设置于底座(1)上的集水箱(2)、设置于底座(1)两侧的支板(3)和设置于两个支板(3)之间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有多个,且自上而下平行设置,各个所述支撑装置的两端均与两个所述支板(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块支撑板(41),且两个所述支撑板(41)相互靠近的一端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支撑板(41)的上端可加设置物箱(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鸭头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的两端均设置有加强筋(42),所述加强筋(42)的两端分别与同一支撑装置上两个支撑板(41)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鸭头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支撑板(41)的内部均设置有若干透水孔(4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鸭头转运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板(3)之间设置有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设置于各个支撑装置的两个支撑板(41)之间,且与同一支撑装置的两个支撑板(41)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二鹏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一品渝香饮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